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规划官员改变容积率敛财

  重庆规划系统爆发受贿窝案
450×298
重庆市规划局原局长蒋勇也牵涉受贿案
    房地产业界人士透露说,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这三个决定房地产项目盈利与否、盈利多少的指标就掌握在规划部门手中。容积率高一点点,规划红线退一点点,一般人根本觉察不出来,但对房地产商来说却可能是数千万元的利润。因此,近几年,国内一些规划部门的腐败案件大多数与非法更改小区的容积率有关。对此,有关人士建议应该加强监督,防止规划部门权力过大。

    重庆规划系统多名官员受贿

    9月3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该市原规划局总规划师、副局长梁晓琦涉嫌受贿1500余万元一案。

    近期重庆市规划系统犯案人员涉及原规划局局长蒋勇、原规划局总规划师及副局长梁晓琦,原重庆沙坪坝区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沙坪坝区规划分局局长、渝中区副区长王政,原重庆市规划局建筑管理处联络员、市规划局用地规划管理处处长、沙坪坝区副区长陈明。

    此外,原重庆市九龙坡区区长、沙坪坝区副区长黄云犯案也与该市规划系统有关联,在城市开发建设领域中的调整规划、征地拆迁、退还预交征地费、减免城建配套费、争取优惠政策等诸多方面,黄云通过给区内相关部门负责人打招呼或者亲自出面到市级有关部门协调,为多名房地产开发商谋取巨额利润,从中多次收受开发商的贿赂。黄云涉嫌收受232万元的贿赂案已于9月5日在渝开庭。

    以上几人均与调高房地产“容积率”及改变用地性质有关。

    规划部门决定容积率高低

    “蒋勇的张狂之处在于(索贿)明码实价。”重庆市某房地产开发商昨日对记者称,这个明码实价就是调高容积率按每个平方米进行计价,每个平方米100~300元不等,收费标准根据地产商多赚的利润来增减。此外,加快审批速度等也有对应价格。

    所谓容积率,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价格中的比例,决定被开发土地的含金量。容积率越高,开发商的利润就越大。

    容积率的高低,决定权在规划部门手里。上述开发商举例说,如果一块地的容积率为3,可以建3万平方米房屋的话,将容积率提升为6,在同样的地块上就可以建设6万平方米房屋——如果每平方米赚1000元利润,这一改动就可以为房地产企业净增3000万元利润。

    近年来,重庆市曾发生一些业主与开发商的纠纷,不少纠纷的起因就是开发商半途“合法”大幅调高容积率,将小区绿地修改为新建房屋并出售。

    据《第一财经日报》

部分因容积率落马的官员

    ■2005年1月28日,青岛市规划局原局长张志光被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张志光受贿案数额高达860余万元,是山东省建国以来检察机关查处的受贿数额最大的厅局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其96次收受贿赂行为,有不少与容积率相关。2002年,张志光任青岛市规划局局长期间,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市北区科技街开发建设住宅小区项目。为多建住房,公司向市规划局申请提高容积率,未获批准。第二年初,公司总经理夏某某托人找张志光关照此事,并答应事成后送其200万元人民币。几个月后,张志光大笔一挥,批准了这一住宅项目申请提高容积率的报告。仅此一笔,张志光便从中获利160万元,中间人获利40万元。

    ■2007年3月20日,昆明市规划局原局长曾华受贿案在昆明开庭。公诉机关指控曾华利用职务之便,先后接受了17家单位的贿赂,非法收受钱物200多万元。而曾的前任胡星和李德昭,也都被地产商“公关”落马。专家观点

规划部门权力大是最大问题

    容积率的提高对购房者来说,意味着居住舒适度大打折扣。云南财经大学房地产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大研分析说,“地就这么大,建筑面积加大了,楼层得加高,绿化率降低,绿化景观减少。楼层加高后,住户也多了,电梯拥挤了。采光率也下降了,可能本来日照时间有5小时,现在前面那栋楼加高了两层,只剩3小时了。总的来说,消费者利益肯定是受到损害。”

    周大研说,最大的问题是法规不够严密,规划部门权力大,操作弹性大。出台的政策又不能够严格执行,“我感觉现在政府在一些房地产项目的监管上有点虎头蛇尾。”

    如何才能抑制住这条“房地产腐败链”?周大研建议建立监督跟踪问效机制,在一块土地拍卖前、房地产项目建设前和竣工后进行公示,将土地用途、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公之于众。

    (宗禾)

王晓亮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