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晖
1953年12月生,现任清华大学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初主要研究农民史,80年代后期转向研究经济史,90年代致力于在结合社会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学。现为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1.4亿农民工进城,与1.8亿农村留守人口一起失去了基本的家庭生活,城市却希望他们不要在城市安家,35岁之后奉献完了回到农村去。 ——秦晖
“有贫民区的城市,并不就会比其他城市矮一头,相反却是尊重农民工等城市贫民的自由,给予城市贫民福利。我认为深圳完全可以率先兴建贫民区,在关外开辟一块土地专用。”13日上午,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在深圳发表《城市化与贫民权利》的主题演讲时提出上述观点。
一边享受服务
一边驱赶
“中国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一边希望尽可能多地享受农民工带来的服务,一边却想尽办法将农民工等贫民驱赶出城市。”秦晖教授指出了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普遍存在的这一社会现象。
“所谓的城市贫民,并不是指原来城市中的既有居民,这一群人事实上几乎全部都成为城市化的受益者,那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移民,才是构成城市贫民的主要部分。”秦晖认为,这在中国最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秦晖认为,要保障农民工等城市贫民的权利,一方面要给他们迁徙和建房的自由,另一方面政府要改善他们的福利。
如何解决城市贫民的居住问题,秦晖认为,相对于法国和美国一些国家为城市贫民兴建福利房,中国的“福利房”性质基本上完全不同,成了社会“负福利”。
秦晖说,在中国,国家的住房建设资金都拨给单位,而各个单位实行的单位分配制,一般都是有特权的好单位收入高、建的房子更好,无特权的差单位收入低、建的住房差,甚至无房,形成了一种“负福利”的现象。
“最穷的农民和无单位者,不仅完全没有分房资格,自己盖个贫民区也被指为私搭乱建,而要被惩处。”秦晖认为,中国的城市贫民即是处于典型的“无福利也无自由”状态。
城中村改造
剥夺贫民居住权
“中国的城市贫民,没法分到福利房,也不允许自己搭建贫民区,那就只有住工厂宿舍。”秦晖认为,在一些城市,政府部门甚至限制城市贫民租房,城管等部门更是对城市贫民搭建住房严加禁止。
而针对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强力推行的城中村改造计划,秦晖认为这是典型的剥夺城市贫民的居住权利。“处在城市里的城中村,地价往往较高,政府和开发商联手进行城中村改造,城市规划和面貌是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却往往采取强制措施剥夺了城市贫民的居所。”
针对有市民质疑“深圳的人均GDP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太低,没有经济实力为城市贫民兴建福利房”时,秦晖认为,如果政府认为兴建福利房花费太大,起码应该承认和保障农民工等城市贫民的居住自由,允许他们在城市的郊区等特定区域兴建贫民区。
“我认为深圳完全可以率先兴建贫民区,在关外开辟一块土地专用。”秦晖认为,给城市贫民兴建贫民区的权利,也是一种告别过去对贫民“既不给自由,又不给福利”的可取做法。
据《南方都市报》
1953年12月生,现任清华大学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初主要研究农民史,80年代后期转向研究经济史,90年代致力于在结合社会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学。现为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1.4亿农民工进城,与1.8亿农村留守人口一起失去了基本的家庭生活,城市却希望他们不要在城市安家,35岁之后奉献完了回到农村去。 ——秦晖
“有贫民区的城市,并不就会比其他城市矮一头,相反却是尊重农民工等城市贫民的自由,给予城市贫民福利。我认为深圳完全可以率先兴建贫民区,在关外开辟一块土地专用。”13日上午,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在深圳发表《城市化与贫民权利》的主题演讲时提出上述观点。
一边享受服务
一边驱赶
“中国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一边希望尽可能多地享受农民工带来的服务,一边却想尽办法将农民工等贫民驱赶出城市。”秦晖教授指出了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普遍存在的这一社会现象。
“所谓的城市贫民,并不是指原来城市中的既有居民,这一群人事实上几乎全部都成为城市化的受益者,那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移民,才是构成城市贫民的主要部分。”秦晖认为,这在中国最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秦晖认为,要保障农民工等城市贫民的权利,一方面要给他们迁徙和建房的自由,另一方面政府要改善他们的福利。
如何解决城市贫民的居住问题,秦晖认为,相对于法国和美国一些国家为城市贫民兴建福利房,中国的“福利房”性质基本上完全不同,成了社会“负福利”。
秦晖说,在中国,国家的住房建设资金都拨给单位,而各个单位实行的单位分配制,一般都是有特权的好单位收入高、建的房子更好,无特权的差单位收入低、建的住房差,甚至无房,形成了一种“负福利”的现象。
“最穷的农民和无单位者,不仅完全没有分房资格,自己盖个贫民区也被指为私搭乱建,而要被惩处。”秦晖认为,中国的城市贫民即是处于典型的“无福利也无自由”状态。
城中村改造
剥夺贫民居住权
“中国的城市贫民,没法分到福利房,也不允许自己搭建贫民区,那就只有住工厂宿舍。”秦晖认为,在一些城市,政府部门甚至限制城市贫民租房,城管等部门更是对城市贫民搭建住房严加禁止。
而针对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强力推行的城中村改造计划,秦晖认为这是典型的剥夺城市贫民的居住权利。“处在城市里的城中村,地价往往较高,政府和开发商联手进行城中村改造,城市规划和面貌是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却往往采取强制措施剥夺了城市贫民的居所。”
针对有市民质疑“深圳的人均GDP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太低,没有经济实力为城市贫民兴建福利房”时,秦晖认为,如果政府认为兴建福利房花费太大,起码应该承认和保障农民工等城市贫民的居住自由,允许他们在城市的郊区等特定区域兴建贫民区。
“我认为深圳完全可以率先兴建贫民区,在关外开辟一块土地专用。”秦晖认为,给城市贫民兴建贫民区的权利,也是一种告别过去对贫民“既不给自由,又不给福利”的可取做法。
据《南方都市报》
栾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