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复旦毕业的高材生,用近十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足浴连锁品牌——千子莲足浴店。他们既学习西方管理理论,又研讨孙子兵法,最近还完成了一笔近千万美元的国内融资。这个团队计划2010年将门店数从目前的138家扩张到1000家,并实现上市。
要采访千子莲的董事长徐波,必须先体验“千子莲”足浴。
一个干净的洗脚屋,记者一进门,就有服务生端上一木盆热气腾腾泡上汤料的水。自从开了足浴店,徐波就经常用这种方式与客人相见。现在千子莲店里很多客人也都是商务客,徐波解释说,“勾心斗角太累,在这里大家可以放松下来,就更坦诚”。
店名源于敦煌壁画
引来不少复旦同学
1987年,徐波考取上海复旦大学,在计算机系和经济系学习,毕业后在太原有线广播电视台从事广告工作。
1999年,徐波与其他四位朋友一起,以30万元的投资在兰州开了第一家挂牌“千子莲”足浴店。
取名千子莲的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在敦煌莫高窟第五窟的壁画上,有鹿女生莲花、得千子的典故”,徐波很得意地说,“你看国内的大部分连锁品牌取名,都很洋派,但就是我们的名字最中国化。”
鹿女行走时步步莲花,现在“金莲”也成为中国人对美足的独特比喻。
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招揽了一批文化人。现在,千子莲人力资源部部长刘国庆与上海合资公司总经理杜燕青,是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的同班同学;公司宣传管理部部长赵戎,199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执行“足浴国标”
将尴尬变成时尚
洗脚之俗古今中外自古就有。但在中国,给人洗脚,就像王家卫经典电影台词一样,“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徐波要做的就是令这件在中国人看来有点暧昧和尴尬的事情变成时尚。这注定千子莲与路边那些灯光昏暗的洗脚店在一开始就要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环境。”徐波说,“我们所有的门店都是统一的装潢。”其次是程式化的待客之道,比如客人一进门,说什么话,如何将客人引进客房,多长时间内端上热水,洗脚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一共多少道程序,都有细致的规定。
1999年11月,国家颁布了“足部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千子莲自成立之初一直执行“国标”,按摩师分为初、中、高级,都经过国家正规考核。
为保持领跑态势
计划并购和上市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千子莲在市场上也有数家旗鼓相当的对手。当务之急,千子莲必须保持继续领跑的态势,并在进入较慢的华南、西南、华中、东北市场加速拓店。
未来,徐波希望通过管理和规模的扩张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千子莲目前在国内和日本都有洽谈并购的对象,“未来的扩张和前阶段不同,我们会更倚重并购。”
至于上市的地点,公司目前也在考虑之中。徐波说:“最近刚刚完成一笔近千万美元的国内融资,计划2010年将门店数从目前的138家扩张到1000家,并实现上市。”
“千子莲”的经营之道
既学习西方理论也研讨孙子兵法
千子莲足浴在管理人才和知识储备上的投入总量远远超过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每逢双月,千子莲的高层都要接受集中培训,他们既学习西方管理理论,也研讨孙子兵法。
“人弃我取”,用孙子兵法的这句名言来说明复旦团队进入足浴市场的策略正合适。徐波说:“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人都进入了IT业、证券业、银行业,因此我们更容易在传统的、不为人注意的足浴连锁业取得成功。”
大材并没有小用,千子莲很快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占有了明显的市场优势。在上海,“到千子莲洗脚去”,慢慢成了一些商务、媒体界人士的口头禅。
延伸阅读
斥资200万元买下光绪洗脚药方
在服务业当老板,不是单单动嘴皮就可以的。比如要改进一个程序,或者引进一种新汤料,这些在个体店里非常简单的动作,在千子莲必须开会反复讨论,确定下来,然后在所有门店同步推行。
徐波目前很大的精力依然用在完善内部流程和提高服务质量上。比如不久前,他斥资200万元买下了清朝最后一任太医院御医失传多年的《任锡庚御医手稿》,内有光绪的洗脚药方。另外,他还和一家公司洽谈,订制一种可治疗关节炎的按摩膏药,现在已经在部分门店试用。
徐波已经将目光转向上下游,上溯到生产环节,拟生产同品牌泡脚汤料或按摩膏,下游则考虑将来在服务外实现产品的销售。
“连锁好比是铺水管,我们现在先将铺水管的工作做好,到时候再考虑在水龙头里放水还是放牛奶。”徐波说。
本版稿件均据《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