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4月22日,杭州首个按照“90/70”政策开发的项目开盘。 (资料照片)
■在城市住房工作会议上,一度已经被淡忘的“90/70”政策再次成为调控的关键词。
■近期国家不会出台大的房价调控举措,而是把重点放在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并继续沿用以往的调控措施。
8月25日,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本次会议的两大主题是加快廉租房建设和继续调整住房结构。大会除明确给出了全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时间表外,一度已经被市场淡忘的“90/70”也再次成为调控的关键词。
“90/70”将继续执行
据与会代表介绍,在8月24日的开幕讲话中,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分析当前住房结构性矛盾突出、房价上涨过快的形势,要求各地继续调整住房结构,扩大有效供给。
在8月25日的分组讨论中,建设部负责人也再度重申了“国八条”和“国六条”的有关精神,即城市新开工住房建设中,套型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必须达到70%以上,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不得低于70%。
“90/70”的提法始于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即“国六条”)。政策出台之初,曾引起市场一片哗然,一些人士甚至把它看作是“中国房地产的拐点”。
不过,一个月后,建设部发布《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对之前含混的“90/70”规定给予了重新解释,即90平方米为建筑面积,70%为城市年度新开发面积总量,而非之前市场所担心的单个楼盘面积。这一举动,被普遍看作是管理部门面对强大市场压力的一个妥协,政策解释的前后不一致,也给了市场很大的变通空间。
事实上,“90/70”政策颁布一年来,各地执行情况也并不理想。在市场上,各种明里暗里的“变通措施”层出不穷,比如有些开发商就改变审批策略,暗自把一套住房拆分成两套进行设计和报批,最后再按照一套的面积销售。
受制于开发商强大的政策游说能力和市场话语权,很多地方政府对这些变通举措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根据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公布的数字,今年第一季度,90平方米以下住房完成投资占住宅总投资的16.1%;到6月底,这一比例略有上升,但也只有19.5%。这说明市场对“90/70”措施仍然普遍持观望态度,住房结构矛盾依然突出,这一硬指标的落实仍有相当大的空间。
此次工作会议上,建设部负责人针对“90/70”政策的措词仍然是“城市新开工住房建设中,套型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必须达到70%以上”,这意味着,去年建设部有关“90/70”政策的解释,将继续得到执行。
近期不会出台
大的房价调控举措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考虑到房地产“挤泡”可能带来的巨大金融风险,近期国家将不会出台大的房价调控举措,而是把重点放在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同时继续沿用以往的调控措施。本次会议的基调,实际上是验证了之前的市场猜想。
实际上,这一猜想之前也有蛛丝马迹可寻。在8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8月13日正式公布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继续抓好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其核心内容就是继续贯彻落实“90/70”政策。
据了解,此次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有关负责人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住房结构调整的责任,其中省级政府负总责,市、县级政府是责任主体。这意味着,对住房供应问题的解决情况将直接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挂钩。一些人士据此认为,不排除有些地方为抑制房价而采取更为严格的调控措施,比如像深圳那样,进一步把“90/70”政策提高为对单个楼盘的比例要求。
延伸阅读
八大配套措施有望年底出台
与廉租房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廉租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办法、保障性住房税收和金融支持办法等八大配套措施有望年底出台。
资金来源不成问题
有意见认为,中国用于支持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已经不成问题。
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每年都在30%以上,公积金存贷款的利率差目前已经达到了2.34%,仅上海一地住房公积金累计增值收益就超过了80亿元,北京市也已经超过了30亿元,而两地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财政投入不过区区两三亿元。
公积金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应分离
一位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采取的还是管理和使用合一的管理模式,不少公积金管理中心实际上已经背离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初衷,而是热衷于各种变相“委托理财”,违规现象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做到增值收益100%用于廉租房建设,必须尽快将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分离。
(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