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府谷县为让民企多交税批发乌纱帽
本报讯 陕西省府谷县新聘任的七名县长助理和县长经济顾问引起当地百姓关注,原因是这七人均是民营企业家,其中六人为“煤老板”。
一份由府谷县委组织部发的红头文件近日在当地被复印了多份,广为散发。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为,“经县委常委会研究,提议:聘任高乃则、王乃荣、王万东、刘过门等四同志为县政府县长助理(不脱产);聘任张继平、王世春、刘旭锋等三同志为县政府县长经济顾问。”
记者在府谷县委组织部的网站上查到,高乃则为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乃荣为府谷县恒源煤焦电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万东为陕西三忻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过门为榆林市万源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公示资料显示,四人中,两人为高中文化程度,一人为初中文化程度,而高乃则的文化程度不详。
“高乃则就没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在陕西省府谷县做生意的李奇(化名)说。在坊间2008年初流传的一份陕西省十大富豪榜上,高乃则以拥有财富78亿元位列首位。而在2008胡润慈善榜上,其以2890万元的捐赠额位列慈善榜第91位。
担忧:
会不会成为保护伞
对于聘任民营企业家为县长助理,李奇的担心是,这将影响当地经济的正常发展,“企业的领导是县长助理,执法部门的正常执法会不会受到影响?县长助理的头衔会不会成为这些企业的保护伞?”
对此,贺强解释说,这并不会影响执法部门的正常执法,这些不脱产的县长助理因为不参加具体的政务活动,也不会左右政府的决策,更不会出现官商勾结的情况,“这和红顶商人有本质的区别,红顶商人是指戴着帽子去做生意,我们这是生意已经做大了,再给他戴个帽子。”
“他们都是一年一聘。”贺强说。据介绍,该县目前已将聘任标准修改为“纳税和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在2000万元以上、群众公认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非公有制企业法定代表人”,聘任的称呼也由县长助理改为“县委、县政府特邀经济顾问”。
本组稿件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
官方:政治待遇是激励机制
这一事件在当地被处理得很低调,当地官方的网站、报纸及各种材料中,均未将他们称为县长助理。
“我们聘任这些民营企业家为县长助理,只是给了一个名分,并不参加常委会和办公会等,实质上就是一个经济顾问。”府谷县委组织部部长贺强告诉记者,“我们之所以低调,是因为担心社会舆论,我们难以判断这个决定和现行政策有无冲突,我们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贺强介绍说,聘任民营企业家为县长助理是缘于该县出台的文件《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暂行规定》,这份文件第九条明确提出:县委、县政府每年对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对纳税1000万元以上、群众公认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经组织考察,可聘任为县人民政府不脱产县长助理。
“2006年以前,府谷经济发展潜力非常大,势头非常好,但税收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激励机制不到位,存在偷税漏税情况。2007年初,讨论鼓励民企发展的决定时,大家认为,到了一定层面,应该给予民营企业家一定的政治待遇。”贺强介绍上述文件出台的背景时说。
“老板当了县长助理后,行为上有了约束,大家也尊重了,老板自身有自豪感,也有危机感,会在体现社会责任以及带领大家致富等方面起到榜样作用。”
贺强也承认,这些企业家均是因为资源性经济暴富起来的,没有经过市场经济的锤炼,“也不适合参政”。
煤老板:一点实质内容都没有
被聘任为县长助理的刘过门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县上让我们当县长助理,说是给政治待遇,其实一点实质内容都没有,只是捐款了就想起我们。”另三位被聘任为县长助理的民营企业家则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除县长助理外,刘过门还有一个府谷县府谷镇党委副书记的头衔,同样是不脱产。记者在府谷镇政府打听刘过门的办公室时,一位工作人员称,“这里没有他的办公室,他也从来不来这里。”
做生意的李奇深有感触地说,“经商的最害怕被别人瞧不起,尤其是那些暴富起来的人,从内心里肯定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县长助理这个帽子的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一份由府谷县委组织部发的红头文件近日在当地被复印了多份,广为散发。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为,“经县委常委会研究,提议:聘任高乃则、王乃荣、王万东、刘过门等四同志为县政府县长助理(不脱产);聘任张继平、王世春、刘旭锋等三同志为县政府县长经济顾问。”
记者在府谷县委组织部的网站上查到,高乃则为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乃荣为府谷县恒源煤焦电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万东为陕西三忻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过门为榆林市万源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公示资料显示,四人中,两人为高中文化程度,一人为初中文化程度,而高乃则的文化程度不详。
“高乃则就没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在陕西省府谷县做生意的李奇(化名)说。在坊间2008年初流传的一份陕西省十大富豪榜上,高乃则以拥有财富78亿元位列首位。而在2008胡润慈善榜上,其以2890万元的捐赠额位列慈善榜第91位。
担忧:
会不会成为保护伞
对于聘任民营企业家为县长助理,李奇的担心是,这将影响当地经济的正常发展,“企业的领导是县长助理,执法部门的正常执法会不会受到影响?县长助理的头衔会不会成为这些企业的保护伞?”
对此,贺强解释说,这并不会影响执法部门的正常执法,这些不脱产的县长助理因为不参加具体的政务活动,也不会左右政府的决策,更不会出现官商勾结的情况,“这和红顶商人有本质的区别,红顶商人是指戴着帽子去做生意,我们这是生意已经做大了,再给他戴个帽子。”
“他们都是一年一聘。”贺强说。据介绍,该县目前已将聘任标准修改为“纳税和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在2000万元以上、群众公认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非公有制企业法定代表人”,聘任的称呼也由县长助理改为“县委、县政府特邀经济顾问”。
本组稿件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
官方:政治待遇是激励机制
这一事件在当地被处理得很低调,当地官方的网站、报纸及各种材料中,均未将他们称为县长助理。
“我们聘任这些民营企业家为县长助理,只是给了一个名分,并不参加常委会和办公会等,实质上就是一个经济顾问。”府谷县委组织部部长贺强告诉记者,“我们之所以低调,是因为担心社会舆论,我们难以判断这个决定和现行政策有无冲突,我们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贺强介绍说,聘任民营企业家为县长助理是缘于该县出台的文件《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暂行规定》,这份文件第九条明确提出:县委、县政府每年对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对纳税1000万元以上、群众公认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经组织考察,可聘任为县人民政府不脱产县长助理。
“2006年以前,府谷经济发展潜力非常大,势头非常好,但税收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激励机制不到位,存在偷税漏税情况。2007年初,讨论鼓励民企发展的决定时,大家认为,到了一定层面,应该给予民营企业家一定的政治待遇。”贺强介绍上述文件出台的背景时说。
“老板当了县长助理后,行为上有了约束,大家也尊重了,老板自身有自豪感,也有危机感,会在体现社会责任以及带领大家致富等方面起到榜样作用。”
贺强也承认,这些企业家均是因为资源性经济暴富起来的,没有经过市场经济的锤炼,“也不适合参政”。
煤老板:一点实质内容都没有
被聘任为县长助理的刘过门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县上让我们当县长助理,说是给政治待遇,其实一点实质内容都没有,只是捐款了就想起我们。”另三位被聘任为县长助理的民营企业家则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除县长助理外,刘过门还有一个府谷县府谷镇党委副书记的头衔,同样是不脱产。记者在府谷镇政府打听刘过门的办公室时,一位工作人员称,“这里没有他的办公室,他也从来不来这里。”
做生意的李奇深有感触地说,“经商的最害怕被别人瞧不起,尤其是那些暴富起来的人,从内心里肯定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县长助理这个帽子的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