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周休假制度调整方案尚待最终确定,可以肯定的是,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将被纳入法定假日。而对于在假期总量不变前提下,将目前的休假方式化整为零的调整预案,各方众说纷纭。
官方说法:尚未确定是否调整“五一”长假
针对有媒体关于“新休假方案进入最后论证‘五一’黄金周可能被撤”的报道,国家旅游局新闻处处长张栋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黄金周长假制度的调整方案仍在研究中,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将采取哪种方案。“国家旅游局与发改委等部门已对调整黄金周长假制度问题进行了长期调研,目前已将各种调整方案汇总上报国务院,由于最终方案还未确定,是否要上报全国人大审议也还无法确定。”
关于新休假方案是否已经进入最终论证阶段,只待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问题,张栋表示:“现有黄金周长假其实分为两部分:3天法定假日和4天调整叠加的公休日。只有在调整方案涉及增减3天法定假日时才需要上报全国人大批准,如果只是对4天公休日进行调整则不需上报人大,国务院就可以做出决定。”他表示,由于该问题涉及部门较多,目前无法透露更多细节。国家旅游局新闻处徐杰则向记者透露,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调整过程中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将会被纳入法定假日。
专家观点:长假存在仍有合理性
针对一直炒得沸沸扬扬的黄金周长假调整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表示,黄金周长假制度固然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从现实来看,它是目前最能保证老百姓实际权益的制度,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他表示,黄金周期间确实出现了如景区拥堵等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应通过抑制老百姓的消费来解决,而应该通过开辟更多新的景区、引入更多休闲方式来引导老百姓多样化消费。其次,黄金周之所以会出现拥堵问题,恰恰说明了老百姓对长假制度的迫切需求,如果一下子将长假分散到各个节日中去,那跟平常的双休日就没有区别了,但现在的双休日并没有出现出游高峰,可见它不适合老百姓出游消费。第三,强制带薪休假制度在我国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如果取消长假制度,老百姓的休息权将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网友议论:希望年假时间再长一点
陈敏:如果现有的休假制度要调整,对我也没什么影响,反正我也不指望着这七天外出旅游。与黄金周相比,我希望年假的时间能够再长一点。
几米米:我觉得如果要调整的话,那也不是要把假日给分摊掉,而是应该在现有黄金周的基础上,再增加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假期。
张晶:我觉得,黄金周最好的调整是法定3天假期,另外4天由各单位自由安排。
小蔡:如今,工作节奏那么快,我们这些没有年假的职场菜鸟,就盼着三个长假调整一下了,所以我举双手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
延伸阅读
九岁“黄金周”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
在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到来时,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各界人士始料不及。据有关统计,全国出游人数7天内达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1亿元。
2000年春节7天假期,国内旅游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一成;全国旅游花费约1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六分之一。
2000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4600万人次,旅游收入181亿元;“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人数达59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元。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46亿人次,比2006年“十一”黄金周增长9.6%;实现旅游收入64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4.8%;旅游者人均花费441元。
据《北京青年报》《每日经济新闻》《北京晚报》
栾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