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大众人物
站内搜索:
张泽柱:高考落榜生假招生狂骗3500万
2007-01-22 09:23:00 作者: SRC-5352

    短短两个多月,598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被骗走3500多万元。去年以来,吉林省龙凤阳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凤公司)在社会上宣称,能在交钱的基础上,将高考低分的学生办入正规本科院校学习,致使大量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而这场骗局的“导演”竟是一名高考落榜生。


  确有“能人”使低分考生进入大学的不良社会现象,是使家长们相信这些骗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办案民警说,这起案件的发生说明,多年来,低分升学现象在学生及家长中已经形成了潜在的市场。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出台更严密清晰的制度和规定,让高考录取更加透明。


  598名学生
  梦断报到时


  2006年10月28日,长春税务学院突然来了200多名手持“缴费报到卡”的学生和家长。这些人称,他们是在向龙凤公司缴纳了5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办学费”,并签订协议、领取了“缴费报到卡”后,被通知于这天到长春税务学院报到上学的。在学校明确告诉他们这些“缴费卡”全是假的,学校根本没有收“办学费”让低分考生上学的情况后,这些人才意识到上当受骗,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


  黑中介狂敛
  三千五百万


  经公安机关调查,2006年以来,长春人孙靖国伙同龙凤公司经理张泽柱、副经理刘焕杰等人谎称能通过在教育部、吉林省招生考试办公室的熟人,以点招、扩招等方式,将高考低分或认为录取学校不理想的学生办入北京、大连、长春等地的高校,学校不同需缴纳不等费用。如大连某学院需16万元至18万元,北京某大学需14万元,长春某大学需7万元等,并承诺缴费时签订协议,办不成全额退款。
  为了骗得更多的钱财,孙靖国、张泽柱等人还发展了20多名中间人。这些中间人在张泽柱报价的基础上再加价5000元至5万元不等,从中牟取私利。截至目前,已核实被骗学生598人,涉案金额高达3500余万元。
  在长春市公安局,记者见到了一脸憔悴的吉林省德惠市市民辛翠,这位年过四十的中年妇女平日靠做小生意维持家庭生活,日子过得并不宽裕。2006年7月,辛翠的儿子在高考中考了475分,这个成绩比吉林省本科录取分数线少5分。正当辛翠一筹莫展之际,她偶然听说龙凤公司可以帮助低分考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得知这一消息后,她拿出了多年的存款,通过中间人找到该公司,缴纳了7万元钱后,提出让儿子进入长春市一所本科院校学习。然而,半年过去了,她的儿子不仅没有上成学,自己的钱也不见了踪影,望着每天以泪洗面的孩子,辛翠追悔莫及。

 

 

嫌犯张泽柱及同伙落网后被押回长春。 (资料片) 


  高考落榜生
  是骗局导演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起案件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孙靖国,竟是一名21岁的高考落榜生。
  据了解,2005年,参加完高考的孙靖国由于成绩太低落榜,后来,他拿了10万元钱找到张泽柱,让他帮助自己上大学读书。在张泽柱的帮助下,孙靖国进入大连一所大学。但三个月后,他感觉不理想,就办理了退学。回到长春后,孙靖国找到张泽柱,在要回一部分钱的同时,他感觉这样的中介挣钱很容易,而且张泽柱又在部分家长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便与其商量合作给低分考生办理上大学业务,从中牟取暴利。二人明确分工,由孙靖国找学校关系,张泽柱处理生源事宜。自2006年4月开始,两人注册了龙凤公司后,便开始了分工合作。
  二人宣称可以为低分考生办理进入北京、长春、大连等多所正规高校本科读书的机会,根据不同的学校收取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费用。为了增加可信度,他们还自己印制了加盖公章的协议。根据协议,龙凤公司为学生办理全国统招入学(录取)一事,并收取服务费用,如果未办成功,无条件全额退款给学生。


  中学副校长
  竟然也上当


  在长春市公安局,记者见到了制作并不精致的“缴费报到卡”,上面印着缴费学生的照片、姓名及报到编号。就是这张小小的卡片,蒙住了很多家长。据了解,这些受骗的家庭大多来自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德惠市和山东省、河北省的多个城市,其中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学,甚至是借高利贷给孩子交的钱。
  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受骗者中也有部分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有的甚至还是一些中小学校的校长。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副校长告诉记者,她这次一共被骗了19万元,其中7万元是她为自己的孩子办学花的,另外12万元是帮她外甥办学花的。她说:“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没想到自己却因为这种事被骗了钱。”
  据吉林省招生考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受骗的近600名学生中,不少人都考了400多分,不仅能正常上大学,而且如果填报志愿得当的话,还可以进入不错的大学读书。


  两个多月内
  无人起疑心


  据家长们反映,开始他们也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去交钱的,但看了协议书后,一些人反倒增加了对事件的信任。后来有的家长去咨询,结果得到的回答是“不能问,不能查,我们办的是非正常的事,如果因为你询问露了底细造成事情失败,交的钱将一分不退”。不正常的回答,在家长中却形成了良好的反响:“听他们这么一说,反倒放心了,这事就是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办,不让问就对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居然没有一名家长向有关部门咨询此事,吉林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和相关学校也没有得到过任何信息。
  (据新华社长春1月21日电)

 

    高招“潜规则”使骗子“可信”

  涉案的不法分子犯罪手法并不高明,却为何能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顺利取得如此多家长的信任,使大量的家长上当受骗?
  在调查采访中,很多家长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谈到了自己身边一些低分考生成功进入高校学习的例子。辛翠说:“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在那摆着呢,所以我想都没想就交钱了。”
  据长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调查,犯罪嫌疑人张泽柱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间,确实每年都通过关系成功帮助多名低分考生顺利进入正规大学学习,这使他在家长中间增加了可信度,形成了一定的市场。
  长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徐为民说,这起案件的发生说明,多年来,低分升学现象在学生及家长中已经形成了潜在的市场。对此,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出台更严密清晰的制度和规定,让高考录取更加透明。
  一些来自教育系统和政府部门的“中间人”的积极牵线搭桥,也从另一个角度加强了家长们对不法分子的信任。来自吉林省德惠市教育局基建办的“中间人”王峰告诉记者,她的宣传很多人都深信不疑,有些人一听到她在教育局工作的身份,甚至主动找她帮忙,仅她一人就办理了32人,从中挣了26.8万元。
  事实上,不良的社会风气也是导致这一诈骗案件没有很快暴露的重要原因。徐为民认为,这起并不高明的骗局之所以得手,正是不法分子利用了当前这种社会土壤,利用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 (据新华社电)

 

编辑: 肖辉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