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品市场中的“奢华风”也是愈演愈烈,数十元的零食、数百元的童装、数千元的高档玩具,乃至要价上万元的形形色色“天才”儿童培训计划,都已屡见不鲜。
“六一儿童节”,各大商家围绕孩子的各种消费“攻势”此起彼伏,在上海南京路、淮海路等主要商圈,儿童节气氛也异常火暴,从玩具、食品、童装到学习用品,应有尽有。儿童用品市场中的“奢华风”也是愈演愈烈,数十元的零食、数百元的童装、数千元的高档玩具,乃至要价上万元的形形色色“天才”儿童培训计划,都已屡见不鲜。那么,对孩子的关爱程度,能否用高消费来衡量?锦衣玉食,能否换来一个更欢乐的童年?
玩具小汽车动辄几百元
“现在的儿童用品,真有点看不懂,不但花样多,而且价格实在有点‘烫手’。”在上海知名儿童用品商厦宝大祥为小孙子挑选“六一”礼物的郭女士这样说:“一辆玩具小汽车,动辄几百元,而且更贵的也应有尽有,就连最简单的玩具——初生婴儿的床铃,好一点的也要四五百元。”
而且,儿童食品中,“精细喂养”也成了一种风气。不但各种婴幼儿奶粉琳琅满目,有的价格达到每听数百元,而且还有用蔬菜、水果等各种食物制成的小瓶装菜泥、果泥,售价不菲。
而高档童装的价格也绝不亚于成人服装,一般一件T恤衫至少几十元,好一些得上百元。在上海梅龙镇商场记者看到,一些名牌童装甚至售价一两千元,也并不乏人问津。
各种“个性化”教育消费,更是要价高昂。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走路还不稳当的孩子便被父母送进各种教育机构,学习绘画、乐器、声乐、舞蹈和英语等等。孩子嘴里蹦出的一个个英语单词是父母们心中最得意的事情。但付出的代价,不仅是家长的精力耗费,孩子的欢乐时光减少,还有大量金钱。上海某机构就推出过“天才”教育,据称能让4岁宝宝达到6年级英语水平,要价至少3万元。
不惜工本≠优育
虽然家长们也常常抱怨现在小孩的东西太贵,可是掏钱的时候却似乎不眨眼,正应了那句“苦什么不能苦孩子,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儿童消费品的生产者也正是摸透了父母的这种心理,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儿童消费贵族化,表现出来的确实是对儿童抚养和教育的体贴入微,让家长们心甘情愿为孩子高消费。
教育专家认为,除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很多家长对儿童消费不够理性,也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有的是觉得工作忙对孩子关心不够要通过花钱来补偿,也有的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没能享受到的都要让孩子享受到。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教授刘豫阳表示:“家长们现在都走入了儿童营养的误区。很多家长把一些油炸为主的洋快餐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奖励,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不仅在教育方法上犯了错误,而且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而过于精细的喂养方式,既不利于孩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也不利于均衡营养。其实中国传统的讲究荤素搭配的饮食习惯是非常科学的,家长们不应贪贵求洋,认为多花钱就是好的。”
刘豫阳表示,家长的溺爱容易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生活在两代人的呵护下,从未独立面对困难,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差;另一方面,儿童成长以后步入社会,无人重视的现实和过去掌上明珠的境遇对比,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落差,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以面对任何打击和挫折。而且,强迫孩子参加各种知识、技能、情操学习班也不可取。
社会学家顾晓鸣认为:“不应该用赶时髦的态度强加给孩子许多学习负担,这样不仅打乱了儿童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的正常规律,而且错过了许多儿童时期最重要的应有的知识。”
(据新华社上海6月1日电)
编辑: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