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土地关卡住津门合作建房

            天津首位合作建房发起人刘革学(左)
  因土地规划需调整,时间和成本出现不可控因素,天津市首例合作建房项目宣布停止,770万元集资款已全部划归原主。就在今年6月,该项目还因在关键环节“拿地”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受到媒体关注。
  正规化运作
  相中建房地块
  刘革学是天津首位合作建房发起人,在他的倡议下,天津市民对合作建房越来越关注。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和合作建房者内部机制的完善,今年5月,天津的个人合作建房拥护者们成立了天津诚和信投资管理公司,所有的参与者都成为股东,合作建房进行正规化运作。
  当时天津合作建房者看好河东某项目,并着手洽谈。由于地理位置好,预想价格合理,合作建房一度前途光明。在项目洽谈过程中,按照计划,合作建房者于8月底正式集资,每户预交10万元,由公司运作设立专有账户,保证资金安全,截至9月中旬,参与者达到近100户,集资款项达到770万元。
  土地规划有变
  项目就地“解散”
  就在集资过程中,刘革学等人得知那个看中的项目出现新变化,有关部门对该地块所在的地域进行了规划调整,地块的面积比原定的增大,意味着现有的资金肯定不够。
  由于当初与参与者签订的合同中规定,在两年至两年半的时间内建成房屋,但现在时间、成本都成为不可控制的因素,经天津诚和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暂时放弃锁定的目标地块,在新项目确定之前,先行退回合作人集资。目前,解除合作建房专用账户规定条款、提供集资者名单及账户、划款等相应程序已基本完成。
  多数参与者
  未失去信心
  刘革学表示,目前的情况不能称之为成功,但也绝非失败,而是全身而退,明智之举,这是他们对大家负责、对资金安全负责、对合作建房事业负责的做法。参与者则表示,“我们将坚持下去,随时留意新项目,希望支持的开发公司、合作人、社会人士继续关注和支持。”
  刘革学说,并没有多少参与者抱怨耽误了自己买房的时机,更多的是继续关注,对合作建房的形式仍有信心。  
    相关分析
合作建房失败多因“拿地”难关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地源紧张,地价偏高以及政策支持不够明朗等原因,在房价调整之前,合作建房操作具有相当难度,特别是“拿地”这一难关无法回避。从现行法规看,土地实行“招、拍、挂”方式进入公开的市场以后,允许个人合作建房机构平等参与住房用地竞买。但在实际操作中,个人要拿到土地远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的推进,国家对企事业单位自建住房用地已经明令禁止,对城市私人建房也停止了用地审批。全国那么多的个人合作建房机构屡屡失败,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拿不到理想价格的土地。
  竞拍土地拼的是实力。参与合作建房者多是中等收入者,他们不可能把建房资金一步交纳到位,其余资金还要“想办法”。那只能走银行贷款的路。商业贷款必然考虑风险,个人集资建房涉及的环节很多,风险大,银行敢不敢放贷是个问题。
    延伸阅读
    合作建房能否挤掉房价“水分”
  “花很少的钱,建自己想要的房子”的确是很好的愿望。大家理想地认为,因为省去了广告、营销等费用,又剔除了开发商的高利润,参与合作建房者就可以买到便宜实惠的房子。实际上,房地产开发建设是一个专业领域,将规划审批、安全资质检查等手续办下来,就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大工程。业内人士判断,即使合作建房能顺利进行到底,房价降低5%到10%就非常难得了。目前,合作建房可以探索多种途径和模式,例如与开发公司合作进行定制、团购、合作开发等。
    相关链接
    合作建房失利者
  沈阳:合作建房生变数
  沈阳个人合作建房的发起者吴卓说,10月10日,沈阳个人合作建房宣布全面启动尚不足两月,项目就生变数:其中一个地块因为政府规划的原因已经放弃,其他几块地因涉及拆迁等因素运作起来比较复杂,因此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进展。
  郑州:未筹到300万保证金
  今年初,河南郑州5位普通市民成立了郑州市个人合作建房筹备组,但由于未在限期内筹集到300万元的土地招标保证金,郑州个人合作建房初战受挫。
  合作建房成功者
  温州:成功拿到地
  2006年11月,温州市个人合作建房项目的受托开发商以1亿多元的价格拿到了温州市政府挂牌出让的地块。这是国内首个拿到土地的个人合作建房项目。
  深圳:成功拍下楼
  2006年12月22日,深圳个人合作建房者林立等人通过竞拍成功买下两栋宿舍楼。这是深圳首次个人合作建房的成功案例。
  本版稿件据《每日新报》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