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中国体育明星一年赚多少钱

  姚明代言任我游GPS。(资料片)

  刘翔代言耐克跑步鞋。 (资料片)
  ●毫无悬念,姚明第一,刘翔第二,恐怕明年仍然如此。来自上海的两名青年,垄断了中国体育明星的大佬地位,有人称之为“新上海男人”。
  ●从财富榜上也可以看到,来自休闲或者贵族运动领域的运动员正在抢夺传统奥林匹克项目运动员的位置。
  ●电视转播造就商业宠儿,尽管中国足球问题多多,但足球运动员仍占去财富50人榜1/3的名额。
  由《新世纪周刊》推出的体育财富榜,以一年为一个周期,考量在过去一年中国(大陆部分)体育明星的财富状况,其收入状况是对体育明星过去一年内取得的税前收入的估计,包括年薪、比赛奖金、广告代言费、商业比赛出场费、版税等等(其中不扣除与主管部门、经纪公司分配的部分)。此次调查由《新世纪周刊》调研团队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得出,由10名体育经纪人组成的业内评估团的评估成果与专家评审团的评估相结合得出,以保证本榜单的权威和真实性。
  体育创造明星、创造财富、创造荣誉,但它有着和其他行业完全不同的特殊性,运动员受运动寿命年限和自身状态的影响,其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会因为变化莫测的竞技赛场而蕴含风险。通过对体育财富榜的历年观察,不仅能够看到运动员的奋斗与状况,更能看到商业对体育的兴趣所在和转移。每个领域的运动员的财富变动,充分展示了这一运动的商业开发程度和兴衰转折的关键所在。
  姚明第一
  刘翔第二
  2006年,姚明的收入达3500万美金,今年挣得更多,其1500万美金的年薪,至今仍然独领中国体坛风骚。
  在NBA赛场,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成熟的体育明星和队伍的核心人物应该具备的风范正逐步在姚明身上体现出来,姚明在NBA里的成绩,直接影响了这一赛事在中国的收视率。
  尽管刘翔去年成绩骄人,夺得数个国际大奖赛和田联黄金总决赛的冠军,而且广告也是铺天盖地,但他挣的钱连姚明的1/4都不到。毫无悬念地,姚明第一,刘翔第二,恐怕明年仍然如此。来自上海的两名青年,垄断了中国体育明星的大佬地位,有人称之为“新上海男人”。
  贵族运动
  含金量上升
  也许无论成绩还是公众形象,都很难找到与姚明和刘翔相匹敌的运动员,因此第三名的变动就相当的巨大。台球名将丁俊晖2005年挣的钱只是100万元多一点,2006年猛蹿至千万元级别,挤落签约曼城队的足球明星孙继海,成为体育财富榜的第三号腕。
  而从财富榜上也可以看到,更多的来自那些可以被称为休闲或者贵族运动领域的运动员正在抢夺传统奥林匹克项目运动员的位置,除了丁俊晖成为季军,高尔夫名将张连伟也排名上扬3位,成为第9名,后面还有一大串冲进榜单和排名上扬的网球选手。
  在许多年以前,尽管中国在许多人们所不熟悉的小球项目,比如壁球、女垒项目上获得了世界级的成绩;但是却没有一位运动员能够从这些项目获得相应的声望,他们默默无闻地比赛,然后带着各种奖牌退役。而在这些项目开始普及后,公众的口味也开始多样化,这种媒介的青睐首先表现在网球赛场上,那些能够冲入世界赛场的中国姑娘都成了明星,开始有广告商找上门来。
  但这种能够成为电视宠儿的项目毕竟有限,而那些真正的绅士风度十足的运动项目,比如击剑,尽管也具有很高的欣赏性,而且中国队的成绩历来都不错,可是从来也没有一位击剑运动员能够让观众看一眼就叫出名字。
  足球明星
  排名后退
  乒乓球明星里很少出现让国民厌恶或者表现不健康的运动员,长久的奋斗和优良的传统,捍卫了乒乓球的荣誉。而在财富排行榜上,乒乓球运动员也占据了好几个席位,尽管他们的收入还是不能与足球运动员相比。足球运动员仍占去财富榜1/3的名额。
  但以往含金量最高的运动项目足球领域的明星们排名正在集体后退,这与中国足球这两年来的表现相得益彰。如果在5年前或者10年前排体育财富榜,那么,可能前10名乃至前50名都是足球运动员,而在2002年以后,中国人的足球热情似乎随着一次48强的淘汰赛而消耗殆尽。
  本版稿件均据《新世纪周刊》
声音
商业化催生明星体育时代
  体育的明星时代,伴随着商业对体育的垂青而来。
  今天,体育比赛项目的兴衰往往与电视转播休戚相关,除了那些传统的从古希腊就流传下来的比赛项目,人们今天更多地增加女性选手能够参加的比赛、观赏性高的比赛。而只有引起了电视兴趣的运动员,才最可能成为商业的宠儿。多年以来,始终笼罩在电视光环下的体育项目,就只有足球这样的强势项目,即使在中国足球已经跌落谷底的今天,足球运动员仍然占据了排行榜上1/3的位置。
  在这个时代,尽量地自我表现以获得更多的关注,成为体育运动员的生存之道。这种个人表现往往不符合传统的以集体主义和国家利益的名义对运动员的要求。面对运动员的个人意识苏醒和爆发,人们经历了惊讶、容忍到欣赏的过程。
  在刘翔出现后,体育明星的个人化时代正式到来,刘翔没有依赖于传统的培养模式,他的成功并不依靠疯狂训练,他在赛场上下都保持着一个阳光明星的风范,他的出现大大刺激了全民体育明星的发展。但刘翔仅仅是少数的幸运儿,今天的中国体育还不是完全属于个人的时代,许多运动员的成长完全依赖于国家的培养机制,而观众和商业所青睐的体育项目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窄的范围之内,许多运动员在取得优异的成绩后所获得的奖励仍然很少,甚至在退役后举步维艰。
  能改变这一切的仅有商业,2006年的中国体育财富50人榜单的含金量大大超过2005年,而且,还有大量的年收入在100万元的运动员因为名额的关系没有入列。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得到商业的援助,体育明星的诞生地也不再仅仅是那极少数的几个领域。
  再过一年,就有一场体育的盛会在北京举办。这种近在家门的表演机会,对一些本来就富有观赏性而且中国运动员也具有实力的小众项目来说,更有可能是一个行业发生转折的机会。谁将缔造一个新的开始,下年度排行榜见分晓。
  (李梓)
↓ 2006年体育明星财富50人榜单 ↓
  名次 姓名和项目 年收入 广告代言 1 姚明(篮球) 3500万美元 中国联通、苹果电脑、百事可乐等 2 刘翔(田径) 5000万 耐克、可口可乐、中国移动、伊利等 3 丁俊晖(台球) 1100万 星牌、蒙牛 4 孙继海(足球) 1000万 华晨骏捷、银河摩托、可口可乐、耐克 5 王治郅(篮球) 1000万 沃特 6 田亮(2007年退役) 700万 莱茵阳光、舒华跑步机、安利纽崔莱等 7 郭晶晶(跳水) 680万 麦当劳、伊利、喜之郎、福临门等 8 邵佳一(足球) 600万 格威特、耐克。 9 张连伟(高尔夫) 510万 耐克、别克、金利来、渣打银行等 10 郑洁、晏紫(网球) 500万 TCL、耐克 11 易建联(篮球) 450万 耐克、安利纽崔莱、伊利、麦当劳 12 郑智(足球) 450万 阿迪 13 董方卓(足球) 450万 耐克 14 王励勤(乒乓球) 400万 恩东 15 李玮峰(足球) 380万 美津浓、太阳花(IT)百事可乐 16 张怡宁(乒乓球) 360万 金莱克、远鹰电动车、李宁、佳得乐等 17 李金羽(足球) 350万 耐克、九江足球网等 18 李铁(足球) 350万 李宁 19 孙祥(足球) 320万 耐克 20 肇俊哲(足球) 300万 李宁 21 程丛夫(赛车) 300万  22 徐云龙(足球) 260万 耐克 23 李小鹏(体操) 250万 百事可乐、肯德基、百威啤酒等 24 罗雪娟(2007年退役) 250万 飘柔、耐克、omega 25 李娜(网球) 220万 耐克、百保利
  名次 姓名和项目 年收入 广告代言 26 梁文冲(高尔夫) 220万 Honma球杆等 27 陈涛(足球) 210万 耐克 28 申雪/赵宏博(滑冰) 210万 金由美、联想 29 李婷/孙甜甜(网球) 210万 联想电脑等 30 杨晨(足球) 200万 耐克 31 彭帅(网球) 200万 耐克、维尔胜、索爱等 32 陈忠和(排球) 200万 贵人鸟服饰、东南汽车等 33 周海滨(足球) 200万 2006年中超冠军 34 蒿俊闵(足球) 200万 耐克100万 35 杜威(足球) 200万 耐克 36 马琳(乒乓球) 200万 百威、金莱克、可口可乐 37 巴特尔(篮球) 180万 安踏、三沟酒 38 林丹(羽毛球) 170万 肯德基、丰田、佳得乐 39 王楠(乒乓球) 160万 安尔乐、金莱克 40 李毅(足球) 150万 阿迪 41 李楠(篮球) 130万 雷速 42 谢杏芳(羽毛球) 120万 伊利 43 蒋兴权(篮球) 120万  44 周苏红(排球) 120万 东南汽车、TCL空调等 45 刘玮(篮球) 120万 啤酒、锐步等 46 王非(篮球) 110万  47 谢晖(足球) 110万 耐克 48 滕海滨(体操) 110万 可口可乐、李宁 49 马晓旭(足球) 110万 索尼、阿迪达斯 50 刘国梁(乒乓球) 110万 万杰隆服装等
  注:运动员年收入计算标准为:工资(年薪)+各类比赛和活动奖金+商业代言费+出书版权费等;个人投资不在计算之列;一切收入均以税前计算;数额为约数,年收入单位无特殊说明为人民币。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