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医药代表拒卖假药两次被捕

  ●6年前,他是一名医药代表,当他发现自己所代理的药品是假药而毅然退出时,被药厂报案被捕,身陷囹圄600天后,又被判无罪。
  ●孙英杰想“重操旧业”,但他发现,所有药厂都向他关闭了求职大门——原来,他原先代理的药厂向各地发了一份文件,文件将他形容为一个侵吞公款的罪犯。
  ●孙英杰与药厂打起了名誉侵权官司,向药厂索赔700万元。
  拒卖假药
  和厂家闹翻
  孙英杰是浙江省湖州市居民,1994年就开始从事医药代表工作。3年后,为昆明圣火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圣火公司)做医药代表。 
  孙英杰共代理圣火公司3种药品。孙英杰在公司给他的结算价上加价近一倍销售,获利丰厚,但他后来发现这3种药中有批准文号是假的,“卖了两年的药竟是假药,我十分害怕和内疚,决定不做了。”
  1999年7月,孙英杰去圣火公司结账,明确表示不再做了。他答应欠公司的一部分货款可以继续追缴。但追缴货款的工作并不顺利。2000年6月,他委托律师给圣火公司发了一份律师函,称尚有应付款62万元,由于产品质量导致呆账,要求公司派人来一起清理结算,承担相应责任。“所谓产品质量其实就是假药,用户意见很大,我说得很客气。”
  孙英杰的行为惹恼了圣火公司。同年6月22日,该公司向昆明官渡公安分局报案,称孙英杰侵占公司货款100多万元。官渡区警方派员和圣火公司人员一起赶到湖州,在湖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协助下将孙英杰传唤。孙英杰拿出了律师函,表明事件真相。于是双方一起清账,结果显示,孙英杰还欠圣火公司59.8万余元。于是,双方签了一份结算单。当着警方的面,圣火公司人员拿走了所有的应收款凭证。
  昆明官渡区警方称,既然是欠账,就不插手了。湖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也出具了一份声明,表示此事不涉嫌犯罪。
  两次被捕
  终获无罪
  事隔两年,2002年7月,圣火公司又向昆明站地区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理由仍是孙英杰涉嫌职务侵占罪。昆明站地区警方于12月31日在湖州将孙英杰刑事拘留。
  昆明站地区公安分局向站地区检察院报批逮捕,站地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予批捕。2003年1月31日,站地区公安分局给孙英杰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孙英杰走出看守所。
  2003年6月13日,孙英杰起诉圣火公司,称2002年5月由于圣火公司单方面撤销了孙英杰的收款权,致使他已创的销售业绩无法依约获得代理费。孙英杰向圣火公司索赔91.6万余元。2003年11月4日,南浔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圣火公司偿还孙英杰91万余元。
  然而,2003年11月18日,昆明站地区公安分局又以孙英杰涉嫌职务侵占罪,向官渡区检察院提请逮捕,但未获准。站地区公安分局又向昆明市检察院提请复核,2004年1月,昆明市检察院作出了撤销不予批捕决定,之后,官渡区检察院作出了对孙英杰的批捕决定。2004年1月17日,警方派人赶到湖州将孙英杰逮捕,关进看守所。
  2005年7月26日,官渡区法院一审宣判孙英杰无罪,认为公诉机关指控孙英杰犯职务侵占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孙英杰认为,“我被非法羁押600天,按照每天83.66元计算,以及我所承担的律师费,要求国家赔偿近20万元。” 
  厂家作梗
  求职被拒
  2006年2月15日,孙英杰拿到无罪判决后兴奋地回到湖州,开始了新的生活。
  孙英杰选择“重操旧业”。他与河南一家药厂签订了代理协议,为这家药厂做医药代表。正当孙英杰投身这家药厂的药品推销时,厂方突然解除了与他之间的协议,致函称“圣火公司有一份文件说你有贪污、挪用货款行为”。
  原来这份文件是圣火公司于2000年9月22日向浙江省各医药主管、销售、医疗单位发的函,文件中称孙英杰违法私刻公章,挪用、贪污公款近百万元。
  孙英杰黯然离开这家药厂后,又先后找了许多药品生产企业以及医药公司,对方都以同样理由婉拒了。
  “圣火公司的这份文件断了我的医药代表生涯,我这才知道,他们早想将我置于死地。” 
  起诉厂家
  侵害名誉
  在咨询了许多法律界人士后,孙英杰于2006年5月向湖州市中级法院起诉,要求法院撤销圣火公司所发的文件,停止对其名誉侵害,在该文件发送范围内另行发文,对其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其经济损失769万余元,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
  孙英杰认为圣火公司的发函是对他的诽谤,而在公安机关对他已做出是经济纠纷、不存在侵占故意结论的情况下,仍然以同样理由向另一公安机关报案,其行为是符合“行为人企图假借司法机关实现其诬陷无辜的目的”,是诬告。
  湖州市中级法院受理至今已14个月了,截至记者发稿时,孙英杰的国家赔偿案和名誉侵权案还没有结果。
  据《民主与法制时报》
    新闻延伸
    良心发现的医药代表们
  自揭行业黑幕
  “靠喝患者的血,我于心不忍!”2001年5月,山西一位姓陆的药品经销代表良心发现,辞职后找记者披露了药品经销回扣的重重黑幕,提醒患者就医时不要一味要价高的药!
  开平价药店
  几年前,赵忠诚游走于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做着日进斗金的医药代表,他自感“罪孽深重”,于2006自爆药价虚高黑幕,并在湖南长沙市一繁华地段开了平价药店“赎罪”。很多药厂想方设法阻止向他供货,但赵忠诚说对自己的行为绝不后悔。
  弃高薪回家养猪
  樊磊1999年进入川大华西医学院医药企业管理系学习,2003年毕业。随后他来到江苏一药业集团工作。短短一年时间,他被提拔为地区临床主管,享受着每年10万元的薪金。2005年,樊磊突然放弃了这份可以给他带来财富的工作,回到了成都。“我不习惯医药代表的暗箱操作,加上我在家里是独子,父母年事已高,身边需要人照顾。”
  (本报综合)
    声音
这些“叛徒”应该受到保护
  公开药品提成单、自爆行业内幕、拒卖假药的医药代表们,在某些厂商和医院看来,都属于泄露医药购销领域潜规则的“叛徒”,这种能够直戳要害的“叛徒”,无疑将被某些人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而加以迫害。
  在医疗行业,吃了回扣的医生向患者倾销药品的现象,早就是一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事实。如今终于有医药代表做了徇私枉法者的“叛徒”,无论他的动机是良心发现还是进行报复,这都应该是患者之所幸,更可能成为相关部门深入调查、撕开医疗黑幕、从严打击医疗腐败的突破口。所以,对这些“叛徒”应该保护。
  据《法制晚报》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