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万元戒网瘾花钱打水漂?

  一网瘾少年正在接受治疗。
  当社会普遍关注网络沉迷时,一个新的行当开始出现:戒除网瘾培训。一些打着戒除网瘾旗号的夏令营、基地、特训班等,因为高额的收费而被专家斥为“贵族夏令营”。许多人也开始怀疑这些社会机构戒除网瘾的动机及效果。
  ■现象
  戒网瘾机构蜂拥而起
  在百度搜索“戒除网瘾”,会得到38万个结果,其中许多内容是介绍各地相关机构举办戒除网瘾的培训基地、学校、特训营等情况的链接。
  对这些培训班进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戒除网瘾的机构多是一些医院、教育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成立的。很多培训基地、学校的网站内容类似,首先讲述网瘾的危害,然后说明本单位戒除网瘾方法的先进性。
  据悉,目前国内共有大大小小戒除网瘾机构200多个。当自家的孩子网络成瘾时,许多家长在沟通无效后,就选择将孩子送到这些戒除网瘾的机构。国内游戏玩家绝对数量庞大,也使得这些社会机构并不缺乏培训对象。
  ■收费
  培训费动辄上万元
  许多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上明确说明,培训期达1个月甚至半年,有的长达1年。同时,这些培训机构的网瘾治疗费用高昂,许多超过万元。
  记者在网上检索发现:江西南昌某少儿教育学校学生首次入学需要缴纳12900元,半年后可按月缴费,每月1600元。江苏徐州魔鬼训练学校学员第一次需缴纳12000元。在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网络成瘾少年的培训和住宿都是在大兴,一般学生都需要在这里接受1个月的封闭式半军事化训练,收费在万元左右。 
  在采访中,每当记者提及治疗费用太高难以承受时,治疗机构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孩子的病治好重要还是钱重要? 
  ■方法
  军事化训练加心理辅导
  这些机构戒除网瘾的方法,主要是进行半军事化训练,同时辅助以心理辅导,有的还夹杂着药物治疗。
  江西一家培训机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首先通过教育、心理专家面谈的方式,让这些孩子认识到网瘾的危害性,然后通过包括半军事化训练在内的各种训练磨炼意志,培养学员远离网络游戏的习惯。为了防范孩子接触网络,培训期间实行封闭式训练,父母在中途不能接孩子回家。
  北京一家机构设置了为期5天的培训方案:破冰之旅(让孩子亲手砸掉象征网络游戏的冰块);情感蓄水池(认识到父母生活工作和养育孩子的不易);丢掉烦恼(将自己心中的烦恼写在一个纸团上然后丢掉)。 
  ■效果
  很少见到成功案例
  著名戒网瘾辅导专家陶宏开教授认为,收费高低不是问题,关键是要解决问题。北京一家机构提供了10名戒除网瘾成功的材料,他一个个打电话过去,发现7个家庭能够联系上,家长都说没有戒除成功。
  陶宏开教授讲述了许多戒除网瘾不成功的案例:河北省石家庄一个孩子在北京一家医院培训后,回家第一天就告诉父母:我报仇的日子到了,从现在开始绝不上学,绝不结婚,让你们断子绝孙。有家长以旅游的名义将孩子骗到江西,然后强行送到培训机构,孩子出来后也没有成功。江西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说,不能保证戒除网瘾成功,但肯定有效果,孩子入学时也不会签署能够戒除成功的书面保证书。
  陶宏开教授评价说:“许多培训方法多是搞形式,孩子经过这样的培训就不再玩游戏了吗?不可能的。”  本版稿件据《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
思考
谁该为网瘾少年的救治埋单
  在采访中,一位长期研究网瘾戒治的专家称,“我国对于网瘾戒治机构从业人员执业资格、治疗收费、治疗效果评定方面尚无国家标准可循,因此导致了目前网瘾戒治机构的不规范现象。”
  据了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网瘾戒治机构都是由政府牵头发起、政府拨款运营,向染上网瘾的青少年提供免费救治。“政府即使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做这件事,至少也应该出台一些规范化标准,让从业者有法可依。另外,游戏开发商、运营商也应肩负起社会责任。游戏产业每年收入都有60多亿元,他们应该拿出一部分钱来。”该专家说。 
小资料
百名青少年网民有13人上网瘾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
  除了现有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调查结果显示,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可见,加强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瘾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未成年人
  网瘾比例较高
  调查结果发现: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从总体趋势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上网成瘾的比例逐渐降低,30-35岁的网民中网瘾比例最低。
  网瘾青少年
  更倾向于娱乐性上网
  研究者将青少年上网的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娱乐性目的,第二类是实用性目的。通常情况下,网民使用网络都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目的,但是不同网民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调查显示,与非网瘾群体相比,网瘾群体的上网目的更倾向于娱乐性。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