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股民老张:唱歌炒股都不落

  “股民老张”。

  “股民老张”的唱片。
  一首《股民老张》,唱出了股民的心声,歌的作者却鲜为人知。几年前,半年5次割肉的他郁闷中写了《股民老张》;如今的他,出过一张《都市俚谣》唱片,一套《股市大解密》VCD,还准备出本有关股理的书。
  “炒股为哪桩?咱没太大理想,庄家要是吃了肉,就跟着喝口汤。”
  “要问钱在哪?就在你身旁,看不见,摸不着,就让你听个响。”
  “揣着一分梦想和九分坚强,六千万里有我一位股民老张!走啊,抄底去!”
  曾几何时,这首叫《股民老张》的歌曲,因唱出了股民的心声,红遍大江南北。歌的作者,被人们想当然地称为“股民老张”,而他的真名邱柯,却鲜为人知。
  半年5次割肉,
  写出《股民老张》
  “我不是学音乐的,就像李白、杜甫没上过大学中文系。”这位清华机械专业毕业的硕士调侃道。只是因为“买的股票狂跌,半年5次‘割肉’,赔钱赔晕了,想发火不知对谁发”,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歌。
  邱柯打小喜欢音乐,学乐器无师自通,秦琴、笛子、巴乌、笙、箫都能演奏两下子,曾任清华大学民乐队队长。读研时他原创的歌曲,曾在北京电视台校园歌曲大赛中获奖。那时,他“做梦都想当歌手”。
  然而,毕业后他却被分配到广东佛山无线电八厂。他干什么都用心,负责的项目设计,荣获了1991年国际博览会金奖。做销售时,他在某大商场掏出卡拉OK伴奏带,插进厂里生产的组合音响,然后声情并茂地唱起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他的促销方式,引得顾客闻声而来。
  这勾起邱柯的歌手梦,他辞职回京当起“北漂”。“人穷了什么事都干过,白天打工,晚上为地下旅馆发小广告,”他乐呵呵地回忆当年的窘况,“没房子,没户口,一年搬过10次家,最惨时住过体育场的看台。”
  那阵儿,他写过好几百首民谣,常跑到北大或清华的草坪上,抱着吉他自弹自唱,并发起成立新大陆校园歌曲协会,召集了几十个北京高校会写歌、唱歌的大学生,“准备振兴大陆音乐文化,抗衡港台歌曲的影响”。他还干过一件“挺牛的事”,策划了北京中关村第一届卡拉OK大赛。
  邱柯曾在搞音乐和当上班族之间痛苦抉择,“追两只兔子,一只都追不上”,为生存,他只好暂时放弃音乐,去房地产公司、电视台、唱片公司、广告公司、证券网站打工。他形容自己“混着艰难而有希望的日子,胸怀冲天的抱负挣扎在贫困线上”。
  挣了钱,邱柯开了家企业策划公司。在帮朋友卖股票教学软件时,为了解股市,2002年初,他买了几只股票。到年底傻了眼,“唉,全做反了,高点买低点卖,辛苦挣的钱打了水漂。”郁闷中他写了《股民老张》,之所以取名老张,是取谐音“涨”。
  圆了出唱片梦
  又给股民讲课
  一次应邀参加证券分析师年会时,他唱起这首歌。“原来股市可以这样演绎呀!”与会者笑翻了,鼓掌、跺地板。后来,有个IT大腕听了他刻录的光盘,拍案叫绝:“太牛了!哥儿们,你这叫音漫呀!我给你在网上推广”。
  《股民老张》一上网,在某音乐网站下载量立即高达20万。许多电视台还制作了电脑动画播出这首歌,国内某唱片公司和他签约出专辑。说起这天上掉馅饼的事,邱柯至今激动不已:“十几年的歌手梦,终于实现了!走出唱片公司,我眼泪都掉下来了。”2005年春天,唱片《都市俚谣》发行,收录了他10首自编自唱的原创歌曲。
  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圆了歌手梦,邱柯开始潜心研究股市理论,写出《股市的利益行为学》、《股市心理博弈》等培训课程教材。他每天带着电脑、投影仪去证券营业厅,收市后给股民讲课。“几乎所有股市的书教的都是怎么挣钱,我讲的是,股市下跌过程的规律,告诉股民,想赢先别输。”
  不少股民听邱柯讲课上瘾。“我看电视剧都能睡着,听你的课精神着呢。”一位老爷子说。邱柯的那套股市理论,什么“大牛市买小牛股,小牛市买大牛股;行情火爆买冷门股,行情冷清买热门股;股市奖懒罚勤,一动不如一静”,被一些股民形容成“像走在绝路上的人,忽然发现打开一扇门”。
  每逢周末,邱柯或在北京,或应邀去全国各地给股民讲课。“中国几千万人把钱搁进股市了,其中不少人根本不懂怎么炒股。”邱柯说,“目前我最想做的就是股市知识传播与风险控制教育。把不懂股市的人,快速教明白了。”“我这辈子挺值的,”邱柯总结说,“出过一张《都市俚谣》唱片,一套《股市大解密》VCD,还准备出本有关股理的书。”
  据《中国青年报》
延伸阅读股市行情  催热股票歌曲
  股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大盘的涨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绪,而用歌曲表达心情的方式很快流行起来。一开始,股票歌曲只在网上流传,《死了都不卖》、《涨了一块八》都是网友一时兴起的创作。如今,唱片公司也看中了这块市场的商机,专门为股票歌曲发行了EP(也就是小专辑,一般有3至7首歌)。股票歌曲随着股市行情的起伏开始流行。
  “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这首《死了都不卖》改编自信乐团的流行歌曲《死了都要爱》,重新填词的人叫龚凯杰,是一位上海白领,也是一名有近10年股龄的老股民,《死了都不卖》是他的即兴之作,原本是想借歌曲调侃一下紧张的炒股心情,没想到挂到网上却一下子火了,短短十几天点击率便突破100万次。实际上,炒股10年,他前后写过4首股市歌曲,每一首都记录股市沉浮,也浓缩了他自己炒股的酸甜苦辣。但他之前创作的《股票很毒》、《炒股泪歌》和《股民已失眠》都没有特别走红,究其原因,龚凯杰笑着说:“还不是因为今年是大牛市,老股民解套了,新股民赚钱了,人们对股票的关注远远超过了以往!”
  网络歌手小锐的《涨了一块八》也受到网友热捧——“股市风险人人知道心态最重要/别太贪心见好就收赚钱也不少/……”网友们觉得这首歌口彩好,歌词中又有劝导大家心态放平和的意味,因此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
  股票歌曲的流行如今已经从网上蔓延到了网下,华友飞乐唱片旗下歌手邵雨涵最近推出了EP《死了也不卖》,当中包括《死了都不卖》、《一万点》、《股神传说》和《股市奇迹——中国股民之歌》等股票歌曲。
  网络歌手杨臣刚最近也打算加入股票歌曲的行列,他的灵感来自于身边好友的亲身经历——一位拥有上亿身家的好友当年曾因炒股血赔5000万元。据《南京日报》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