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丽江“禁白”比美国旧金山整整超前了三年多!“禁白”执法者当时还被用螺丝刀捅伤。但如今,丽江古城区内已看不到塑料袋,手提着塑料袋招摇过市就像过街老鼠一样被人瞧不起。
近日,一则“禁令”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鲜为人知的是,在全国即将迎来“限塑”时代时,云南丽江“禁白”已经悄然实施了5年。目前,丽江市的“禁白”范围从古城区扩大到了全市的四县一区。
一纸“限塑令”能否限住“白色污染”?塑料袋的有偿使用能否改变人们顽固的习惯?人们目前还在观望中,但丽江“禁白”五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治理白色污染的成功范本。
电视台一小时
播一次通知
在2003年4月1日,丽江古城区政府制定了《丽江市古城区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及塑料包装物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禁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丽江市与“白色污染”的战争首先在古城区打响。
2003年6月20日这天,丽江古城区的群众和游客突然发现,城里的主要街道及农贸市场都挂上了关于“禁白”的宣传标语,环保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走上街头发放宣传禁止白色污染、反对用塑料袋的资料,电视台也以每小时一次的频率,反复播放“禁白”通知。
张伟的身份是“禁白”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这样解释这场巨大的政策攻势:“使用塑料袋太方便了,那是一种多年的习惯呀,没有压力,没有政策攻势谁愿意放弃呀?因此我们要做到全民参与,宣传要做到家喻户晓。”
这场运动,古城区史无前例地动用了最大的行政资源,环保、公安、工商、旅游、宣传等全部出动参与“禁白”。执法人员被要求分片负责,只要在自己的片区发现一个塑料袋就要遭到领导的问责,压力不可谓不大。而外地游客,如果使用或带入了塑料袋,导游也要负责。
简直是闪电战,“禁白”一个月就见明显成效。
执法人员检查
被人捅伤
古城区环保局执法大队副队长何立军对记者说,虽然是个小小的塑料袋,但禁止的难度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说是执法,有时候就成了吵架,追打。”“我的同事被人用螺丝刀捅伤过,我自己也被人拿刀追砍过,被别人吐口水,被人用石头砸过的同事更多。”
5年来,执法队员受伤的虽然只有一个,但被殴打和遭到威胁的非常多。何立军开玩笑说,有些女商贩更是让执法队员无可奈何,她们有些人见到执法队员过来,就把塑料袋藏到女厕所里,甚至藏在自己的内衣裤内,让执法队员哭笑不得。
丽江“禁白”
比旧金山早三年
何立军坦言,有时候自己都想放弃,但他还是坚持了4年半。
“不坚持不行呀,我们一天不去,塑料袋就会多一些。保持压力是有必要的。”4年半下来,何立军查获的不可降解塑料袋达到了惊人的6000多万个。
不过,让何立军欣慰的是,他们年复一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丽江成了全国知名的干净、整洁的城市。现在在丽江街道上,如果你手提着塑料袋招摇过市,是要被人瞧不起的,就像过街老鼠一样。
丽江人有理由自豪,丽江“禁白”比美国旧金山整整超前了三年多!
消费者可获得
重复使用的编织袋
在丽江利客隆超市,记者注意到,超市的门口写着“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请您有偿使用布袋。”超市规定,消费在30元以上的消费者会免费得到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编织袋,消费数额在30元以下的则要有偿使用,0.45元一个。
张伟最后总结说:“‘禁白’是难,但不是不可为,关键是领导重不重视,宣传到不到位,思想统不统一,执法严不严格。如果能做到这四点,任何地方都可以彻底治理白色污染。”
据《广州日报》
近日,一则“禁令”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鲜为人知的是,在全国即将迎来“限塑”时代时,云南丽江“禁白”已经悄然实施了5年。目前,丽江市的“禁白”范围从古城区扩大到了全市的四县一区。
一纸“限塑令”能否限住“白色污染”?塑料袋的有偿使用能否改变人们顽固的习惯?人们目前还在观望中,但丽江“禁白”五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治理白色污染的成功范本。
电视台一小时
播一次通知
在2003年4月1日,丽江古城区政府制定了《丽江市古城区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及塑料包装物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禁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丽江市与“白色污染”的战争首先在古城区打响。
2003年6月20日这天,丽江古城区的群众和游客突然发现,城里的主要街道及农贸市场都挂上了关于“禁白”的宣传标语,环保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走上街头发放宣传禁止白色污染、反对用塑料袋的资料,电视台也以每小时一次的频率,反复播放“禁白”通知。
张伟的身份是“禁白”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这样解释这场巨大的政策攻势:“使用塑料袋太方便了,那是一种多年的习惯呀,没有压力,没有政策攻势谁愿意放弃呀?因此我们要做到全民参与,宣传要做到家喻户晓。”
这场运动,古城区史无前例地动用了最大的行政资源,环保、公安、工商、旅游、宣传等全部出动参与“禁白”。执法人员被要求分片负责,只要在自己的片区发现一个塑料袋就要遭到领导的问责,压力不可谓不大。而外地游客,如果使用或带入了塑料袋,导游也要负责。
简直是闪电战,“禁白”一个月就见明显成效。
执法人员检查
被人捅伤
古城区环保局执法大队副队长何立军对记者说,虽然是个小小的塑料袋,但禁止的难度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说是执法,有时候就成了吵架,追打。”“我的同事被人用螺丝刀捅伤过,我自己也被人拿刀追砍过,被别人吐口水,被人用石头砸过的同事更多。”
5年来,执法队员受伤的虽然只有一个,但被殴打和遭到威胁的非常多。何立军开玩笑说,有些女商贩更是让执法队员无可奈何,她们有些人见到执法队员过来,就把塑料袋藏到女厕所里,甚至藏在自己的内衣裤内,让执法队员哭笑不得。
丽江“禁白”
比旧金山早三年
何立军坦言,有时候自己都想放弃,但他还是坚持了4年半。
“不坚持不行呀,我们一天不去,塑料袋就会多一些。保持压力是有必要的。”4年半下来,何立军查获的不可降解塑料袋达到了惊人的6000多万个。
不过,让何立军欣慰的是,他们年复一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丽江成了全国知名的干净、整洁的城市。现在在丽江街道上,如果你手提着塑料袋招摇过市,是要被人瞧不起的,就像过街老鼠一样。
丽江人有理由自豪,丽江“禁白”比美国旧金山整整超前了三年多!
消费者可获得
重复使用的编织袋
在丽江利客隆超市,记者注意到,超市的门口写着“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请您有偿使用布袋。”超市规定,消费在30元以上的消费者会免费得到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编织袋,消费数额在30元以下的则要有偿使用,0.45元一个。
张伟最后总结说:“‘禁白’是难,但不是不可为,关键是领导重不重视,宣传到不到位,思想统不统一,执法严不严格。如果能做到这四点,任何地方都可以彻底治理白色污染。”
据《广州日报》
栾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