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大众人物
站内搜索:
牛根生 :酸酸甜甜就是我
2006-08-24 09:50:00 作者: 财经人物

     他曾经是乳品公司的一名洗瓶工,他曾经爬到了企业的第二把交椅,但一次大失面子的决裂之后他自制第一把交椅。
    他把玩速度,五年的时间印证了一个奇迹:牛也能跑出火箭的速度。他性格温和,但他做起事来却雷厉风行、离经叛道。2005年初,他捐出自己的全部股份,成立了‘老牛基金会’!他说他是“养牛种草的工人、农民的儿子”“全体健康乳制品消费者的仆人”。他就是这样一个经历过酸酸甜甜的内蒙人。



      记者:不管是在蒙牛的办公区域,还是登陆蒙牛的网站,都可以看到这样一条座右铭: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小胜凭智,
大胜靠德”你是如何具体有效地贯彻你的思想以及你的经营理念?
      牛根生: 关于“德”的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德”是制服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
没有‘德商’绝对不行。”我的人生哲学就是多赢。世界上没有傻子,今天你可以剥夺别人的利益,甚至明天也可以继续剥夺,但后天你将得到一颗苦瓜。
      我先说说我是怎样从一个刷瓶工一路干上来的。我的诀窍只有两条,第一条:无论干什么,我都要干得最好,而且只修改手段不修改目标;第
二条,不仅干好份内的,还要抢干份外的。我在原企业当副总裁的时候,通勤车司机有事,我就开着车送大家回家。有个工人说:“这个胖司机态度真好,让他停哪就停哪。”公司给我钱让我买一辆好车,我却用这些钱买了五辆面包车,手下几个人一人分得一辆。我的百万年薪也不是自己一个人拿,都以不同的方式分给了大家。正因为我对别人付出得多,所以别人对我也回报得多。我的体会是:一个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得太明白的人,不大可能干出大事。一个整天想着自己个人利益的人,从竞争角度讲,这还停留在“术”的层面,反而越不容易取得成功;一个整天装着别人的人,从竞争角度讲,这已经上升到“道”的层面,服务别人最终服务的是自己。“交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你什么都舍不得往出拿,你就什么也甭想得到;你贡献得越多,你收获得也会越多。这个规则转移到企业上,也完全适用。
       记者:你在1999年遭到董事会免职时你已41岁,从我国传统的角度来讲,正是人生的“不惑之年”。而你却面对着巨大的困惑:自己的将来该
如何走。从困惑到决定重操乳业,你经过了怎样的思想斗争?当时有没有想到做其他的事情?
       牛根生:鱼最悲凉的命运就是离开水,虎最无奈的结局就是离开山,人最痛苦的处境就是离开他的群体。人在集体中才是伟大的。当一个人突
然被群体抛弃的时候,那种凄凉感、那种被剥夺感,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永难体会。我虽然最多只能算是被老板抛弃,不能说是被群体抛弃,但还是有椎心之痛。
       无论你原来是干什么的,一旦离职,就得另起一行,一切重头再来。重头再来,最大的劣势就是回到起点,与一无所有的人站到了同一起跑线
上,这就是职场上人们常讲的“走十家,不如守一家”的道理。但重头再来,也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以前犯过的错误不用再犯,以前走过的弯路不用再走。人这一辈子,每个人都是从1岁往80岁活,许多事情等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假如人活到80岁后又能倒着往1岁活,那么,可能个个都是哲学家。人不可以重活一次。然而企业可以重办一次。
       重办企业是后话。当初出来时,基本的思路还是打工。所以到了人才市场,但却遇到了“恕不接待”的那一幕。我这个人比较自尊,喜欢挑选
而不是被挑选,所以后来再也没有到人才市场去。当初也不是全无去处。有几个乳品企业曾想请我去,但没有谈妥。经历了免职风波,我深深地感受到,在一个民主制度不完善的企业里,你有时就连服务企业的资格都难以得到,更谈不上让企业按照你设计的轨道前进——哪怕它是最好的。所以,这几个企业请我去时,为了防止再次被免职,我附加了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由我控股,二是我的智力资本要折成股份。两点他们都不接受,尤其是对智力资本入股问题,更是“另眼相看”。智力整合财力的观点,大家不认同。所以我就想到了做一件我能做的事情,创立了蒙牛。
       记者:有人猜测说北大面壁一个学期后,蒙牛的草稿或许就已经在你的脑中形成了,这个猜测是否正确?谈谈你当时的情况?你当时真能放得下
企业吗?是不是一种"面壁十年图破壁"呢?
       牛根生: 放不下啊!我当时听讲的时候都是带着问题去的。整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穿梭于各个教室之间。当我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时候,坐在我
旁边的都是20几岁左右的年轻人,我当时已经40岁。我当时也不知道是光荣还是可耻?到了北大,人家问你是干啥的?整天跟一些小姑娘和小伙子坐在一起,看起来不和谐啊。好在我在社科院有一个文凭,当时办的是教师进修,我就自封了一个“访问学者”。 但 "访问学者"并不好当,首先必须化解掉内心的委屈和痛楚,方才可能静下心来融入到陌生的校园环境当中去。
       我当时就想趁机好好地享受名牌大学的学习生活。利用这段时间,我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听了很多经济学家的课,寻找揣摩自己所不知
道的东西,只要自己不知道的我就去学。这让原本在企业中形成的应激反应模式转换成理性的思维模式。这一沉淀,思想上、思维方式就有很大进步。
       记者:“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是你奉行的经营哲学,当年你创建蒙牛的时候,你那么多老部下汇集到你的旗下成了蒙牛中坚力量,这应该是
“人聚”,老牛基金的建立你又把自己“从有变成无”,那根据你的经营哲学这个时候如何解释“财散”?
       牛根生:小时候,妈妈给我一两毛钱,我乐意分给小朋友们花,结果大家都听我的话,甚至可以一起教训欺负过他的“混小子”,这时候,我
就第一次体会到了“人聚”的力量。我相信地位也会提升人格的。
       俗话说,金银财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家资千万,也不过一日三餐,夜宿一床。当一个人的钱挣到某个数后,超额的钱对他的生活就不再
有实际意义,而只具备符号意义、工具意义。“金钱能使人生而复死,精神能使人死而复生。我们家庭成员四个人商量过,富贵不过三代,给后代留下有形资产不如留下无形资产……实际上,一个人要懂点哲学,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任何人都少不了走这一步,包括历史上的能人在内。在有生之年就看到自己从有到无,我看我比许多人都幸运。”
       我们这个团队,现在考虑得比较多的是责任,就像我们企业使命所描述得那样,我们一个肩膀扛的是“强乳兴农”,关系着百万奶农的命运,
另一个肩膀扛的是“愿每一个中国人身心健康”,关系着亿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位卑未敢忘忧国,我现在整天脑子里转的就是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不辜负奶农的重托,怎样才能不辜负消费者的期望。
       记者:要走出不一般的路,非得不一般的人来走吧?你有没有不相信自己的时候?在你的一些人生重要关口你如何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方向?有
哪些重要的转折点和影响你的人?
       牛根生:论私,自然是养父养母影响最大,“我的父亲养牛送奶38年,我是子承父业;我的母亲给了我教育,她嘱咐我的两句话让我终生难忘
,一句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另一句是‘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 我十几岁的时候,养父养母就离开了我,我差点饿死、冻死。论公,我觉得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我的影响最大。“要是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蒙牛,哪有我们的今天。
     “我喜欢哲学。我评价事物,没有参照物的不作评价;我听取汇报,没听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不作表态;我看人生,就是浮中有沉,沉中有浮。
我被免职,并不完全是被动的结果,也有我主动选择的成分,是我说‘不’的结果。一方面,辞职是我主动提出过的;另一方面,如果我想在原企业里苟活的话,也不是全无办法。哈特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一生中最严重的失败,都是因为本想说‘不’的时候却说了‘是’。我避免了这样的失败。”
       记者:你把竞争对手称为竞争队友,这是如何的一种观点?
       牛根生:从现象上看,世上难产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死胎”,一种是“巨婴”。蒙牛恰恰被逼成了后一种。过去讲“鲇鱼效应”,讲“怠
鹿现象”,其实都讲的是孟子的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常想,蒙牛刚出生时,如果不是被强大的竞争队友逼着赶着,我们究竟能不能发展这么快,还真是个问题。实际上,队友每进攻一次你,如果你没死,那你就会变得更加强大,是竞争队友为你敲响了警钟,帮你修改了甚至连你自己都没有发现的问题,让你变得越来越完美。再一个,自古有“哀兵必胜”的说法。我们一生下来就是“哀兵”,所以,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全力以赴,冲出去。大发展,小问题;小发展,大问题;不发展,尽问题。我们发展了,原来低层次的问题自动就被高层次的境界给消除了,这就像骑自行车一样,速度快了反而稳,速度慢了反而不稳。

编辑: 李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