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流动需要政策保证
全国人大代表周素敏、郝翠娟畅谈教育热点
全国人大代表周素敏、郝翠娟作客两报一网北京直播室。特派记者 刘军 摄
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微山县实验中学教师周素敏
全国人大代表、烟台二中教师郝翠娟
□本报特派记者
王光照 许恺玲
《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无疑让两会中已经炙手可热的教育话题再次升温。3月3日下午,两报一网(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大众网)北京直播室,请来了全国人大代表、微山县实验中学的周素敏和全国人大代表、烟台二中的郝翠娟两位老师展开讨论。
谈师资流动:“山东援藏计划值得借鉴”
“优秀的师资可以区域间流动,但是需要配套的激励政策。”周素敏坦言,从常理上讲,大家都不愿去条件艰苦的学校。“我认为,可以设定个年限,比如说三年,如果成绩突出,支教的教师回到原学校就能够优先提干,优先评职称,这就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郝翠娟则认为,教师区域间的流动,可以借鉴在山东一些地区已经实行的援藏计划,“这些援藏老师的工资由原单位发,但是当地政府还会额外发津贴,有了财力保证,支教教师工作就非常安心。”
谈素质教育:孩子有了难忘经历
一些家长担心,推行素质教育后,孩子在校学习时间缩短,会导致成绩下降,“有的家长甚至租了房子,恳求我周末把班级的学生都集中在一起补习。”
“其实,搞素质教育,为的是提高孩子的情商。”郝翠娟说,现在虽然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短了,但是与家长交流的时间多了,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空间大了。“今年我们搞元旦晚会,孩子们自己策划、排练、编导,表现才艺的爆发力让人震惊。还有的学生自发组织社团,去福利院做义工,这对以后的成长都是难得的经历。”
谈出国深造:“高中生要慎重”
对于出国年轻化,具有多年高中教学经验的郝翠娟深有同感。“我的好多学生高一、高二就已经出国,在北京等城市甚至高考时整个班级都空了。”
“学生高中出国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周素敏介绍,许多家长不认同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认为分数决定命运的方式扼杀孩子天性,而西方教育的自由度更高。还有一部分家长对于孩子在国内高考缺乏信心,坚信到国外通过参加预科班就可以申请到名牌大学。另外的家长则认为,孩子到国外镀金,回国后的就业、前途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郝翠娟说,上大学之前,许多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还不成熟,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学校也是宽进严出,想拿到名校学历不容易,希望高中生出国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