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开门的“第一件大事”, 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越来越多具有“含金量”的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和下放,成了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的催化剂。
就在几天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决定再次取消和下放87项行政审批事项,“含金量”越来越高成为改革的一大亮点。
在山东东营,一家汽车配件厂就酝酿着在自己的公司内部搞“大部制”改革。
这家公司撤掉专跑审批的项目部,就是因为省政府把部分的项目审批权下放到了县镇,这家企业所在的广饶县大王镇,镇政府就承接了108项上级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小到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到亿元项目的环评、能评,镇上都能办成,同时政府在审批流程上也不断优化,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除了取消下放行政审批权外,降低准入门槛、减轻企业负担也成为政府简政放权的又一抓手。扩大“营改增”试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 项,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市场松了绑,为企业添了力,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
简政放权在国务院各部门也在全力推进。今年3月,国务院60个部门、1235项行政审批事项,首次在网上像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意在堵住 “偏门”,消除审批管理中的“灰色地带”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全面启动,国家层面的“负面清单”制度呼之欲出,一旦实施,除清单列出的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外,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