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于国华,1958年12月出生,满族人,其仕途一直在吉林省吉林市境内,先后做过共青团永吉县委书记、永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永吉县委副书记、桦甸市委书记。2004年,46岁的于国华出任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的副市长,两年后又晋升为吉林市委常委,成为“年轻有为的省管后备干部”。
在传闻被查两个月之后,吉林省吉林市原副市长于国华案1月15日首次得到官方证实。经查,于国华利用职权收受索要巨额贿赂,非法持有枪支弹药,道德败坏,包养情妇,问题严重,影响很坏。于国华另涉嫌严重经济犯罪问题,已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1月15日出版的《吉林日报》报道称:“日前,省纪委决定并报省委批准,给予于国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2007年11月,省纪委根据群众举报,对吉林市委常委、副市长于国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调查。经查,于国华利用职权收受索要巨额贿赂,非法持有枪支弹药,道德败坏,包养情妇,问题严重,影响很坏。于国华涉嫌严重经济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于国华案发时担任吉林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内主管吉林市城建、环保、国土、房产、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城市开发总公司等。记者获知,早在2007年11月,吉林省纪委根据群众举报,对于国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调查。截至此次官方通报,吉林省纪委决定并报吉林省委批准,给予于国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除了上述官方通报中已明确的几宗罪外,于国华涉案主要与国土、矿产资源的审批与争夺有关。
记者获知的案件脉络是,于国华与其曾经主政的桦甸市多名矿主关系甚密,在矿产资源审批与争夺中暗箱操作,互为利害,并涉及枪支交易。其中,于国华涉嫌向桦甸市汇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某索贿并收受其贿赂数百万元。
中纪委专案组外地双规于国华
一位接近吉林市政府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于国华被查出有2000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并在银行保险柜中存有20公斤金条。另外,相关部门还从其家中、车中查获5支枪。
吉林市纪委不愿具名的官员表示,目前此案并不在吉林市办理。“中纪委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在向吉林省和吉林市有关方面通报后,对于国华实行了‘双规’。”据透露,于国华是在外地被“双规”的,相关细节甚至连吉林省纪委、吉林市纪委的人也不十分了解。
据吉林市委党校一位人士称,如果涉案金额被证实,这将是吉林市建国以来最大的案子,也是涉案官员级别最高的案子。
涉案金额众说纷纭
“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2000万元可能是误传,没有那么多。”记者在吉林市调查期间,一位被认为了解内情较多的消息人士说,截至目前,他还没有从相关部门得到确切数字,“唯一能摆到台面上的数据出自原吉林市原市委书记、刚调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的徐建一之口”。
上述人士称,2007年11月传出于国华被“双规”后不久,徐建一带队到外地调研,在一次讨论会上,徐建一提及于国华案。“于国华案发很突然,很多官员表示吃惊,私下里时有议论。徐建一大概的意思是,大家不要议论这事了,于国华被‘双规’确有其事,但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其涉案金额估计在几百万元。”
记者从多位吉林市政府官员处得到的数字也不尽相同,有人称只有几百万元,也有人说有上千万元。
拔出于国华暂未带出泥
据了解,于国华在担任副市长期间,分管城建、国土、房产、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城市开发公司等。“虽然说分管城建的官员容易出事,但于国华涉案还是令人感到意外。”一位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说,于国华工作上心,口碑不错,再加上年轻,政治前途看好,没想到还是没有逃脱金钱的魔咒。
有传言称,于国华案可能牵涉众多局级干部。但记者在吉林调查期间,发现情形并非如此。吉林市国土局人事处林伟欣副处长称,该局主要领导正常上班,没有什么异常,她并不清楚于国华案案情。
“最初有消息称城市开发公司主要领导在接受调查,但后来相关人员全身而退,似乎并无牵连。现在没听说过哪个部门有领导受牵连被查处。”吉林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从传出于国华被双规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两个多月,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出来,大家似乎也不怎么议论此事了。
本组稿件综合《吉林日报》、《财经》、《华夏时报》
相关链接
于国华案发的几种传言
政治前途看好的于国华,究竟因何案发?记者在吉林市调查期间,得到多个版本。
涉黑版
于国华升任吉林市副市长前,在桦甸任市委书记。桦甸被人称为吉林省的“小香港”,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多个储量居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位的有色金属矿。正是因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该地抢矿、持枪威胁、杀人等事件发生过多起。
据桦甸一位企业负责人透露,于国华与桦甸多名矿主关系甚密,在矿与矿的利益争夺中,于国华充当一些人的靠山。除了孝敬金钱之外,一些矿主还投于国华所好,为其提供枪支。利益受害的矿主愤而上告,导致案发。有传言甚至称从于国华车底下搜出两支手枪,但记者没有得到证实。
情妇版
传言称于国华在北京有一个情妇王某,而王某有一个无话不谈的女友,但后来二人出现矛盾关系破裂,王某的女友便以于国华贪污等事威胁王某索要钱财,没有成功,此人便以实名举报的方式向中纪委告发于国华包养情妇、贪污等问题。
受贿版
于国华在桦甸市任职期间,与多名矿主关系甚密,并多次收矿主的贿赂。调任吉林市副市长后,于国华在开发吉林市疗养院附近的一处房地产项目中受贿。这些事被相关人员掌握证据,遂向中纪委举报。
于国华,1958年12月出生,满族人,其仕途一直在吉林省吉林市境内,先后做过共青团永吉县委书记、永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永吉县委副书记、桦甸市委书记。2004年,46岁的于国华出任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的副市长,两年后又晋升为吉林市委常委,成为“年轻有为的省管后备干部”。
在传闻被查两个月之后,吉林省吉林市原副市长于国华案1月15日首次得到官方证实。经查,于国华利用职权收受索要巨额贿赂,非法持有枪支弹药,道德败坏,包养情妇,问题严重,影响很坏。于国华另涉嫌严重经济犯罪问题,已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1月15日出版的《吉林日报》报道称:“日前,省纪委决定并报省委批准,给予于国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2007年11月,省纪委根据群众举报,对吉林市委常委、副市长于国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调查。经查,于国华利用职权收受索要巨额贿赂,非法持有枪支弹药,道德败坏,包养情妇,问题严重,影响很坏。于国华涉嫌严重经济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于国华案发时担任吉林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内主管吉林市城建、环保、国土、房产、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城市开发总公司等。记者获知,早在2007年11月,吉林省纪委根据群众举报,对于国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调查。截至此次官方通报,吉林省纪委决定并报吉林省委批准,给予于国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除了上述官方通报中已明确的几宗罪外,于国华涉案主要与国土、矿产资源的审批与争夺有关。
记者获知的案件脉络是,于国华与其曾经主政的桦甸市多名矿主关系甚密,在矿产资源审批与争夺中暗箱操作,互为利害,并涉及枪支交易。其中,于国华涉嫌向桦甸市汇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某索贿并收受其贿赂数百万元。
中纪委专案组外地双规于国华
一位接近吉林市政府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于国华被查出有2000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并在银行保险柜中存有20公斤金条。另外,相关部门还从其家中、车中查获5支枪。
吉林市纪委不愿具名的官员表示,目前此案并不在吉林市办理。“中纪委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在向吉林省和吉林市有关方面通报后,对于国华实行了‘双规’。”据透露,于国华是在外地被“双规”的,相关细节甚至连吉林省纪委、吉林市纪委的人也不十分了解。
据吉林市委党校一位人士称,如果涉案金额被证实,这将是吉林市建国以来最大的案子,也是涉案官员级别最高的案子。
涉案金额众说纷纭
“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2000万元可能是误传,没有那么多。”记者在吉林市调查期间,一位被认为了解内情较多的消息人士说,截至目前,他还没有从相关部门得到确切数字,“唯一能摆到台面上的数据出自原吉林市原市委书记、刚调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的徐建一之口”。
上述人士称,2007年11月传出于国华被“双规”后不久,徐建一带队到外地调研,在一次讨论会上,徐建一提及于国华案。“于国华案发很突然,很多官员表示吃惊,私下里时有议论。徐建一大概的意思是,大家不要议论这事了,于国华被‘双规’确有其事,但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其涉案金额估计在几百万元。”
记者从多位吉林市政府官员处得到的数字也不尽相同,有人称只有几百万元,也有人说有上千万元。
拔出于国华暂未带出泥
据了解,于国华在担任副市长期间,分管城建、国土、房产、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城市开发公司等。“虽然说分管城建的官员容易出事,但于国华涉案还是令人感到意外。”一位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说,于国华工作上心,口碑不错,再加上年轻,政治前途看好,没想到还是没有逃脱金钱的魔咒。
有传言称,于国华案可能牵涉众多局级干部。但记者在吉林调查期间,发现情形并非如此。吉林市国土局人事处林伟欣副处长称,该局主要领导正常上班,没有什么异常,她并不清楚于国华案案情。
“最初有消息称城市开发公司主要领导在接受调查,但后来相关人员全身而退,似乎并无牵连。现在没听说过哪个部门有领导受牵连被查处。”吉林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从传出于国华被双规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两个多月,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出来,大家似乎也不怎么议论此事了。
本组稿件综合《吉林日报》、《财经》、《华夏时报》
相关链接
于国华案发的几种传言
政治前途看好的于国华,究竟因何案发?记者在吉林市调查期间,得到多个版本。
涉黑版
于国华升任吉林市副市长前,在桦甸任市委书记。桦甸被人称为吉林省的“小香港”,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多个储量居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位的有色金属矿。正是因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该地抢矿、持枪威胁、杀人等事件发生过多起。
据桦甸一位企业负责人透露,于国华与桦甸多名矿主关系甚密,在矿与矿的利益争夺中,于国华充当一些人的靠山。除了孝敬金钱之外,一些矿主还投于国华所好,为其提供枪支。利益受害的矿主愤而上告,导致案发。有传言甚至称从于国华车底下搜出两支手枪,但记者没有得到证实。
情妇版
传言称于国华在北京有一个情妇王某,而王某有一个无话不谈的女友,但后来二人出现矛盾关系破裂,王某的女友便以于国华贪污等事威胁王某索要钱财,没有成功,此人便以实名举报的方式向中纪委告发于国华包养情妇、贪污等问题。
受贿版
于国华在桦甸市任职期间,与多名矿主关系甚密,并多次收矿主的贿赂。调任吉林市副市长后,于国华在开发吉林市疗养院附近的一处房地产项目中受贿。这些事被相关人员掌握证据,遂向中纪委举报。
栾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