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大众人物
站内搜索:
白岩松:“我看到一个多元的日本”
2007-04-11 08:51:00 作者: SRC-5352

  面对日本,我们会有一种矛盾心态:当想到历史,会很愤怒;但看到它的细节时,又会由衷赞叹。看待未来中日关系,必须要先看到一个“多元的日本”。

  我在靖国神社看到了一种历史观;在立命馆大学和平博物馆又看到了另一种历史观,真诚面对历史的态度;但神风特工队后面又隐藏着一种暧昧的历史观。这三张面孔拼起来就是日本真实的面孔。

  在3月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记者就已迈出了媒体了解和观察今日日本的脚步。近日,就这套名为《岩松看日本》、在央视一套首播后又在新闻频道重播的节目,记者采访了其主持人白岩松。

  日本了解中国,胜于中国对日本的了解

  记者:这趟日本之行,有没有给它定一个主题,是一个“××之旅”?
  白岩松:我们此行就是“记者之旅”。它的含义就是:把爱和恨先放到一边,去了解日本。“记者之旅”就是了解,就是客观报道该报道的事情。但是报道什么,记者有一定权力来选择。
  事实上,日本人对今日中国的了解程度远超过中国人对今日日本的了解。

  他们的态度都在转变

  记者:在整个日本之行的采访中,最触动你、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是什么?
  白岩松:中曾根康弘、首相夫人和渡边恒雄,最让我有所感触。
  在我看来,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身上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化石,见证中日邦交35年的活化石;另一个是历史,从率先参拜靖国神社,到真诚考虑邻国感情再也不去参拜,到最终反对参拜,他是最具说服力的一个例子。
  说到安倍夫人,这大概是中国媒体对她的第一次采访。她对中国文化那种深深的情感让我印象深刻。她热爱中国京剧、京胡演奏和中华餐饮,她和安倍首相最爱吃的菜中有一道就是中国做法的烧茄子。此外,她身上“从一个普通妻子到首相夫人,再到外向化首相夫人”的转变过程,也让人格外关注。
  说到《读卖新闻》总裁渡边恒雄,我不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晚辈新闻人的身份来尊重他。两年前,原本相对保守的他开始反省历史,并花了一年时间在《读卖新闻》上做历史真相调查。他的转变,使日本最重要的5家报纸中反对和支持参拜靖国神社的3∶2局面,变成了反对呼声占主导的4∶1局面。为什么会这样?通过采访我感受到,其一是他作为媒体人经过冷静思考后所承担起的责任,其二是作为一名二战老兵的良心,他担心一旦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死了,就再也没人能真实地说出那段历史。

  日本示人的三张面孔

  记者:你去过日本很多次了。但这次访问与以往有没有不一样的收获,或者令你感到震撼或惊讶的地方?
  白岩松:我真正的惊讶来自于采访专题中的一个又一个细节。所有的塑料瓶都先在家洗干净再送去垃圾站;一包垃圾要细分成17类再进行回收;一个偏远且已废弃的乡村破庙旁边的简易厕所里,居然有新换的手纸……日本人在环保和人性化方面的诸多细节,都带给我巨大的震动。
  记者:从一个新闻人的角度,你对此次日本之行的真实感受是什么?你觉得未来改善中日关系应从哪里入手?
  白岩松:我在靖国神社看到了一种历史观;在立命馆大学和平博物馆又看到了另一种历史观,真诚面对历史的态度;但神风特工队后面又隐藏着一种暧昧的历史观。这三张面孔到底哪一个是日本真实的面孔。《朝日新闻》主笔若宫启文说,把这三张拼接起来就是日本真实的面孔,它是暧昧的、模糊的、多元的。这也是我此行的真实感受。
  面对日本,我们会有一种矛盾心态:当想到历史,会很愤怒;但看到它的细节时,又会由衷赞叹。看待未来中日关系,必须要先看到一个“多元的日本”。在中国人最关心的历史问题上,如果认为日本只有靖国神社,或只有立命馆大学,显然不对。若宫说,“右翼喊的声音很响,你们容易听到,容易受刺激,但他们要真想付诸行动,在日本马上就会有几十倍的声音出来制止。”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靖国神社参拜人数每年都在增长的现实,要对右翼扩大的趋势有所警觉。

  日本媒体非常关注中国

  记者:这次去“看日本”的同时,你感觉日本是怎样看中国的?
  白岩松:首先,日本对中国的报道数量非常大,仅3月6日一天,这5家报纸的报道就有43条,最多时达50条,平均每天30条。其二,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内容非常务实,经济类报道的比例最大,对中国社会变化的关注也远超过预料。比如非常关注与日本对华投资关系密切的“企业所得税法”、关注中国的贫富差距,甚至关注某个相当细节化的地方性社会现象。这说明,日本也在看中国,而且相当关注;日本确实也有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但比例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多,更多的则是在客观报道事实本身,而且不带情绪。
  据《中国青年报》
编辑: 肖辉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