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张树鸿自杀与“出口风波”

CFP/图
  8月11日下午约3时,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老板张树鸿,疑因无法承受公司产品被召回带来的压力,在公司的一个仓库角落自缢身亡。结合近几个月爆发的多起有关中国受污染食品和药品的事件,眼下“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被蒙上了灰尘。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召回事件的压力
  8月2日,美国美泰公司下属的费雪公司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提出自愿召回约96.7万件中国生产的儿童玩具,这些玩具涉及从4月19日到7月6日生产的83种产品,其中包括广受欢迎的卡通人物瘙痒娃娃和小探险家朵拉。
  而此次被召回玩具的生产企业即为利达公司,该公司与美国美泰公司已有十多年的合作关系,召回原因是部分产品的油漆金属铅超标。
  实际上,利达公司早在今年5月份就已陷入经营困境。在利达公司负责仓库工作的管理人员陈先生透露,今年5月底,利达公司的出口产品被检测出铅含量超标,公司的三家玩具厂都被迫停产,此后近5000名工人几乎无事可做,工厂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记者接触到的几名员工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造成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在于油漆供应商。有一种说法是,此次向利达公司提供不达标油漆的企业,是与帅盟公司(利达公司分公司)仅有一墙之隔的佛山某新能源公司,该公司老板恰恰是张树鸿多年的好友。
  陈先生称,由于事发突然,包括老板张树鸿在内的管理层都措手不及。他表示,根据估计,这次事件中被召回的96.7万件玩具从召回到赔偿损失,大约要负担3000多万美元。
  同时,国家质监总局暂停了利达公司的产品出口。据陈先生透露,目前公司仓库里积压的产品价值至少几千万元,同时大批的货柜至今仍被扣押在港口。
  “奋斗几十年,这样的结果是老板难以承受的。”陈先生认为,张树鸿自杀的根本原因来自经济压力。
  然而,一位不愿具名的玩具业内人士则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表示,张树鸿在玩具行业已奋斗几十年,积累颇厚,3000多万美元不足以让张树鸿无法东山再起。
  该人士表示,此次玩具被召回事件对中国玩具行业整体形象的破坏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张树鸿才陷入来自社会公众舆论的巨大压力漩涡。
  此前不久,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国玩具协会就此次事件曾公开向媒体表态,称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对此事均高度关注,立即组织开展调查。目前,情况已基本查清,涉及美国因油漆铅含量超标召回玩具产品的两家中国企业,其产品已被暂停出口。对情节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当事人,还将移交司法部门进行严厉查处。
  供应商管理需提升
  据员工说,当初,张树鸿和油漆供应商原本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为方便合作,两家企业选择相邻建厂。合作4年多,两家工厂就如同一家,使用的油漆都是通过两家企业的内部通道运入帅盟公司,根本不用走工厂大门,从没出现过问题。
  对此,广州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章淑华认为,这反映出该公司在整个生产流程和工艺控制上缺乏标准化。“如果有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
  实际上,国际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早有成熟的可借鉴模式。美国苹果公司对代工企业富士康的劳工问题调查,以及沃尔玛公司派出检察人员,甚至暗访人员对其供应商的进场监督,都可以对国内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管理有所启示。
  章淑华认为,国内企业之所以无法像那些跨国巨头那样进行有效的供应商管理,是因为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依然不够发达,“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往往有心无力。”
  “满足了朋友的需求,但是你未必能符合社会要求。”章淑华表示,在国际化的市场中,必须用国际化的游戏规则进行运作。
  与此同时,章淑华还认为,企业自身的监督力量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第三方信用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就目前状况而言,政府依然是产品质量监督的主要力量。
  “美泰”不会停止
  在中国生产玩具
  美泰公司14日首次就该事件向媒体作出表态。美泰新闻发言人朱莉娅·延森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子邮件采访时表示“对这个悲剧性的消息感到难过”。同时,她表示美泰不会因为利达生产的玩具出现问题,就停止所有在中国制造玩具的活动。
  朱莉娅表示,美泰公司已经开始修改规定,并开始与供应商联系,保证所有的供应商理解更为严格的生产要求。“我们会继续与供应商加强安全措施方面的工作,因此我们觉得可以继续在中国生产产品。”
  据美国媒体报道,消息人士表示美泰公司最早会在近日宣布第二次玩具召回,美泰公司没有公布最新召回的细节。据报道,第二轮召回的玩具中,部分是因为涂料含铅,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含有小颗粒磁铁,如果被吞咽可能会对儿童有害。由于美国将要进入假日购物季,如果进行第二轮召回将对美泰公司造成打击。
  据《第一财经日报》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