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初,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网店新规,要求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利用互联网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该规定从8月1日起实施。
有消息称,国家工商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网店牌照管理的模式,而北京不过是首个吃螃蟹的城市。
“大家都认为这样会让我们卖家增加很多成本,也不利于这个产业的发展。”小立说,现在离8月1日实施仅有一周多时间,而实施细则却依旧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使得很多卖家感觉“总有什么事没有放下来”。
还有近百万网店卖家和小立一样,在焦虑困惑中等待这一实施细则的出台。
一问:会否冲击网店生存?
“由于B2B、B2C等网站的卖家必须首先获得工商执照,因此网店新规并不会对这一类型网站有任何的影响,而网店新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C2C平台。”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商务专家荆林波对记者表示,新规对以个人卖家为主的C2C平台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使得众多声音认为网店新规实施时机不宜。
业界普遍认为,对于C2C平台来说,网店新规带来的冲击将使得新增卖家门槛变得更高,而原有一些老卖家则可能因为牌照办理的手续繁琐而放弃继续在该平台上经营。
艾瑞咨询的数据表明,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561亿元,其中C2C市场交易规模为518亿元。然而这一看上去巨大的交易额,在中国社会零售商品交易总额中,仅占不到1%。
“我们认为,政府期望借助法规来管理和规范这个市场的立意是很好的。”荆林波说,但是要看到中国电子商务目前仍旧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过早地规范可能会限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最早从事电子商务的6688公司董事长王峻涛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此时实施网店新规,将降低众多个人卖家的积极性,并对网店赖以生存的低价优势带来冲击。
二问:推出时机是否合适?
“电子商务是一个行业覆盖广泛的综合性行业,需要各个部门的合力才能够健康发展。”荆认为,网店新规受到争议是因为目前还不是实施网店牌照管理制度的合适时机。
“我们认为,政府的本意是希望能够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一些不法的行为。”荆林波说,目前,电子商务因为处于发展的早期,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譬如诚信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以及安全性的问题。
受制于国内整体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个人诚信问题在C2C电子商务网站上尤为明显,这被认为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网络诈骗、网络传销层出不穷;而另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在于,许多卖家在网络上销售的货物涉嫌侵权盗版,知识产权问题也非常严重。
互联网专家吕博望认为,并不否认淘宝等C2C平台上确实存在售假与欺骗消费者的卖家,就跟集贸市场、超市甚至大的购物中心也经常会碰到的情况一样,但“不要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一些舆论也认为,北京工商局的意图是首先制定规范的法律法规,而具体实施的细则有可能以后推出,这样就给行业的发展留出了空间。
在电子商务较为发达的美国,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作用是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竞争、合同履行、保护知识产权和私有权利、防止假冒、增强透明度、增进商业贸易、促进争端的解决等。
三问:实施难度有多大?
“如果真的要实施,在操作上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荆林波说,按照该规定,需要获得牌照的网店店主地域范围在北京市,需要属地注册;其次要明确哪些网店是营利性抑或非营利性。因为网店新规明确规定,在互联网上出售、置换自用物品,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人不需申请牌照。
由于互联网的跨地域性,如何界定属地注册存在技术上的难题,而且全国其他省份并没有实施网店牌照的规定,“这也就是说卖家如果想规避这个政策,也是很简单的。从技术上讲,你不知道卖家是在北京还是在成都卖东西,而且卖家把网店放在哪一个虚拟存储服务商那里也是很难认定的。”荆认为。
“营利性网站需要获得牌照而非营利网站则不需要,这对于那些在C2C网上的卖家也很难去认定。”荆林波说。
这也是这一规定的争论焦点——— — 如何认定需要获得营业执照的主体。
此前,北京市工商局表示,目前有技术来跟踪和认定这些主体,并且可以查到一家处罚一家,不过他们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技术。
王峻涛表示,这一规定的实施可能会改变电子商务卖家的结构,从以个人卖家为主的市场转向以企业卖家为主的市场。
“即使细则出台了,由谁去管,用什么技术力量去查,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等等,这些问题都会让网店新规的实施充满变数。”荆林波说。
荆林波说,政府在制订电子商务相关管理规范的时候,应当首先尊重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律,给予适当的宽松的发展环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栾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