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半数民企老板感觉不快乐

在论坛上,民营企业家们难得轻松。
  5日上午,一份含金量极高的企业家心声——《2007·中国民营企业家问卷跟踪调查报告》,在二○○七年中国(重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发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李兰说:“民营企业家为企业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对于问卷中问及的‘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您个人付出的最大代价’的问题,半数以上的企业家认为是‘大量透支时间和精力’。”
  超过1/4的企业家
  神经衰弱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企业家创造了大量财富之后,有一种不快乐的感觉。“由于中国非公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他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李兰说。
  李兰透露,当被问及“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您个人付出的最大的代价”时,半数以上的企业家给出的答案是:“大量透支时间和精力”、“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对家庭/亲人关照不够”。还有不少民营企业家选择了影响个人身体健康、舍弃个人志趣爱好、在一些人生原则上作出让步等。
  今年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冠心病、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已成为民营企业家的常见病。而据李兰透露,“2006年的数据显示,超过1/4的企业家患有神经衰弱、慢性胃炎和高血脂等病症。”
  担忧仇富
  成普遍心态
  一位来渝参加论坛的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自己创业前也对民营企业家抱有偏见,认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为富不仁,“创业成功后这种心理转化成了对自身的压力,总觉得别人也会这么看待自己”。
  其实,怀有这种心态的企业家并不在少数。
  本次调查中,关于“不少人对企业家存在误解”和“不少人对企业家有一种仇富心理”的说法,竟然有超过一半(分别为56.2%和55.6%)的企业家,选择了“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相形之下,表示不赞同的企业家比例仅有15%左右。
  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时期,企业家群体除了自身压力外,还面临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不同观念和文化的冲击。
  “对民营企业家的偏见,短时期内还不可能完全消失。”一出席论坛的专家认为,这与民营企业家本身关注社会事业不够有关系,随着民营企业家担当社会责任变得普遍,相信这种误解会有所缓解。
  九成企业家
  感觉压力大
  在此次调查中,还有一个高度一致的认同——接近九成的民营企业家,感觉到“压力很大”或“压力较大”。
  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人士称,对于企业家所承受的压力,近3年来的调查结果都有惊人的相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调查中表示“没有压力”的企业家,2005年-2007年的数据分别只有1.4%、1.3%和1.4%。
  那么,民营企业家的压力到底来自哪里呢?
  “2007年胡润中国富豪榜榜单”富豪、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以前,压力来自意识形态,而近年来,意识形态的压力小了,但是生产经营的压力更大了。
呼声
改善发展环境为企业家减压
  “和国有企业的老总相比,我们民营企业的创业者要累很多,而且主要是累心。”在二○○七中国(重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四川三友集团董事长郝士权感叹,民营企业家的压力普遍较大,而减轻压力离不开民企发展环境的改善。
  “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通常都是通过市场手段解决的。”企业家们认为,国企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由政府出面解决包括融资等各类难题,而民营企业多数没有这种待遇。“这种状况造成民营企业老总们脑袋里的那根‘弦’,要比国企老总绷得更紧。”
  四川安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蓉新表示,只有当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国有企业相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民营企业家的压力。
  郝士权认为,要关注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状况,就要关注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而这最终离不开民企发展环境的改善。
  据《时代信报》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