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网上开店须办营业执照?

  ▲奥运特许商品也有了网上商店。 (资料片)

  ▲国内领先的个人交易网上平台“淘宝网”截图。
  近日,北京通过《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其中第26条规定,从今年12月1日起,利用互联网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并在网站主页公开经营主体信息、已取得相应许可或备案的证明、服务规则和服务流程等。
  这一规定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网商的质疑。
  疑问一:办营业执照后,网上开店要缴税吗?
  不少网上店主生怕它是全面缴税的信号,这很可能会吓退一大批人,尤其是在网上刚起步的生意人。
  
  “在网上开店的,100个人里有99个不缴税。”青林在淘宝网开了3家箱包店,说起网上开店的初衷,她坦言:“店铺租金、装修费、水电费,都不用付,当然,不缴税也帮我省了不少钱。”
  青林透露,她通常以六五折的价格从生产厂家手中买进品牌包,再以七折的价格在网上卖出。“我卖一个包,利润不超过10元,和实体店比的就是低价。如果办了执照,大家一样缴税,开销上去了,我们就没优势了。”她满面愁容地说。
  不少网上店主有类似的担忧——虽然新规适用范围只局限于北京市,但生怕它是全面缴税的信号。这很可能会吓退一大批人,尤其是在网上刚起步的生意人。
  据淘宝网公关部提供的数据,淘宝网的卖家已超过100万,其中个人用户占绝大多数。淘宝网相关负责人介绍,淘宝商城内的企业用户较难逃税,他们必须经过审核和验证,工商税务部门可随时监测网上交易情况。但监管个人用户的难度较大,只能在网上签订协议时提醒他们自觉纳税。
  “网络是虚拟的,但经营行为是真实的。”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黄晖说,“在网上做生意,也应该缴纳所得税。考虑到个人开网店的数量实在太多,具体怎么操作,还有待配套实施细则的出台。”
  有些互联网专家则认为,不能简单地把“网上开店需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网上交易全面收税”画等号。理由是“监管电子商务交易收税,不能仅靠单纯的工商登记,后续还需投入一系列人力、财力、物力,需要建立便利的注册渠道,否则可能导致收税成本大于税收本身。”
  疑问二:地域性限制会削弱条例的效力吗?
  规范网上交易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先在北京试点,并最终推广到全国,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是大势所趋。
  
  《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即将在12月1日施行,顾名思义,条例的约束范围只限于北京。
  “我到底归不归这个条例管呢?”张明最近打算在淘宝网上开一家新店,却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他是北京人,如果以个人籍贯为准,他12月1日以后应该去办理营业执照;而淘宝网的注册地在杭州,如果以电子商务网站所在地为准,他又不受条例约束。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准备抢在12月1日前搞定。如果不行,只好托朋友帮我在上海注册了,我在北京遥控指挥,反正都是网上操作,很方便。”张明已盘算好了应对之策,但还有些担心,生怕哪天再出台一套补充细则,这个空子就不能钻了。
  这两天,他又为自己的网店准备了第二套方案,除了到外地注册,他还准备把网店化整为零,“多开几家,生意照做。”
  由此可见,如果不想进入北京工商局的监管范围,换个地方注册,条例就变成了一纸空文。特别是网上店铺不受店面制约,在哪个城市注册都能做,更利于逃避监管。
  淘宝网有关负责人认为,淘宝、TOM、易趣等国内主要电子商务服务网站的注册地均在外地,不受北京市地方性法规的限制,因此在网站上注册开店的个人或单位,也不受条例约束。如此算来,真正受条例制约的店主,恐怕寥寥无几。
  这名负责人说,新规有利于净化我国电子商务的风气,提高诚信机制,但必须在全国推广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规范网上交易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先在北京试点,并最终推广到全国,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是大势所趋。
  疑问三:所有“个人和企业”都要办执照吗?
  目前采用C2C网上交易模式的注册用户近3000万户,要求每一个人领取“营业执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商部门恐怕也会吃不消。
  
  按规定,条例的适用主体是“利用互联网开店并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网上,采用C2C(个人对个人)网上交易模式的注册用户近3000万户。要求每一个人领取“营业执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商部门恐怕也会吃不消。
  “工商部门可能会辟出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管理虚拟企业和个人用户。”黄晖说,如果实体企业在现实社会中已获取营业执照,在虚拟世界里不需再注册。不过,等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企业无论是否在现实世界注册过,都需要在虚拟世界注册。
  在网易“你的网店是否已申办工商营业执照”的调查中,90%左右的网店店主称尚未申办。有网友抱怨,电子商务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该由谁来监管、账务如何查询、涉及的纠纷谁来解决,目前都不明确,会阻碍电子商务发展”。
  黄晖说:“新规出台后,网上交易将有法可依,更加规范。如今,开网店的‘零门槛’使一些不具备经营素质的人浑水摸鱼,趁机诈骗,损害买家利益。这项法规能让电子商务更加健康地走下去。”
  在淘宝、易趣等大型电子商务服务网站,个人用户网上开店的身份认证一直存在,随着网站的经验积累,对店主身份认证的规范和监督正日趋完善。如果店主欺诈买家,在买家没有付款确认前,这笔钱都安全保存在服务提供商那里。因此,网上交易有基本的安全保障。
  淘宝网有关负责人认为,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硬性规定所有买家办营业执照,很可能影响许多人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积极性。“这项新规可能主要针对个人和小公司开设的购物网站,这些地方容易出现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甚至欺诈等问题”。
  综合《新民晚报》、《北京晚报》报道
专家观点
新规有助于治愈四大“顽疾”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黄晖认为,出台新规的目的,是加强电子商务管理,保护这个新兴行业。政府要求“网上开店需办营业执照”,初衷肯定不是增加网上开店者的成本,而是遏制网络交易中的丑恶、不法行为。“电子商务得到净化后,有利于整个行业加速发展。”
  具体而言,新规有助于治愈4个“顽疾”。
  ■不缴税
  绝大多数人在网上开店,没有营业执照,不开发票,完全没有“税”的概念。如果顾客要发票,就要多付5元“成本费”。
  ■不诚信
  “钱汇过去了,东西倒不给我寄来。”不少消费者有过类似的被忽悠经历,结果对网络交易大失所望,浅尝辄止。
  ■假货多
  今年上半年,上海开展了两次网络产品质量调查,检测数据显示,灯具、小家电产品质量形势严峻,合格率低于四成,还有相当比例的“三无产品”甚至假冒产品藏匿其中。
  ■禁品多
  红外透视镜、手机窃听器等市场上难得一见的违禁商品,在网络上却很常见。外面买不到的东西,去网上搜索一番,一般都会有收获。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