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05年的端午节申遗到2008年的针灸标准之争,在过去几年间,韩国在很多方面对中国展开了文化争夺,印刷术起源国、人参宗主国、豆浆发明国……甚至连孔子都被宣称乃韩国国籍。近日,韩国韩医协会又提出所谓“韩医针灸替换中国成为国际标准”。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逐为何如此“热情”?
刚刚过了半个月,韩国韩医协会所谓“韩医针灸替换中国成为国际标准”的说法就遭遇了当头棒喝。
7月3日,有媒体引述有关人士的话透露,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官员已经向中国真诚道歉,称韩国的表态是严重错误的;该官员还谴责了韩国,并表示WHO将于近日在中国召开发布会,向外界说明真相。
361个穴位之争由来已久
一切都源于韩国韩医协会的一次自我表扬。
被广泛转载的消息大多都来自韩联社的报道。该报道称,韩国韩医协会在6月18日公开宣布:“WHO没有选择中国和日本的针灸穴位位置作为标准,而是选择了韩国。”韩医协会表示,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穴位有361处,此次国际标准中的357个穴位采用了韩医学的标准,接近99%,“这事实上表明韩国韩医学的针灸术成为了国际标准”。
消息一出,震动中国,来自民间的质疑和“反思声”不绝于耳。有报道引用亲自参与制订针灸国际标准的著名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外灸研究所副所长黄龙祥的话称,人体361个穴位中的359个都是依照中国标准制订的,比例接近100%,韩国人的说法完全失实。黄龙祥表示,真正参与标准制订的韩国专家都很清楚中国的努力和贡献,“我保留了所有会议纪要以及图像和图片记录。”
事实上,关于针灸的国际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根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为了统一针灸标准,中日韩三国专家从2003年起就着手研究,并在去年完成。最初的355个穴位采用了中国方案,另外6个有争议的穴位经过投票,4个采纳中国方案,剩下的两个穴位则将日韩方案列为第一,中国列为第二。
部分韩媒仍在自我陶醉
如此事实清楚的针灸标准制订过程,却在韩国人眼里成了“韩医学的力量”。甚至直到WHO有关官员已经表明韩国的观点是错误的之后,韩国部分媒体依然在自我陶醉中。
《韩国日报》7月3日在头版发表题为“针灸穴位被公认为国际标准——‘韩医学的力量’”的文章,指出WHO统一了东方传统医疗技术“针灸”的国际标准,完成了针灸医疗法的标准化与国际化。而韩国标准被接受与认可,彰显了“韩医学的力量”。韩国首尔电视台(SBS电视台)也在7月4日上午以“韩国—中国‘我们国家是针灸宗主国’双方论争”为题报道了这一事件,称韩医学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虽然文章标题涉及中韩就这一事件的争论,但没有对争论做详细阐述。
相比之下,作为韩国三大报纸之一的《中央日报》,在7月3日对整个事件的报道更加全面一些。它在文中除回顾了几年前开始的这场争论以及韩医协会的观点外,还提到了中国的异议,认为韩国是在“歪曲事实”。同时,还提到了WHO对韩国“表示了批评的态度”。
7月5日,韩国主要报道医疗方面消息的报纸《今日医学》以“韩医VS中医‘针灸穴位’到底哪国是国际标准?”为题,对中韩“针灸标准之争”进行了梳理。文章报道说,韩国大韩医学协会并不同意“韩医学超过中医学得到了国际认定”的说法,称这是先前媒体的不准确报道导致的。
据《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