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继易中天、于丹之后,2007年度主讲人王立群成为《百家讲坛》推出的新一代“学术超人”。据悉,由王立群主讲的“读史记”前三期收视率一期比一期高,接连创下《百家讲坛》收视率新高。看着“读史记”收视率节节攀升,赶超“品三国”、“讲论语”时的收视纪录,《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也向记者感叹:“2007年的《百家讲坛》将是王立群年!”
18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王立群根据《百家讲坛》讲稿整理的新书《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记者在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身在北京的王立群,和他畅谈了读史心得。
我和易中天没什么区别
记 者:王老师您不止一次把自己比作“白菜”,而我们都知道易中天先生多次把自己比作“萝卜”,不知道您这棵“白菜”和易先生那个“萝卜”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您和易先生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王立群:我这棵“白菜”和易中天那个“萝卜”没什么区别,我们都是一道普普通通的大众菜。我们做这个比较,就是想让大家明白,《百家讲坛》是个大众讲坛,它就是要向受众普及传播一些基本的文史知识,我们这个节目和萝卜、白菜一样,是植根于大地的,而这块大地就是广大观众。
记 者:可有观众说您有些讲法是在模仿易中天?
王立群:曾有观众给我“最学术”的称号,可能看重的是我的稳健和文雅。所以后来我做了一些调整,增加了新的元素,比如风趣、幽默、时尚,以吸引更多观众。与易中天相比,他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而我因为各种经历,性格内敛。
记 者:那您认为您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王立群:这个问题不方便我自己回答,我的特点应该由你们媒体和广大观众、读者来总结,这样才客观公正,要是你们总结出来,不要忘了告诉我一下,我也很想知道。
《讲史记》是40多年心血结晶
记 者:您和易中天先生一样都是中文系教授,易中天先生讲《三国》还有《三国演义》这样一个文学背景,您讲的《史记》可是正史,中文系教授讲历史,是不是不够权威?
王立群:首先我虽然在中文系,但我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授,我研究的就是中国古典文献,《史记》当然是重要的古典文献。其次,我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史记》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也是我研究的主要方向,我从20多年前就开始专注于《史记》的研究了,现在还是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如果说对《史记》产生兴趣,那就要追溯到40多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可以说《讲史记》是我40多年心血的结晶。
记 者:在您之前,《百家讲坛》已经有人讲过《史记》了,比如易中天先生,您为什么还要选择《史记》来讲呢?
王立群:首先刚才说过我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史记》,《百家讲坛》要求每一位主讲人必须讲他最熟悉的领域,这是我的个人原因。其次《史记》是中国史书之首,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文化典籍,对它的阐述需要多元的角度,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可以讲得完的。最后,从史记的构架上讲,《史记》的人物集中在三个历史阶段,春秋战国、汉初还有武帝时期,以前《百家讲坛》讲的都集中在汉初这个阶段,所以这次我选择了从武帝时期开讲。
“十博士”和于丹都很好
记 者:不知道您听说“十博士”批判于丹教授的事情了吗,他们最近还出书了,您怎么看这件事?
王立群:我在今天来北京的飞机上看到一个小姑娘,她正在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她是个留学生,去欧洲已经8年了,学艺术的,她告诉我她非常喜欢于丹的书,而且她身边的留学生很多也都喜欢于丹,她说是于丹让他们对中国传统经典有了兴趣和初步的了解。我想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于丹教授受大众的喜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对于“十博士”,我认为和于丹讲经典一样,他们也对普及中国经典起了很好的作用,他们一立一驳,正好向公众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的经典解释,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好局面。
其实,于丹也好,“十博士”也好,在推广中国古典文化上是相通的,中华书局的一位编辑告诉我,去年正是有了于丹讲《论语》,他们出版的《论语》原著下半年卖了3万多册,这是平时几年的销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问题。
我的识别率是6/134
记 者:有人称您还有易中天先生、于丹女士都是“学术明星”,您怎么看?
王立群:易先生、于女士我不敢说是否是“学术明星”,但我不是明星。今天我坐飞机时,一名空姐认出我,那架航班一共134位乘客,我调查了一下,认出我的只有6位,我的识别率是6/134,远远算不上明星。
记 者:您年过花甲,一夜成名,面对名利,您有何感想?
王立群:身外之物,本就没有奢望,只是我研究《史记》40年的成果能让大众接受,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