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亿万富豪当选村官引发争议

  曾被舆论称为“中国民间医改第一人”的亿万富翁刘群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他以全票当选重庆市垫江县桂溪镇石岭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在重庆为全国探索城乡统筹经验的道路上,刘群和石岭的走向,将被时间证明是一段笑料,或者,一个奇迹。

刘群如是说
  “我到石岭来,完全是为农民打工,不要村里的工资,不在村里报个人开支的账,也不会拿石岭的一草一木,不要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我的想法真的很简单,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养育了我,我把我的思想和责任带到农村去,服务农民,出发点就是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爱,我如果既做好了公司,又当好了村官,这不就是一辈子做好了两辈子的事吗?我不能昏昏庸庸地活,就是想做点事。”
  “我的心还是热的,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很多人选择了宏观的坐而论道,我选择了微观的干实事,就这么简单。”
  “我到村里来,主要目的是带来我的思想、梦想和责任,激发村子的造血功能,让大家自己养活自己,并比以往活得更好。”

  1月13日上午,亿万富翁刘群在重庆市垫江县桂溪镇石岭社区的居委会主任投票选举中,全票当选。石岭社区是垫江县第一批农村改为居民委员会的村,虽然在建制上实现了城镇化,但绝大部分人口及各项工作仍然姓“农”,“居委会主任”实质上无异于村官。
  新村官刘群来头很大:旗下22家公司,净资产2.5亿元,目前年销售额6.2亿元。
  从当兽医起家的商人
  刘群说,他的精神领袖是自己的母亲。
  母亲当年是重庆城里的医生,“文革”时被下放到农村,成了赤脚医生。
  母亲37岁去世时刘群正念高二,是乡亲们帮了他。他考上了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到一所职业中学做了老师。
  随后,他在学校的双龙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中心当起了兽医。他第一次到成都进药就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商机:在成都每支青霉素1毛多钱,而县里的医药公司单价是3毛多。精明的年轻人很快就成了“小富翁”。
  1989年,24岁的刘群创办了重庆长寿双龙医药科技服务部。1995年,他只身到了重庆,成为第一批药品批发商。
  1998年,他的公司已经有800万元资产,33岁的刘群石破天惊地完成了重庆第一次民企收购国企。之后,公司迅速扩大。
  富翁村官的“新三民主义”
  刘群的目标是:要让当地人耕者有其田、幼者有其学、老者有所依、工者有其岗、患者有所医、小者有所养。“我想推行新三民主义:民生、民富、民强。”
  在他看来,解决农村的问题,症结在于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为此,需要把农民的教育、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相结合。
  按照这个逻辑,他开始运作“农民大学”,准备将当地小学扩容,腾出教室来,聘请优秀教师,首先让16-45岁的女子接受系统培训,成为家政人员甚至是好的管家,“然后,通过北京等地的工作站为她们联系岗位,我要创出品牌,闯出一种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
  在他的初步规划中,石岭被建成4个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区、农产品深加工区、工业区和特种农业种养旅游开发区。
  “我是有信心的。”村官说,当选当天,他便在当地破天荒第一次组织了农产品交易会,成交6万多元。
  落入争议漩涡的富豪村官
  石岭人为什么选了刘群?居民代表李锦成说:“我还是相信他,他有上亿元的身家,不可能贪污我们农民这点钱哦。”
  居民章世维说,“他是能人,他不能干能有这么大的企业吗?我还是很相信他,就怕他说得好做不好。”
  即使这样,刘群的举动还是受到了广泛而强烈的质疑。
  首先是这个富豪出任村官的动机。刘群的举动会是为了吸引关注而制造的噱头吗?
  事实上,他是重庆最有知名度的老板之一,他推出名为“惠民中国医疗行动”的民间版医改措施并付诸实施,反响强烈,他还公开而坚决地批评医药招投标制度;他在北京大学的论坛上演讲时曾宣称:“我对医疗改革提出的思想和观念,在不久的将来,将代表着中国医疗改革发展的方向。”
  这个特立独行的商人,连《今日美国报》等国际知名媒体都关注和报道过他。“我用得着再制造噱头吗?”刘群说。
  最关键的质疑是,重庆天圣制药有限公司就在石岭村辖区内,刘群是该公司的投资者之一,他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吗?
  “这个比芝麻还小的官,根本没有土地的审批权,又能谋到什么利呢?”刘群说,我要求村里的干部,做到有思想、有能力、有行动、有纪律、有胸怀、有责任,我会首先要求自己做到。
  他让村民热血沸腾的“新三民主义”和“六有”会是画饼充饥式的乌托邦吗?他回答说:“我想,等我离开时,通过全村人的努力,即使只实现其中一项,也是胜利。” 据《中国青年报》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