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杨不管”还是“杨不敢”

450×300
(马龙华)事发教室(《新民晚报》供图)
 
新闻回放

    “范跑跑”尚未谢幕,“杨不管”又已登场。事发安徽省长丰县,6月12日,该县吴店中学七年级2班两名学生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其间只说了一句“你们有劲的话,下课后到操场上打”,然后继续上课直至下课。

    6月27日,各方就此事达成了协议。根据这份协议,由学生陈某、授课教师杨某某和学校承担赔偿费用共20.5万元,“杨不管”承担10万元。

    因为这件事,50多岁的杨老师被冠以“杨不管”称呼,他是否负有责任也在网络上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有网友认为“杨不管”比“范跑跑”更冷血,也有人力挺他是无奈之举。

    据《法制日报》

学生都能管,老师却不管

    我们无法想象一位学生竟然在课堂上被同学打死,事发时连学生都能上前制止,而杨老师竟然视而不见。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任,这是最起码的常识。事发后,被打学生立即被同学送往医院,而杨老师却始终是“坚守岗位”一直到下课,其敬业精神实在可嘉,但是一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怎么就不能分出个轻重缓急来呢?

    事发后,很多人高度关注此事,也有很多人对“杨不管”给予同情,说什么他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事情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令笔者感到疑惑的是,连学生们都知道看见打架的要加以制止,我们的老师怎么就不能呢?再说,你上前把他们拉开,想必也不会伤害到你。试想,在那种情况下,旁边还有这么多学生,怎么就管不了呢?就是管不住,也可以让学生去外面求援,可是如果不想管,再小的事情都有可能闹大。

    “杨不管”真的是想管而不敢管倒是情有可原,可是如果是能管而不管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了。

   

九成网友声援,称其实是无奈

    虽然已经有网友将安徽省长丰县那位杨老师与“范跑跑”归于一类,并冠以“杨不管”的骂名,但网络跟评仍然以压倒性多数呈现出对“杨不管”的广泛同情。

    “如果你因为劝架被人砍断4个指头,你还会劝架吗?”腾讯网友这样反问过度指责“杨不管”的人。

    在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相关新闻的跟评中,也都是同情声援“杨不管”者为多。

    这恐怕和如今的课堂有关。大学里的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谈恋爱,敢于做出人们不敢想象的情侣之间的动作,海淀某学校的“耳钉男”,敢于在课堂上骂老师,更暴露了现在的学校教育乏术。教书育人,现在只剩下了教书一种功能,育人则无从谈起,学生的嚣张,对比于老师学校的教育乏术,正是一种因果关系。

    但更深层次上,这是缘于现行教育政策没有对正常批评教育与侵犯学生权力之间进行清晰而合理的界定。

    “杨不管”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如果不从制度和机制上加以改进,单纯靠对教师个体的谴责,将很难从根本上缓解教师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李振忠)
 

栾晓磊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