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坐拥百万资产的农妇刘淑清,在长春市汽车经济贸易开发区创办免费福利院。6年后,刘淑清因生意变化不再富有,吃住在福利院的17名孤寡老小陷入困境,现在他们烧柴靠捡、吃饭靠接济,免费福利院濒临关门。
刘淑清
烧柴地里捡
有病不去看
“我们现在吃饭都困难,前两天吃了好几顿苞米米查,每天的烧柴也得到地里捡。”刘淑清说。2006年,从城边搬到农村,刘淑清把拆迁补偿的钱拿到手后,刚刚够还上几年里福利院因日常开销借下的账。没有了余钱,连养殖业都干不了,收入没了保障。
如果单是这样的困境,刘淑清还能咬牙再挺挺,问题是老人一年比一年年龄大,经常有病,这笔花销让她逐渐难以承受。“我自己现在一身病,下不了地干重活,前两天老人看病花的4000多元钱都是借的,我自己都没去看病,硬挺着。”刘淑清说。
“我想要是能贷点款,或者借点钱,我能搞点养殖业,还能继续挺下去,因为我割舍不下这些人,都6年多了,太有感情了。”刘淑清说话间,一位有智力障碍的老人用手擦拭她的眼泪。
“我把这些人就当成亲人,孩子叫我妈,老人叫我闺女。说啥我也不忍心把他们抛弃。”刘淑清带记者到福利院看这些人时,一位哑汉“扑通”就给记者跪下了。大伙说就怕院长不要他们,怕这个家散了。
福利院的孤寡老小
因为“亲情”
失去了亲情
刘淑清说,起初创办福利院时没想到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家人原来也支持,现在自己和女儿、弟弟都闹僵了。
“儿子和丈夫还算行,可我闺女现在走了……”刘淑清哭了,半天才哽咽着说话,因为没有钱供女儿继续上武校等矛盾和事情聚在一起,去年,18岁的女儿离家至今没有音讯。亲弟弟也因为刘淑清开办福利院与她产生矛盾,疏远了她。
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当年收养的两个成家的孤儿孙国占和赵宪刚却帮了她一些忙。“成子(孙国占)在大屯做买卖,这个月的电费都是他帮我交的,有时他也过来帮忙干活。”
企盼得到理解
希望渡过难关
刘淑清翻出当年媒体报道她的报纸说,那时经常有记者采访,市里的、省里的、电视台的都来了,媒体报道后,很多孤儿和老人被送到这里,她都义无反顾地把他们留在了身边。但是,每年这17人就得花费数万元,吃喝穿、看病,全部都是由她一人承担,几年下来,四五十万元的钱就这么进去了,加上拆迁时村里的原因,使得正常投资的福利院房子成本难以收回,生意又不好,很快就陷入到目前的状况。临近采访结束时刘淑清说,企盼人们更多的理解,她相信社会还是有爱心的人多,她希望能有人帮她渡过难关。 据《东亚经贸新闻》
◆新闻背景
办免费福利院源于一次触动
2000年,坐拥百万家产的刘淑清决定创办免费福利院,专门照顾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寡老小。很多人不理解她的举动,但刘淑清本人不管这些,因为童年的遭遇和一次大的触动坚定了她做这件事的决心。
刘淑清的童年生活很艰辛,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苦难。当年母亲改嫁后生了她和弟弟。刘淑清17岁时,继父想把她嫁出去,但刘淑清选择了离家出走。此后,她卖过鸡蛋,做过小买卖,后来结了婚。刘淑清说,1987年以来,两口子先后开过修理部、饭店,到1999年时,刘淑清已有了百万家产。
2000年回娘家的一次探亲对刘淑清触动很深。“邻居大爷的死对我触动很大,他是一个没儿女的老头,死后挺长时间别人都不知道,衣服里还有我给他的钱,没想到老人却是这么死的。”自此,办一家免费福利院,照顾那些可怜的孤寡老小的念头便在刘淑清心里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