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数人熟悉邓中翰,起源于一枚小小的芯片“星光中国芯”。这枚由他率领团队研发的我国首枚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结束了中国无芯片的历史,并为他带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荣誉。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携“星光中国芯”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凭借核心技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
11月10日晚,在山东大厦前堂大厅,刚刚当选为全国青联IT青年联谊会理事会副会长的邓中翰博士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企业创新
最关键因素是人才
记者:请您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自主创新的认识。
邓中翰:我总结,“星光中国芯”工程不仅仅是研发出了多代多媒体数字芯片,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清晰地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研发工作的一部分。公司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部,并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记者:您认为,企业创新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邓中翰:人才。一方面,芯片技术本身需要高端人才,另一方面,科研团队需要领军人才,把高端人才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团队。
记者:众所周知,企业需要一套有效的制度,才能保持持久创新能力,中星微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邓中翰: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创新能力。中星微最近做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公司内部成立了“中星微电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协会负责三方面的工作:技术职称的评定、技术进步发明奖励评选、科技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
“海归”报效祖国
方式在提高
记者:刚才谈到人才,您感觉近几年海外归国人员和您那时候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吗?
邓中翰:早年我们回来的时候,在艰苦环境下创业,强调爱国主义精神。而现在海外回来的人更多关注在企业这个平台上能否创造出更新的技术,做出更好的业绩,满足他们事业追求的愿望。我感觉,留学归国人员报效祖国的方式在提高,这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非常有帮助。
记者:人们往往把“中国芯”和“中国心”联系在一起,您怎么评价?
邓中翰:做“中国芯”需要“中国心”。海外留学人员回到祖国需要爱国精神,还需要技术,这样才能架起一个产业。爱国精神与海外留学背景有关。
跟人共事
也能学到东西
记者:您更希望被称呼为“博士”还是“董事长”?
邓中翰:公司里更多的人叫我“邓博士”,可能是从“Doctor Deng”沿袭下来的。其实无所谓,只是一个头衔而已,反正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不是吗?
记者:您是如何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学习的?
邓中翰:我喜欢读书,喜欢专门拿出时间来对我不知道的东西进行探索,读网上的一些文章和专业性很强的材料,包括从报纸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学习是一种习惯,跟别人交流、谈话、共事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记者:您觉得自己更像一位科学家,还是企业家?
邓中翰:高科技企业与科学有关,也与市场有关。我从小立志做一名科学家,现在是一个从事高科技创新的企业家。我个人也做非常多的科研工作,每天的决策也与技术相关,没办法分得很清楚。
记者:您觉得自己是否是一个正统、严谨的人?
邓中翰:谈到科学和企业管理当然是非常严谨的。业余时间,我也是很活泼的,与朋友打篮球、打扑克牌等等。
谈话结束后,记者请邓中翰博士为本报创刊二十周年题词,邓中翰博士谦虚地说:“题词其实谈不上。”随即欣然提笔,写下了“祝齐鲁晚报永葆活力”的话。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携“星光中国芯”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凭借核心技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
11月10日晚,在山东大厦前堂大厅,刚刚当选为全国青联IT青年联谊会理事会副会长的邓中翰博士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企业创新
最关键因素是人才
记者:请您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自主创新的认识。
邓中翰:我总结,“星光中国芯”工程不仅仅是研发出了多代多媒体数字芯片,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清晰地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研发工作的一部分。公司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部,并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记者:您认为,企业创新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邓中翰:人才。一方面,芯片技术本身需要高端人才,另一方面,科研团队需要领军人才,把高端人才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团队。
记者:众所周知,企业需要一套有效的制度,才能保持持久创新能力,中星微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邓中翰: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创新能力。中星微最近做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公司内部成立了“中星微电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协会负责三方面的工作:技术职称的评定、技术进步发明奖励评选、科技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
“海归”报效祖国
方式在提高
记者:刚才谈到人才,您感觉近几年海外归国人员和您那时候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吗?
邓中翰:早年我们回来的时候,在艰苦环境下创业,强调爱国主义精神。而现在海外回来的人更多关注在企业这个平台上能否创造出更新的技术,做出更好的业绩,满足他们事业追求的愿望。我感觉,留学归国人员报效祖国的方式在提高,这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非常有帮助。
记者:人们往往把“中国芯”和“中国心”联系在一起,您怎么评价?
邓中翰:做“中国芯”需要“中国心”。海外留学人员回到祖国需要爱国精神,还需要技术,这样才能架起一个产业。爱国精神与海外留学背景有关。
跟人共事
也能学到东西
记者:您更希望被称呼为“博士”还是“董事长”?
邓中翰:公司里更多的人叫我“邓博士”,可能是从“Doctor Deng”沿袭下来的。其实无所谓,只是一个头衔而已,反正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不是吗?
记者:您是如何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学习的?
邓中翰:我喜欢读书,喜欢专门拿出时间来对我不知道的东西进行探索,读网上的一些文章和专业性很强的材料,包括从报纸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学习是一种习惯,跟别人交流、谈话、共事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记者:您觉得自己更像一位科学家,还是企业家?
邓中翰:高科技企业与科学有关,也与市场有关。我从小立志做一名科学家,现在是一个从事高科技创新的企业家。我个人也做非常多的科研工作,每天的决策也与技术相关,没办法分得很清楚。
记者:您觉得自己是否是一个正统、严谨的人?
邓中翰:谈到科学和企业管理当然是非常严谨的。业余时间,我也是很活泼的,与朋友打篮球、打扑克牌等等。
谈话结束后,记者请邓中翰博士为本报创刊二十周年题词,邓中翰博士谦虚地说:“题词其实谈不上。”随即欣然提笔,写下了“祝齐鲁晚报永葆活力”的话。
栾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