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合江县电视台每天中午和晚上的本地新闻时段,反复播放了一部16分钟长的短片,暴露了县城存在的脏、乱、差现象。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激动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屏幕上。
为什么要播出这样的镜头?这部短片的背后有什么内幕?
电视短片亮“家丑”
娟镜头一:合江县荔乡路街市。又脏又破的篷布密密麻麻占据了街道两侧,街心到处是菜贩留下的菜叶,加工家禽的摊位周围血水横流,臭气熏天。
娟镜头二:街头,一双双手将垃圾直接倾倒在地上,垃圾越堆越高;一个个损坏的垃圾桶,不翼而飞的窨井盖。
娟镜头三:县城主要大街上,电线杆、墙壁等处,牛皮癣一层盖过一层。
娟镜头四:群众说:“(脏乱差)没人管,政府部门简直不像话。县长、书记在干什么?都在干什么?”
从2月26日上午开始,这部16分钟长的短片,合江电视台每天分4个时段播出。
一个县级电视台,将群众愤怒质问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内容公开播放,引起全县震惊。部分官员对这种做法表示疑惑:“这样的言论也能在电视台播放?书记、县长的脸上挂得住?”此事在泸州网络论坛引起热议。
“刺激”镜头一度被剪
合江电视台台长朱丹介绍,新年上班后,电视台按县委要求,安排记者何开平等人,集中拍摄县城存在的脏乱差场面,“最初是想拍来作为整治后的对比资料。”
一周后,素材片出来了。朱丹和台里的其他同志,看到群众愤怒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内容时,考虑再三,决定将这个镜头剪掉。
2月中旬,该县常务副县长杜安坚初审剪辑后的片子时,了解到群众质问县领导的镜头已经剪掉。没几天,县政府办公室通知电视台,将编辑好的片子送给县长周毅等县领导审看。
2月23日,电视台接到县政府办公室通知:一定要把群众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内容“原汁原味”地加进去。合江电视台立即重新编辑,并于26日开始滚动播出。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合江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谢启珍介绍,合江县城建成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十多万。县城主要街道环境卫生经整治后有所好转,但在背街小巷和城乡接合部,群众对脏乱差现象意见很大。据悉,2007年底,该县就决心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谢启珍说:“我们是下了决心的,今年一定要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县委书记李波:
群众意见不能回避
记者:李书记,你们把群众直接质问书记、县长的内容公开播放,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李波:县城脏乱差,群众有意见,我们不应该回避。如果县委书记、县长连这种意见都接受不了,你还有啥子政治胸襟呢?
记者:不担心影响你们的形象?
李波:周县长告诉我,记者采访群众时有这个内容,我可以说是不假思索就要求加进去。没有管好就是没有管好,我们应该有承担责任的风度。回避矛盾和问题才影响党委政府形象。
记者:县委、县政府班子里其他领导有没有不同意见?
李波:有!是不同意公开播放,但心里还是承认群众说得有道理。县城脏乱差,书记、县长和其他领导都有责任。
记者:下一步你们如何打算?
李波:短片放完后,我们就开了誓师动员大会。我在会上讲了,如果我们连这点工作都做不好,无颜见江东父老啊!
(据《华西都市报》)
正方
老百姓的福音
短片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县大桥镇党委书记龙启权说,“县电视台连续在多个频道反复播放短片,使我们觉得县委、县政府不是作秀,而是敢于揭丑‘亮剑’。我们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信心更足了。”
该县少岷路综合市场里,正在买菜的市民徐小丽说:“没想到合江电视台也揭起县上的短来,而且‘骂’的还是县长、书记,看来这回县上要动真格的了,这是我们市民的福音。”
反方
涉嫌政治作秀
有网友说,公民质问不但合情合理,而且也是在行使公民合法的表达权和舆论监督权,这本应是一种常态事件。公民质疑和监督政府,是他们的权利;政府,它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它怎么就成了一条歌功颂德的正面新闻了呢?
合江县政府自我揭短的动机不明,我们无法排除其政治作秀的嫌疑;民众都能看到的脏乱差,为什么他们就是看不到?合江县的市民和上级政府部门,都应该对合江县的领导与相关部门进行问责。
将改良自己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希望寄托在政府或政府官员的清明、开明、英明,而不是法治之上,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为了一两次偶然的、局部的所谓“进步”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