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归来,不去高薪单位反而要当“个体户”,被认为有点儿“傻”;为了请一个有电子专长的小伙子来帮忙,他先后“七顾茅庐”;没钱发工资,他把家中仅剩的一点积蓄拿出来;出差坐火车不买卧铺,困了就钻到座位底下眯一觉。凭着“一根筋”的倔劲,徐丙垠成功了。但在妻子的眼中,徐丙垠满脑子只有工作,在生活方面显得很“笨”;他满口讲的都是专业,岳母当年曾说:“咱不嫁给他,他不是地球人。”
15年前,30岁的徐丙垠从英国留学归来,在鲁中小城淄博扎根,东拼西凑6万元创办了一家名为集体联营、实为个体性质的电力仪器研究所。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利税2000余万元的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还被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称号。
坐在山东科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二楼会议室里,董事长徐丙垠脸上挂着朴实的微笑;没有骄矜,没有客套,口中话语同他的表情一样实在、真挚。他自称是一个性情中人。
留学经历
改变梦想
不做科学家,改做创新型企业家
徐丙垠1982年从山东工学院电力系本科毕业,1984年如愿考回母校攻读硕士学位,3年后又考中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1988年10月,徐丙垠飞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进修继电保护专业。一年多时间里,他没看过电影,没下过饭馆,也没打过工,全部精力都用来学习、研究;也正是这一段留学经历,使他的观念和兴趣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徐丙垠读大学时曾梦想将来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学者、科学家。在英留学期间,他与国际著名继电保护专家菲利浦·盖勒博士成了合作伙伴,而盖勒博士是在企业里工作,其研究成果总能很快转化为企业产品,这让他对企业特别是科研型、创新型企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国前夕,他暗下决心,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调整为:做一名科技创新型的企业家。
注册个体
6万元创业
“干不好也没关系,大不了去卖烤地瓜”
1990年初,徐丙垠谢绝国外企业的高薪聘请,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回到祖国。当他跟国内的老师、同学谈起想个人办企业时,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放着那么多条件好待遇高的单位不去,非要当个体户,不是有点儿“傻”吗?
“我从小脾气犟,脑子一根筋,只要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干下去”。徐丙垠在西安交大自己所在教研室的一次会议上又犯了倔劲,他当着同事们的面掏出了空空的衣兜:“你们看,我现在是穷光蛋,一分钱都没有了,都买了书和元器件,我现在就想个人去创业,干好了为国家做贡献,个人也受益;干不好也没关系,大不了去卖烤地瓜嘛!”
徐丙垠把创业地点放在了淄博,这里是他爱人的老家,也是他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过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还没有民营经济的概念,社会上只有“个体户”,当徐丙垠想注册一家股份制企业时,工商部门却找不到相关规定。好在当地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支持这个留洋博士,帮助他把个体性质的科汇电力仪器研究所挂靠在张店区政府技术开发中心,这才解决了企业的注册、招工等问题。
1991年5月,徐丙垠的研究所在一套租来的三室一厅的民房里悄悄开张,账面上只有亲戚朋友凑起来的6万元钱。没人愿意来这个“跟卖烧鸡的个体户一起开会”的单位上班,唯一一名借调来的科技人才几个月后也走了,临走留下一句话:“在这里干下去只怕连媳妇都找不上。”徐丙垠的岳母也不干了:“你留学咋留成个体户了?俺闺女跟着你可倒霉了!”
“一根筋”的徐丙垠就是不回头,为了请100多公里外邻县一个有电子专长的小伙子来帮忙,他先后“七顾茅庐”;没钱发工资,他把家中仅剩的一点积蓄拿出来;出差坐火车不买卧铺,困了就钻到座位底下眯一觉,有一次钻进去里面有个老乡,老乡怎么看这个留过洋的博士也不像“胯下之人”,诧异地问:“大哥,你怎么也钻进来了?”
凭着这股劲头,依据徐丙垠的博士研究成果,科汇的第一个高科技产品“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不到半年就研制成功,一炮打响,企业当年就实现了盈利。
搞科研
讲究通俗易懂
是A+B,就不要说是A和B的线性组合
科研应当致力于应用,这是徐丙垠留学的又一大收获。在英国,企业汇集了国家70%以上的技术开发力量,甚至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科研成果的转化“多快好省”;而在我们国内,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工作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高深化、复杂化、空洞化的倾向,这也是徐丙垠下决心自办企业、力求闯出一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新路的重要原因。
“在英国的时候,我也曾习惯性地用复杂的数学推导向用户讲解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方虽然很绅士地直点头,其实根本没听懂;而我的英国同事画了一个很简单的电路图,用高中生就能听懂的语言,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徐丙垠说,这给他很大的启发,你搞的东西水平再高,如果用户不理解,接受不了,那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个别教授、博士,总是愿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明明是A+B,非要说成‘A和B的线性组合’,这就像马三立说的相声:逗你玩儿!我现在明白了,搞科研也好,出去讲课也好,目的就是让人听懂,让最笨的人也能听明白,而不是让人觉得自己高明。”
搞创新
怕说没问题
“都说没问题,就会有很多人去搞”
作为科研型企业的带头人,多年来徐丙垠一直站在世界高新技术前沿,自主创新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有趣的是,他的创新也带有鲜明的“徐氏印记”:“我搞产品开发调研,就怕人人都说好好好没问题,都说好、没问题,就会有很多人去搞,我也就没兴趣了。我最希望人家说,东西好是好,但如何困难,如何行不通,那我就高兴了,坚决干!这肯定有前途,能赚钱!”
喜欢找冷门的徐丙垠其实很清醒,“10年以后的活我不干,看不清楚;1年以后的活也不想干,很快就让人看透了,没后劲;我就想干5到10年的活。”
■延伸阅读
满脑子只有工作
——妻子眼中的徐丙垠
徐丙垠的妻子赵婷婷是他读硕士研究生时的同学,现在是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在她的眼中,头顶着留英博士、大学教授、明星企业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等诸多光环的丈夫,似乎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如儿子哩”,赵婷婷笑着对记者说。
“他就是这么个人,平常只管做他的事,别的什么都不管,都没脑子。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地方,看他吃饭就是应付,好像海参和窝头没啥两样,看着都觉得没滋味。前两天我到超市买了包东西放在门口,看他要出门就让他把垃圾捎走,结果他把垃圾留下,把我刚买的一大包东西拎出去扔了。”
除了生活中的“笨”,徐丙垠给妻子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犟”了。“他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生活上、身体上的苦他不认为是苦,认准的事不让做或者做不了才是他最痛苦的事情。”
说起当年谈恋爱的时候,赵婷婷说不知道那是谈恋爱还是谈功课,反正徐丙垠满口都是专业,有时说着说着好像忘了身边还有个人,掉头就往回跑,做实验去了。后来见到未来的岳父母,徐丙垠张嘴还是自己的专业,没有几句家长里短,气得婷婷妈妈对女儿说:“咱不嫁给他,他不是地球人。”
■相关链接
自主创新研发高科技产品
从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数字式电缆故障测试仪开始,十多年来,科汇电气公司在徐丙垠带领下全力以赴自主创新,先后开发成功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电力系统GPS同步时钟、配电网自动化监控终端、铁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等高科技产品,市场占有率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以电缆故障测试仪为例,以前国内大多使用美国3M公司产品,每台约合人民币5万余元;科汇研制的同类产品每台只需2万余元。推出后不几年,美国公司的该类产品不得不退出了中国市场。
最近几年,科汇电气公司又成功开发出国际领先水平的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SRD)。可使电动机平均节电率达20%以上,一年可省下全国用电量的5%,相当于一个英国或韩国的总用电量。目前该产品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推广的节能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