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孔繁森同家人的最后一次合影(1994年8月28日)。
|
文、片/本报记者 李文鹏
14年中,我们会经历难以数清的人与事,而最终能留在记忆中的却非常有限。就在这些有限的记忆中,有一个人我们却从未忘记,这个人就是孔繁森。
1994年11月29日,身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因公殉职,但他的精神与英名却永远烙在了所有人的心中。时至今天,往日的故交与部属说起当年的孔繁森,仍然掩饰不住发自心底的感动。
老乡:“那可是个好人”
无论是过去同在拉萨生活过的老乡、一起工作过的部属,还是身边的警卫员,他们对孔繁森的第一个评价都是同一句话——“ 那可是个好人!”
孔繁森1988年带队进藏,这是他第二次进藏。当时山东的援藏干部刚到西藏时,都住在拉萨的西藏宾馆,而范春峰当时就是负责附近辖区治安的民警,就因为这个原因,他认识了刚到西藏的孔繁森。“没想到我们竟然是老乡,都是山东聊城人。他没有一点官架子,对人非常热情真诚。”已经是聊城市公安局督察支队支队长的范春峰说起当年的情形,还是印象深刻。
此后不久,孔繁森被任命为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 卫生和民政工作。担任副市长之后,孔繁森在闲暇时还是经常请小老乡范春峰到家里来作客。“他对人总是实心实意,我每次到他那里,有好茶叶肯定不会拿孬茶叶,有大西瓜一定不会动小西瓜。”范春峰说,而且让他想不到的是,孔繁森还会特意跑到他家里来喊他一起吃早饭,“那时候我比较喜欢睡懒觉,有时候周末的早晨,他会步行到我住的地方来喊我一起去吃早饭”。
即便是后来到了阿里,孔繁森还是没有忘记这个小老乡。“那时候的交通、通讯不像现在这么便利,他回拉萨的次数也并不很多,但回到拉萨后,只要有时间肯定会见上一面的。”范春峰说。正因为孔繁森在待人处事中流露出的这种真性情,才让年轻的范春峰对他有了真感情,“只要在聊城举办纪念孔繁森的活动,我肯定会积极参加的,我永远忘不了他”。
孔繁森(1944-1994年),聊城市人,1961年7月应征入伍,196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复员回到聊城。1975年3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79年7月赴西藏自治区,任中共岗巴县委副书记。1981年4月回聊城,历任中共莘县县委副书记,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聊城行署副专员。1988年,再次赴藏,任拉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1992年11月,调任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协阿里地区委员会主席。1994年11月29日,在赴新疆塔城地区考察时,不幸因公殉职。
1234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閹间礁纾婚柣鎰惈閸ㄥ倿鏌涢锝嗙缂佺姳鍗抽弻鐔兼⒒鐎垫瓕绐楅梺杞扮鐎氫即寮诲☉銏犲嵆闁靛ǹ鍎辩粻濠氭⒑閸涘⿴娈曠€光偓閹间礁绠栨俊銈傚亾闁宠棄顦埢宥嗘綇閵娧呯厑缂備礁鍊哥粔鎾偑娴兼潙閱囬柣鏂挎惈瀵娊姊绘担铏瑰笡婵炲弶鐗犲畷鎰板捶椤撴稑浜炬慨妯煎亾鐎氾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