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来临,各大高校陆续迎来了2009届新同学。今年的应届考生大都出生于1990年,一时间,"90后"上大学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点。他们生活在比"80后"更甜蜜的环境里,面临比"80后"更激烈的竞争;他们自信独立、视野开阔、思想早熟。多少年前,就有人感叹"70后"不如"60后" ,"80后"不如"70后"……如今"70后"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多年 ,"80后"也已经离开校园迈进社会,有的已经小有所成。生活好像也并没有倒退,而今"90后"也上大学了,他们又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报到不用家长陪
作为广东首批开学的高校,华南师范大学在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迎来了首批“90后”大学生。与“注重名利的一代”、“无可救药的一代”“娇生惯养的一代”这些标签不同,记者看到的是“90后”大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等证明在注册点奔忙着:复印、报名、登记、打扫宿舍等环节几乎都是“自己动手”的。不少陪同前来的家长,想为儿女做些什么却无从下手,只能无可奈何地在一旁看“风景”。
陪同学来报到的“90后”高同学今年考上了武汉的一所高校,过几天他就要坐火车去武汉了,“父母一直希望我可以在省内读书,最好就是在广州,可是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广东,趁着读书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填志愿的时候我坚持了自己的选择。”高同学还对记者说:“父母说要和我一起去报到,但我觉得太麻烦了。最后我找到了两个和我一样去武汉上大学的同学结伴,家人才比较放心。其实,我中学六年都是住校的,即使一个人单独去大学报到也没问题的。”
视野开阔
进校先找“组织”
“我有一个师兄,去年考上北京大学,并幸运地成为了奥运大学生志愿者,我特别羡慕。”来自广州二中的黄同学说。开学前,她已经在网上搜集了很多信息,希望上大学后有机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与黄同学相比,林同学的目标似乎很“功利” :“我希望自己能在大二的时候入党,最好是争取在大一,听说如果在团委当学生干部,通过团委推优,入党的机会比较大。所以,我希望能多认识团委的师兄师姐,争取在团委这个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我有一个表姐在华南理工大学读书,有一年,她带我参加了他们学校文化艺术节的活动,表演的模特穿着用报纸、可乐罐、牛奶盒等设计的衣服在T台走秀,既环保又有创意。我一直很关注环保,在高中时代就是一名环保志愿者,我希望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为保护环境做一些事。”华南师范大学的张同学认真地告诉记者。
思想早熟
不屑形式和口号
与“70后”、“80后”不同,当市场经济来临的时候,“90后”有了更充足的准备。他们在知识的积累、人生的阅历等方面都相对丰富,他们变得自信和从容,不再迷信权威,不屑形式和口号,能释然地对待许多事情。
记者随机与几位不同专业的“90后”进行了交谈。 “选择生物工程专业主要基于兴趣,目前中国的生物工程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恰恰说明生物工程在国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位华南师范大学生科院的新生告诉记者。
“我本来想报考南京航空大学,虽然没有考上,但是学四年的基础物理对将来考研究生是有帮助的,再加上航天航空是高新科技,更加需要学历高的研究性人才。不能一步到位是有点遗憾,但也不是无路可走。”出生于1990年的朱同学说。
对许多人认为“90后”只关心娱乐体育、只知道明星八卦的指责,不少“90后”觉得很好笑。他们认为,同学中关心娱乐体育的确实不少,但是不能认为他们就只知道这些。记者发现由于网络的普及,“90后”在专业选择上的信心和理性远远超过了前辈,他们不会盲目跟风,不会单凭兴趣。他们在知识结构和理解力上远远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难怪不少人发出“现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聪明”的感叹。
五光十色的社会早已在“90后”面前闪烁,形形色色的压力也与他们如影随形。对于新一代,人们的褒贬不一,或者忧心忡忡,或者赞扬嘉许。但不论怎么说,他们都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历史赋予每个时代的使命都是不同的,我们乐观地相信,这一代人不仅是传承,更多地还将是超越。
社交广泛
未开学已在网上熟识
“暑假的时候,师兄师姐们就帮我们商务英语学院建立了两个Q群,给我们介绍学校,方便我们随时咨询。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加入群里了,我们在网上聊天,很多班里的同学就这样认识了,好几个没见面就混成朋友了呢,今天来报到才约好见面。”广外商务英语专业的小凯如是说。
这在早些年网络不发达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小凯说,自己还没有到学校,就通过学校的网站和群里学长们的介绍,对学校的宿舍、教学楼、饭堂、图书馆等有了大致了解,相当于“网上踩点”,开学后就很容易适应校园环境了。
其实,好多高校的新生都通过QQ群了解学校、 认识同学,“90后”们在尚未开学的时候,已经相互熟识了,“这是好事情,有利于同学之间更快融合,和睦相处。”广外有关负责人笑言。
本版稿件综合《新快报》、《竞报》、《北京青年报》等相关报道
师姐喊宝贝“90后”很开心
“政管宝贝,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或许你很难想象,这竟是悬挂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迎新标语——直呼新生为“宝贝”!首届“90后”大学生入学,不仅自己爱搞新玩意,比如尚未开学,班里的同学已经在QQ群里成为了朋友,着装喜爱时尚嘻哈风等,就连迎接他们的师兄师姐,也玩起了“90后”风格,直呼师弟师妹们为“宝贝”。
而在迎新点,“宝贝,欢迎你加入大学城”这样的甜言蜜语,更是“屡听不鲜”。
“宝贝,欢迎你加入大学城!赶紧过来吧,我带你去办饭卡!”这样“暧昧”的迎新话语,你以前是不是很少听到?不过在最近两天的“90后”入学现场,大二大三的师姐们很多都如此称呼新生,如此亲切的称呼让新生们很受用。
“我很高兴师姐能称呼第一次见面的我为‘宝贝’。哈哈,高中的时候,我们玩得好的女生之间也会互相叫‘宝贝’、‘亲爱的’,没想到一进大学又听到了,感觉太亲切啦!”广药新生小孙兴奋地告诉记者。
以前,大学迎新的标语多为“××学院欢迎新生”等,而当广外政管学院2008级新生看到“政管宝贝”的醒目迎新标语时,开心极了,“哇塞,想不到学长们这么开放啊,我们一来,他们就叫我们‘宝贝’了,可以想象,未来的大学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啊!”
同时,广外西语学院独特的标语“西语精英,潇洒齐心”,也醒目地挂在校道上,引来新生注视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