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奥运,生活因你而精彩

    □本报记者   梁旭日   吴宝书   报道

    8月9日下午,奥帆赛A场地,青岛小伙张鹏驾驶着芬兰人级帆船,开始了期盼已久的奥运比赛,长期垄断这个级别全国锦标赛冠军的他,希望能在漫长激烈的赛程中发挥出色,进入前十名。

    赛场外,香港路上车流滚滚,佳世客商场里人声喧哗,周末来此购物的人们挑选着各自的商品,大爷大妈们坐在大树下乘凉,聊着奥运开幕和各自的家长里短,栈桥上,导游小姐带着山西来的一批游客,介绍着这个古老码头的历史沧桑。

    8月9日下午开始,青岛进入奥帆赛时间。夏天的太阳下,除了激烈赛事,还有生活百态。

    一

    五四广场上,人群川流不息。很多人手里拿着小小的五环旗和国旗,还有人将旗帜的贴图直接贴在脸上。

    “五月的风”雕塑下,刚刚9个月大的周丁玮骑在爸爸的肩头,对着妈妈手里的相机天真地笑着。广场的最南边,人人纷纷向奥帆基地方向望去,由于距离遥远,只能望见点点白帆,但人们还是饶有兴趣。

    二

    从栈桥往西望去,第六海水浴场洗澡的人密密麻麻。与喝啤酒一样,洗海澡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行为。

    海边石头上,潘玉信坐在太阳伞下,卖力地吆喝着:“快速照相,5块钱一张!”与以前相比,潘玉信最近的生意不算好:从8月1日开始,青岛市适当限制外地旅游团集中来青,栈桥附近的游客有所减少。

    不过在广西路开一家海鲜餐馆的王盛龙,对前来就餐人数有无增减并不关注,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电视转播的奥运比赛上。 “这几天的生意是小事,看奥运是大事。”王老板说。

    在河南路的广园宾馆,标准间的房价标着280元。“这么贵?”面对记者的疑问,服务台的一位姑娘说,这都是原来定的奥运期间的房价,但现在已经不按这个执行了。 “如果你今天入住,只要100块。”她说。

    三

    早晨5点半,56岁的于贵山就来到湖北路上的报摊,开始一天的忙碌。与往常不同的是,当天报纸头版上的主题都是奥运会开幕的盛况,有的报纸还破例地采用了通版的版面设计。上午9点,在青岛海事局工作的陈东华,用巡逻艇载着六七个记者来到海上,采访开赛当天海上安保情况。

    6月份以来,陈东华就告别办公室的工作状态,开始了驾船出海的生活,“早一次,晚一次,主要检查海上围油栏和浮标是否正常。”为了方便上班,单位安排陈东华和同事们集体吃住,偶尔才能回趟家。

    整个下午,郭卉都在小鱼山周围闲逛,从小在附近长大的她,要好好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奥运味。“青岛变得越来越漂亮了,不过,也跟小时候不一样了。”郭卉照了很多照片,准备回家贴到自己的博客上,“好好晒一晒”。

    出租车司机赵志强的车很干净。“离奥运还有很长时间,公司就给我们规定了很多服务标准,有的特别具体。保持卫生,热情服务,这是必须做到的。其实不管有没有奥帆赛,我们青岛都是最漂亮的城市。”青岛的出租司机大都对自己的城市有着强烈的自豪感,赵志强也不例外。赵志强是半个体育迷,看不到电视直播,就边开车边听广播过过瘾。

    栈桥旁边,有几个奥帆赛志愿者在忙碌着。为了能为奥运志愿服务,小学老师周海婴把2岁半的小孩放在奶奶家,从7月29日开始就到栈桥来志愿服务。在青岛奥帆赛期间,成千上万名像周海婴这样的志愿者活跃在岛城的大街小巷,成为这座海滨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

    夜幕降临,五四广场上的人们摩肩接踵,一位市民感叹道:“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由于无法进入帆船基地,很多市民聚到这里观看奥帆赛启动仪式的烟花表演。

    离烟花表演还有半小时,5个小朋友在大人的鼓励指挥下,挥舞旗帜,铿锵地喊着:“奥运加油!中国加油!”几个外国人从身边经过,给小朋友竖起大拇指。

    夜已经很深了。中山路上,一家商铺虽然关了门,但隔着玻璃窗,店内的一台大彩电却在转播着奥运节目,几十人坐在一起,看得有滋有味。

cfq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