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蒋氏父子墓地关闭起纷争

  ▲两蒋墓园12月24日起暂停对外开放,23日为开放最后一天,许多民众高举相机拍下历史画面。

  ▲蒋经国墓园军仪队交接仪式。

  ▲台港民众在蒋介石灵前参观。
  蒋介石、蒋经国去世后,并未入土为安,而是将灵柩分别暂厝于桃园县的慈湖、头寮两地。
  在陈水扁月初称明年元旦后台军方将不再派员驻守位于桃园大溪的蒋氏父子临时墓地后,“两蒋”墓园于24日正式暂停对外开放。台军方派驻的管理机构已于23日晚完成撤哨,驻守于此已32年的卫队随后撤离。
  这是继不久前“中正纪念堂”更名、“大中至正”牌匾拆换后,又一个与蒋家相关的处所陷入岛内政治纷扰。
    蒋方智怡代表蒋家表示两蒋遗体将回浙江奉化
  24日,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临时墓地关闭,23日中午,蒋家媳妇——蒋经国第三个儿子蒋孝勇的夫人蒋方智怡到慈湖墓园谒拜。她对于慈湖和头寮墓园要关闭感到相当遗憾。
  蒋方智怡表示:“作为后代,我很心疼。我们被质疑说浪费公款,让我觉得非常不公平。其实两位老人家给这个地方……并没有强迫所有朋友来祭拜,民众都是自发前来的。”
  墓园关闭后,两蒋遗体该怎么办?民进党当局要求迁往五指山公墓,但这次蒋方智怡代表蒋家做出了明确的决定,将遵循蒋经国在日记上写下的遗愿,希望能回到故乡浙江奉化安葬。 
  蒋方智怡表示:“我们遵照老人家的意愿,他们希望能够平安、非常安静地回到故乡,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爱这块土地,但是我觉得两位老人家对这块土地已经尽了一生、全力奉献。现在如果当局不愿意再继续……当局告诉我们这是家事,那就让我们家人来接手吧。” 
  这也是蒋家首度表示要将两蒋遗体带回故乡,不过,另有报道称,目前蒋家对于两蒋迁葬看法仍存分歧,包括迁葬故乡、就地安葬、维持现状都有人主张,仍待召开家庭会议决议。
    撤哨当天游客蜂拥民众不满险酿冲突
  23日是军队驻守两蒋墓园的最后一天,桃园县大溪慈湖、头寮墓园一带,23日上午不到9时已出现塞车,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挤满慈湖墓园,特别是整点的军仪队交接仪式,更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不断拍照或摄影留念,希望留下军队驻守慈湖的最后回忆。 
  慈湖大溪墓园管理处23日下午5时正式撤走军仪队与驻守卫兵,24日关闭慈湖,办理裁撤、营产清点等事宜,因此慈湖暂停对外开放。
  “昨天看到新闻,知道阿扁要撤卫哨,今天就全家赶过来,再不来,可能以后就看不到了!”特地带着高龄母亲、妻子及两个不到5岁的女儿来见证“历史”的黄先生,23日在参观位于桃园的两蒋墓园时说。黄先生表示,这次是想在卫哨将成为历史前“重温儿时的记忆”。
  即便是撤哨的卫兵内心也百感交集。有记者在一个岗哨拍摄,一名卫兵见记者走近(不知记者身份,以为是一般游客),悄悄地塞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个邮箱地址,轻声地对记者说,“可否将拍的像片寄给我,我想留作纪念!” 
  23日下午5时,哨兵进行最后一次交接后,台军随即关门,引发大批拥入园区的民众不满,双方险些爆发冲突。
  有民众质疑,管理处本来承诺交接之后,让现场民众继续入园巡礼,结果却急急忙忙封园。民众愈讲情绪愈激动,甚至有人一度不愿离去,所幸冲突最后都没有扩大,慈湖园区也终于完成全面净空。
遗体防腐保存堪忧前黄埔军官自愿护卫
  台湾当局撤了两蒋墓园卫兵,如果没有单位接手保护,遗体保存恐怕会出问题。
  当初为两蒋遗体做防腐的人员,一位已经去世,另一位现在罹患严重慢性病。他们的弟子都表示,这二三十年的遗体禁不起风吹雨打,一旦棺木保存不当,湿度改变,遗体恐怕不保。
  因为有湿度,遗体就会变形腐烂,表面会变干,二三十年的保存就都会白费。但今后由谁去进行保护,曾为两蒋遗体进行防腐的健在的当事人却封口不愿谈及。
  桃园慈湖两蒋墓园撤哨后,曾经在墓园驻守,负责两蒋灵寝维安的前黄埔军校指挥官罗文山,带领200多位“黄埔四海同心会”成员前来缅怀过去。 
  对于民进党当局撤哨的举动,罗文山表示,“我们黄埔子弟义不容辞地愿意,自愿组成自愿军,甚至于搭帐篷在这里,来日夜守候。” 
  据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厦门日报》《海峡都市报》
    新闻链接
蒋介石蒋经国灵柩为何没下葬
  蒋介石和蒋经国,在1975年和1988年去世后,都没有下葬,其灵柩分别暂厝在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墓园和大溪墓园,以待时机,归葬故乡。
  蒋氏父子是浙江奉化人。根据江浙一带的习俗,人死在异乡而又暂时未能归葬老家的话,就先予浮厝方式处理。所谓浮厝方式,是指灵柩离地三寸,在四个角垫高。采用这样的殡葬方式,是为了让子孙能在不破土刨坟的情况下,轻易地迁葬先人。归葬故乡奉化溪口,是蒋氏父子生前的遗愿。
  1973年3月29日,蒋介石病重,自知不起,嘱咐身边的亲属和高级官员说:“我死后,将灵柩暂厝慈湖,那儿风景好,很像我们奉化老家。”
  而蒋经国在1988年1月13日去世前,已经预先交代好,由于生前未能在母亲毛福梅膝前尽孝,希望死后有机会迁葬在母亲墓前,能生生世世陪伴母亲。
    最新消息
    蒋孝严盼郝柏村出面
  蒋家后代、“立委”蒋孝严24日下午赴桃园慈湖和头寮了解目前情况。由于蒋家后代对两蒋墓园移灵迁葬有不同意见,蒋孝严说,会在“立委”选后,拜会前“行政院长”郝柏村,盼他出面召集蒋家后代共商相关事宜。
  蒋经国的三媳妇蒋方智怡抛出两蒋移灵大陆的构想,同样身为蒋后代的蒋孝严持反对立场。
  蒋孝严说,希望郝柏村召集蒋家家属一起商量,因为他的资望、辈分够,又和两蒋关系深厚,来做这件事非常恰当。
  据《厦门日报》
    延伸阅读
    蒋氏父子墓园揭秘
  蒋介石和蒋经国的灵柩现在存放于台湾桃园县的大溪,这里位于台北市南约60公里处。蒋介石的墓园在慈湖,离蒋经国墓园所在的大溪墓园相隔约2公里。
  仿造家乡景致建造
  蒋介石墓园是一座简朴的红瓦四合院。“慈湖”原名埤尾,前后各有一个湖,其间有小溪相连。据说是当年蒋介石来到这里时,发现这里的湖光山色与故乡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的山水景色十分相似,所以,他就仿照家乡的风景在这里建造了它,并把“埤尾”改名为“慈湖”。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其灵柩就放置于此。
  墓园正门前有条狭长的道路,路的中央摆放着蒋介石的坐像。正堂十分肃穆,蒋介石遗像两边挂着国民党党旗。
  蒋经国未与父亲合灵
  蒋经国“暂厝”的大溪墓园,原名头寮宾馆,1988年蒋经国过世之后改为现在的名称。墓园四周种满了梅树和山茶树,外观也像个四合院。墓园左侧是一池清澈见底的天然湖水,右边则是绿树掩映的大溪公园。
  走进院内,环境清幽,蒋经国墓园正堂正对大门,游人只可从门口处观看里面的陈设。办公室在灵柩旁边的屋子里,里面保存着蒋经国生前的遗物,其办公桌后方墙中央悬挂着其父蒋介石的画像,画像两边各挂着一个条幅,右边写着“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左边则是“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1988年蒋经国病逝以后,蒋经国治丧委员会曾经主张将蒋经国的灵柩也安放在蒋介石的墓园处,但是宋美龄表示不能接受。她认为,虽然蒋经国和蒋介石的灵柩安放在一起,有利于日后官员们的悼祭,却不符合蒋氏父子生前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治丧委员会才选中了当年由他们父子看中并修建的头寮宾馆,作为蒋经国的“暂厝”之地。
  据《世界新闻报》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