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海南博鳌会见了萧万长一行。福建漳州台商协会会长何希灏对这次“胡萧会”充满期待。“国民党即将重新执政,在执政之前,萧万长与胡总书记会面,将会对两岸经贸关系有一个很充分的沟通,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何希灏坦言,台商对此期望颇深。
两岸协商机制
“不要说萧万长先生,连我接电话都接到手软!”
电话那头,国民党大陆事务办公室主任张荣恭声音嘶哑。4月10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说,太多台湾企业关心此次萧万长的博鳌之行,纷纷打电话来要求随行。
萧万长此次随行发言人、世新大学副教授王郁琦在记者会上则向众多要求随行的台湾企业致歉,因为报名已经推迟,所以无法安排更多的团员前往。
台商如此关注萧万长的此次博鳌之行并非偶然。
“在到大陆投资20多年后,台商目前正经历着转型的关键时刻。由于台湾之前对两岸经贸往来采取阻拦的政策,导致台商的整体营运成本大幅上升,我们在大陆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日渐艰难。”何希灏对记者说,台商由此更期待台当局能够松绑经贸限制政策。
“萧先生一直跟企业界有很多互动,更是一直致力于两岸共同市场的推动。”台湾工业总会副秘书长、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执行委员蔡宏明提醒记者注意萧万长的几次博鳌行。
萧万长曾经担任过台湾经济建设部门的首脑,更在两岸的经贸正常化方面做过不少切实的推动。
“萧万长有自己的政见,能就一些问题进行坦率的沟通。”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张同新告诉记者,在2005年的“连胡会”达成的优先讨论建构两岸共同市场共识,就基本上采用了萧万长同一天在参加博鳌论坛时提出的概念。据了解,萧万长在2005年出席博鳌论坛后曾表示,台湾与大陆要建立共同市场,首先必须让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撤除两岸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范的措施,并签署《两岸经贸关系运作架构》,再逐步推展至关税同盟,最后达到建立共同市场的目标。
而在2004年,萧万长在出席博鳌论坛时,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演讲的内容就是提倡加速两岸三通、建立两岸民间企业协商机制、签署《两岸经贸关系运作架构》,希望透过两岸企业界合作,突破当时两岸政策瓶颈。
在出发前,萧万长对媒体表示,出席博鳌论坛,出发点是想要多解决经济议题,尤其是两岸间过去经贸关系相当密切,累积了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缺乏协商机制,“如果有多一点人对话,将可以协助建立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协商机制。”萧万长说。
“我们是乐观其成,期待萧先生此次的博鳌之行给两岸互动带来新的契机。”蔡宏明对记者如是说。
台商期待松绑
何希灏说,台商之所以如此关注萧万长博鳌之行,很大的因素源于台商希望在大陆更有作为。
“早来的台商肯定是赚钱了,但近年来,世界跨国公司纷纷涌入,民营经济快速崛起,随着土地、原材料、人力等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以及外贸出口政策的大幅改变,我们的处境越来越难。”何希灏说,他在广东东莞的朋友的厂子就已经关闭了,类似状况的台资企业在东莞不在少数。“除了大家都面对的外部环境外,此前台湾当局对大陆实行的阻拦政策,对两岸经贸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何希灏说的现实是,台湾当局在两岸直航、直接投资、大陆资本进入台湾等诸多方面采取了限制政策,从而直接影响到台商的整体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2002年,台湾的彰化银行就已经进入到台商云集的昆山设立办事处,但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升格为分行,无法直接经营业务,从而也丧失了很多机会。
“我们都期待国民党的再次执政能给两岸的双向投资、双向贸易松绑。”何希灏说,他们希望萧万长此次博鳌行能让两岸之间有一个更好的沟通,以减少双方的误解。“简单地说,在北京的台商回台湾如果直飞只要三个小时,但现在都需要通过第三地转机,需要花去近一天的时间,无论时间成本还是财力成本,都被提高很多。”何希灏说。
显然,台商要突破生存困局,经贸松绑是重要的途径。“‘马萧’在竞选之中提出要两岸直航、建立共同市场等执政方针,我们对他们有着更多的期望。”何希灏说这是台企负责人的共同心声。
据《中国经营报》
两岸协商机制
“不要说萧万长先生,连我接电话都接到手软!”
电话那头,国民党大陆事务办公室主任张荣恭声音嘶哑。4月10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说,太多台湾企业关心此次萧万长的博鳌之行,纷纷打电话来要求随行。
萧万长此次随行发言人、世新大学副教授王郁琦在记者会上则向众多要求随行的台湾企业致歉,因为报名已经推迟,所以无法安排更多的团员前往。
台商如此关注萧万长的此次博鳌之行并非偶然。
“在到大陆投资20多年后,台商目前正经历着转型的关键时刻。由于台湾之前对两岸经贸往来采取阻拦的政策,导致台商的整体营运成本大幅上升,我们在大陆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日渐艰难。”何希灏对记者说,台商由此更期待台当局能够松绑经贸限制政策。
“萧先生一直跟企业界有很多互动,更是一直致力于两岸共同市场的推动。”台湾工业总会副秘书长、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执行委员蔡宏明提醒记者注意萧万长的几次博鳌行。
萧万长曾经担任过台湾经济建设部门的首脑,更在两岸的经贸正常化方面做过不少切实的推动。
“萧万长有自己的政见,能就一些问题进行坦率的沟通。”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张同新告诉记者,在2005年的“连胡会”达成的优先讨论建构两岸共同市场共识,就基本上采用了萧万长同一天在参加博鳌论坛时提出的概念。据了解,萧万长在2005年出席博鳌论坛后曾表示,台湾与大陆要建立共同市场,首先必须让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撤除两岸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范的措施,并签署《两岸经贸关系运作架构》,再逐步推展至关税同盟,最后达到建立共同市场的目标。
而在2004年,萧万长在出席博鳌论坛时,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演讲的内容就是提倡加速两岸三通、建立两岸民间企业协商机制、签署《两岸经贸关系运作架构》,希望透过两岸企业界合作,突破当时两岸政策瓶颈。
在出发前,萧万长对媒体表示,出席博鳌论坛,出发点是想要多解决经济议题,尤其是两岸间过去经贸关系相当密切,累积了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缺乏协商机制,“如果有多一点人对话,将可以协助建立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协商机制。”萧万长说。
“我们是乐观其成,期待萧先生此次的博鳌之行给两岸互动带来新的契机。”蔡宏明对记者如是说。
台商期待松绑
何希灏说,台商之所以如此关注萧万长博鳌之行,很大的因素源于台商希望在大陆更有作为。
“早来的台商肯定是赚钱了,但近年来,世界跨国公司纷纷涌入,民营经济快速崛起,随着土地、原材料、人力等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以及外贸出口政策的大幅改变,我们的处境越来越难。”何希灏说,他在广东东莞的朋友的厂子就已经关闭了,类似状况的台资企业在东莞不在少数。“除了大家都面对的外部环境外,此前台湾当局对大陆实行的阻拦政策,对两岸经贸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何希灏说的现实是,台湾当局在两岸直航、直接投资、大陆资本进入台湾等诸多方面采取了限制政策,从而直接影响到台商的整体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2002年,台湾的彰化银行就已经进入到台商云集的昆山设立办事处,但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升格为分行,无法直接经营业务,从而也丧失了很多机会。
“我们都期待国民党的再次执政能给两岸的双向投资、双向贸易松绑。”何希灏说,他们希望萧万长此次博鳌行能让两岸之间有一个更好的沟通,以减少双方的误解。“简单地说,在北京的台商回台湾如果直飞只要三个小时,但现在都需要通过第三地转机,需要花去近一天的时间,无论时间成本还是财力成本,都被提高很多。”何希灏说。
显然,台商要突破生存困局,经贸松绑是重要的途径。“‘马萧’在竞选之中提出要两岸直航、建立共同市场等执政方针,我们对他们有着更多的期望。”何希灏说这是台企负责人的共同心声。
据《中国经营报》
栾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