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调查 > 特别关注

如何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2009-03-13 10:26:53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浏览字号:

  2008年,山东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纯收入仅为163.93元,即便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也只有 346.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3.8元。不论股市、房市,还是不动产投资,是该学学如何“以钱生钱”了。

创造条件以“钱”生钱

本报记者 王亚楠 本报通讯员 丁瑞虎

财产性收入,通俗点说,就是以“钱”生钱。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又面临怎样的新形势呢?

财产性收入未成为居民收入增长主体

据统计,2008年,山东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 346.9元,比 1989年增加334.78元,年均增长19.4%。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纯收入为163.93元,比 1978年增加157.13元,年均增长11%

财产性收入占城乡居民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化和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有关专家认为,财产性收入是对我国当前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分配制度的一种延伸表述和注释,它不仅可以刺激城乡居民将已有的生产要素继续投入生产,而且能够鼓励他们将收入积累进一步转化为生产要素,用于扩大再生产,调动人们的投资和提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市场效率,为加快发展生产力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尽管我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获得较大增长,增速很快,但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的比重偏低,尚未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主体。2008年,山东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1%,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为2.9%,远低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

股市、房市,老百姓的那些事

以“钱”生钱,落实到老百姓的生活里,最直观的,就成了股市、房市那些事。在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中,股息和红利、出租房屋收入、利息排在前3位,三者占到财产性收入的 82.7%。而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下,股市低迷,房市不振,利率下降,对这三者的影响很大。

在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中,土地征用补偿收入、租金(包括农业机械)、利息排在前三位,三者共占财产性收入的 55%

我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与先进省市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山东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为 304.71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3.8元,分别比浙江、福建、广东、北京、云南、广西、江苏、湖南、上海少 775.57元、435.18元、344.73元、226.12元、172.07元、144.7元、98.14元、83.48元、64.08元,在全国排第10位。山东农村居民财产性纯收入为 144.3 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1元,在全国排第11位。

与发达国家相比,山东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很大潜力。美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90%以上的公民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2007年,山东真正交易的股民数只有 388万,仅占全省人口的 4.1%,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迎来财产性收入增长机遇期

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 GDP进入1000美元至3000美元阶段,国民财富迅速增长必然推动其理财意识的觉醒。山东已经进入甚至超过这一阶段,2007年山东人均 GDP已突破3000美元。党的十七大“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适时提出,必将推动我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进入黄金时期。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运行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大压力,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出现下行势头,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为 13.8%,比 2007年下降 24.3个百分点。但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和冲击,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内外环境将更加优越,财产性收入发展将走上正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健康增长为财产性收入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资本市场逐步规范为财产性收入增长提供了坚实平台。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加快构建,创业板市场正在积极建设。同时,三板市场正在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逐步规范优化了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环境,必将推动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理财渠道的不断拓宽更为财产性收入增长提供了多种选择。目前可供老百姓选择的理财渠道主要是储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不动产投资等。随着国内金融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今后必然会出现更多品种、更具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城乡居民的理财需求,为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提供多种选择余地。

编辑:吴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山东门户网站

站内搜索: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