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以前,史玉柱说话,别人说他是骗子;马云说话,人家以为他是疯子。历数中国企业家,史玉柱和马云都属异类。
这一如他们的长相,马云的五官颠覆了传统比例,史玉柱即使天天穿着白上衣也不会有人说他长得标致。要是在娱乐界,他们都要被贴上丑男的标签。这恰恰验证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让男人骄傲的并非容貌,有时,成就与容貌恰恰成反比。
史玉柱与马云在商业上有着两个共同的特征:第一,他们都特别注重商业模式,巨人与阿里巴巴的成功首先是商业模式的成功,这是一种超越式的创新,史玉柱与马云对商业的理解,已经超越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和第二代企业家;第二,他们在团队建设的领导能力上都非常强,都有追随多年的核心团队,即便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史玉柱负债不能出面时,是手下在撑着,马云的18个创业伙伴,始终如一。
本月初,巨人网络与阿里巴巴分别在纽交所与香港联交所上市。史玉柱和马云,一个是“著名的失败者”,一个是“颠覆传统的草根创业者”。他们相似的年龄与逆境中的激情,让两人成为值得并列比较的企业家。
商业风格:
毛泽东的兵法
与金庸的江湖
史玉柱与马云,总有别人看来意想不到的招数。马云的商业风格总是夹带着金庸的武侠气息,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管理。1999年从北京撤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是受了《天龙八部》中虚竹破解“玲珑棋局”的启发——置之死地而后生;那号称“光明顶”的会议室悬挂着金庸的题词;如今的五大业务被称为“达摩五指”;甚至连公司的价值体系,先后被称为“孤独九剑”和“六脉神剑”。事实上,马云第一次成为热点新闻人物,借助的也就是武侠,那是在2000年9月首届西湖论剑,这位并无实力的杭州网络掌门找来了武侠大师金庸,打着大师的招牌,唤来了当时声望与实力远在其上的王志东、张朝阳、丁磊与王峻涛。
史玉柱的商业风格则极大地受着毛泽东的影响,《毛泽东文选》要算是他读的最多的书了。1997年巨人大厦危机前3年,他开始对公司施行军事化管理,下命令、下战书,不停地集体开会。他在公司发动了汉卡、保健品与药品的“三大战役”,溃败后又将各分公司整编成“军”、“师”,经理们也被冠上了“方面军司令员”、“师长”等头衔。他也相信,巨大的压力能让年轻人迅速地成长为“师长”、“军长”。在他经历了著名的失败,“隐姓埋名”在江苏做脑白金的时候,有段时间,每天给手下布置好市场功课后,就一个人开车去偏僻的小树林,捧着毛泽东的书读一整天,饿了就用面包填充。对于之前的失败,史玉柱的反思是,从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找管理方法没有错,自己的失败,恰恰在于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领悟的不深入。脑白金每在节庆前的广告轰炸,征途举起免费大旗,又在竞争对手跟进时,敌退我进地向收费市场进攻,均能找出军事痕迹。
招无定式:
读出来的道
与走出来的路
但是史玉柱与马云的商业思想又没有被兵法与江湖所束缚,事实上,在他们创业的后期,均追求着一种“招无定式”的境界。
《笑傲江湖》是马云最喜欢看的书,书中一位叫风清扬的武林奇人则是马云最希望成为的角色。在马云看来,“他(风清扬)的武功是出手无招,这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境界。”马云的另一种表述是:“我最喜欢的是出手无招的人,真正有招数的人不是高手,创新就是把棍法糅合在刀法里面,把刀法糅合在鞭法里面。”
史玉柱打通任督二脉则是在第一次失败后去攀登珠峰时,在海拔5300米处,为了节省800元的导游费,史玉柱与同行4人冒险前往,结果迷了路,体力耗光,遭遇了生死之劫。事后史玉柱说:“下来之后感觉到确实是捡了一条命回来。以后还有什么要顾忌的,这条命都是白捡的,所以一下子人就放得特别开,回来以后所有的管理、营销,也就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了,把过去所有的条条框框打破了,怎么实用怎么来。”
“史玉柱是工作狂,也是思考狂。这些年来一直在改变,是很不容易的。擅长学习,在巨人失败中犯的错误,很少在脑白金出现,而在保健品上的营销经验,能巧妙地嫁接到网游中。”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李直看来,马云是话语狂,表现欲比史玉柱强,但是很多东西是可以学到的,而史玉柱的很多东西是学不到的。
“史玉柱的思维模式和一般人还是不太一样,”李直感言,这同样体现在他们的商业思维上,马云是“巧”,史玉柱是“奇”。
“但是很奇怪,史玉柱过于追求商业模式,却很难看出他的商业理想,”李直认为,史玉柱更像是一个挣钱的机器,创业的时候做汉卡,如果坚持一个理想,巨人不会比联想差,但是史玉柱放弃了;做保健品,如果坚持一个理想,也许能改变行业,做成保健品业的万科,但是史玉柱又跑去做游戏了。
“马云更专注,一直在做一件事。史玉柱善于发现,什么赚钱做什么。”李直认为。史玉柱的商业18年,是一场一场的战役,这与马云很不一样。做了翻译公司,做了黄页的马云,从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起,就立下了做102年企业的愿望,算起来正好跨越3个世纪。从那之后,马云所做的所有的事,不管是秘密布兵淘宝还是与雅虎中国并购,包括联交所IPO,都只有一个主题:电子商务。与雅虎中国并购时,马云的一项坚持是:“有一样东西不能讨价还价,就是企业文化、使命感与价值观。”
一种观点认为,马云带来了商业的变化,而史玉柱曾摧毁了保健品行业。另一种表述也能反映出马云与史玉柱的风格差异:阿里巴巴的口号是每天纳税100万元;而征途每分每秒不分日夜地制造着收入与利润。
本版稿件据《中国经营报》
延伸阅读
4个火枪手与18罗汉
史玉柱二次创业初期,很长一段时间,身边的人连工资都没的领。但是有4个人始终不离不弃,他们后来被称为4个火枪手:史玉柱大学时期的“兄弟”陈国、费拥军、刘伟和程晨。
马云创业的时候,初期的50万元是18名员工一起凑出来的,9年过去后,这18个人中有做到总裁级的孙彤宇,也有还是经理的麻长炜,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从阿里巴巴流失。
孔雀型的领导风格
在联想的柳传志看来,领导人大而化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孔雀型的,以个人魅力取胜;一种是老虎型的,以发号施令树威。从这种分类来看,史玉柱与马云均属孔雀型。
费拥军说起多年追随史玉柱的理由,用的是“亲情”一词。在公司财务困难的时候,程晨甚至会从家里借来钱援助史玉柱。
外人看来忽悠的马云,对阿里巴巴的18罗汉却是有着不寻常的煽动性。
“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你在他眼中看到的都是自信,我一定能赢的信心。你跟他在一起就充满了活力。”阿里巴巴副总裁戴珊为18罗汉之一。
空降兵与内部人
在人才的使用上,马云看重职业经理人和空降兵。创业的那一天,他就和18罗汉说,你们只能做排长、连长,军长我另请高人。阿里巴巴IPO后,除他本人外,获得股份最多的不是跟随他8年的18罗汉,而是11个月前才从百安居空降过来的CEO卫哲。
史玉柱则不如此,关键岗位上用的都是跟他打拼过来,经历过生死的人,在他看来,内部的员工就像是地底下长出的树根。四个火枪手中的刘伟与程晨两位女性位居高位,在史玉柱看来,“女性从忠心角度来说可能会好点”。当年身为文秘的刘伟如今成为了副总裁级别。
栾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