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安监省长 ”的累与痛

450×153
山西省省长王君流泪向死难矿工及矿工家属致歉。(资料片)
343×450
王君简介 1952年3月生,山西省大同市人,大学学历。1971年10月参加工作,曾在山西矿业学院采煤专业学习。2007年7月出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次年3月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同年8月任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襄汾溃坝事故发生后,王君被调任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9年1月当选为山西省省长。王君是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2月24日,山西省省长王君代表山西向中央做出深刻检查。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王君的前任们,"深刻检查",几乎是几任山西省省长共同的宿命。

    ■无论大会小会,王君有机会就讲安全生产。煤炭专家出身的王君,调研问题细致到包括设备、操作等繁琐层面;出台的相关检查制度,技术细节详细之至。他曾斥责某地事故责任者,"犯错不要犯得技术含量太低"。

    ■此前在山西,地方官员都喜欢任职产煤市县,因为财政收入丰裕。而现在,产煤市县官员开始羡慕无煤市县同僚,至少无天天担心矿难之虞。"在一些地方,往往是最新被提拔的官员分管安全"。



    王君流泪致歉

    当山西省省长王君哽咽着向屯兰矿遇难矿工和家属道歉时,其悲情色彩一如他所主政的三晋大地。这是王君在山西第二次流泪,上一次是王在春节期间,看望“9·8襄汾溃坝”事故遇难者家属时。

    矿难前的2月20日,山西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举行。

    与会者对记者说,神情严肃的王君在会上多次打断汇报者谈成绩的言语,要求只说“要怎么做”。 “发生事故了,还讲什么宏图大业?如果小煤窑问题都解决不了,明年就不用开这个会了。”王君说,一些话我已经讲了几个月。也是在那次会上,王君说出了一句现在被广泛提及的话:“我们已经哭不起了。”与会者回忆,当时有在座的山西官员说听省长如此表态忍不住想掉泪。没想到几天后,掉泪的是告诫者王君。2月22日,矿难骤然而至。救援现场的知情者对记者描述,紧急赶到的山西官员们在焦虑地议论两个话题:第一是前两天刚开了安全生产会议,结果省长话音未落,就发生了特大事故;其二是之前都是小煤矿发生事故,而这次,居然是屯兰矿这种大型现代化国有矿。

    这给已然重重压力下的山西官员们带来的沮丧和无奈感是显然的。就在省长王君哽咽之前,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山西省政府官员已经用“想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而另一位受访的山西厅级官员的回答则是“欲哭无泪,欲言无语”。

    无论如何无奈,对王君来说,最现实的,只有救人。知情者说,2月22日凌晨矿难发生后不久,焦急的王君亲自叫醒了山西省卫生厅厅长,要求调集专家和设备。

    但是要做的终究要做,2月24日的会议上,王君表态代表山西向中央做出深刻检查。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王君的前任们,而做“深刻检查”,几乎是几任山西省省长共同的宿命。

    技术派官员抓安全

    去年9月,正在调查“山西襄汾溃坝事故”的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王君就地转为山西省代省长。

    舆论甚至认为这是“最后的办法”。 “他干了多年煤矿,而且是从安监总局局长任上调来,从调任干部的手段上讲确实已经用到极致。”接受记者采访的山西省政府官员说。

    与省长任免时一般只是中组部副部长到场的惯例不同,在任免现场,还有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和监察部部长马马文。

    王君当时表态说,要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把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刚开始,王君只能用一些传统手法,比如对山西全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进行为期12天的专项督察,督察报告后来被全部公开,问题惊人。

    之前,身为安监总局局长的王君刚刚斥责了不负责任的山西官员,而现在,他成为这个省份的领导者。很明显,王君是焦虑的,他要求山西官员对待安全问题,“要清醒、清醒、再清醒,过细、过细、再过细,扎实、扎实、再扎实。”随后去年10月份,他在全省范围内又发动了为期一年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

    王君强调说,“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为此修改新的考核标准,把安全发展目标作为“一触即死”的“高压线”。

    他也发动了一场名为“山西省集中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的清查活动,而他在事故责任处理中也将企业主和地方官员绑在了一个“战车”上,推行“两个主体责任”制度。山西的新规定是,举报矿难,最高可获5万元的奖励,这看起来更像一场“人民战争”。

    与之前不同,煤炭专家出身的王君,有很明显的“技术派风格”。山西省政府的相关官员说,他下去调研都是问很细致的问题,包括设备、操作等繁琐层面。而王君领导下出台的相关检查制度,技术细节详细之至。知情人说,王君曾斥责某地事故责任者,说“犯错不要犯得技术含量太低”。

    出身科班的王君对专家显然是信任的。从去年11月开始,王君决定为各市和所有产煤县选配市、县(市、区)长的“安全助理”,他们都是煤矿行业中的安全专家。知情人说,这些人都是请专家出题,王君亲自审核的。

    事实上,王君不能说不兢兢业业。作为曾经的煤矿通风区技术员,王君对通风和瓦斯尤为看重,相关谈话见于各种记录。而记者了解的是,甚至在事发前两天的2月20日,山西煤监局太原分局已经准备对辖区各矿井开展“瓦斯治理”重点监察活动,首先就是对屯兰矿所属的西山煤电集团各矿井进行监察,速度是一天一座矿井。

    两天后,屯兰矿发生瓦斯爆炸。安监总局官员说,屯兰矿“采区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治理不彻底”。山西当地官员事后曾对记者不无感慨地说,山西是“尽人事听天命”。

    “升迁慢比拿下强”

    “尤其是年轻的或者前程比较‘远大’的干部。现在不是发生事故找个理由就可以搪塞的时代了。严抓安全生产可能会影响当地的GDP,但是就算因此升迁慢些,至少比退步甚至被拿下强。”

    一些山西官员难掩沮丧,“在监管行政手段上,能用的几乎到头了。”上述山西省政府官员说。几年来,山西针对官员在安全生产上的各种问责风暴一直未停。

    在山西,各种“排查” 和“专项整治”有时几乎可以续接不断。“安全方面压力太大了,在一些地方,官员都不想分管,往往是最新被提拔的官员分管安全。”上述厅级官员说。现在山西的制度是“问责前置”,就算没发生事故,但是如果查出有隐患,一样要处理。

    记者采访的山西某产煤大市的市委书记说自己“每天都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一个是安全,一个是信访,这都是可以处理干部的,谁敢不重视?”

    重压之下,一些固有逻辑也发生变化。此前在山西,地方官员都喜欢在产煤的市县,因为这样财政收入丰裕。而现在,一些产煤市县的官员开始羡慕无煤市县的同僚,至少无天天担心矿难之虞。“尤其是年轻的或者前程比较‘远大’的干部。现在不是发生事故找个理由就可以搪塞的时代了。严抓安全生产可能会影响当地的GDP,但是就算因此升迁慢些,至少比退步甚至被拿下强。”

    此前外界担心,关停一些小煤矿是否为山西大多数官员的想法,但记者采访的相关官员说,大家的看法“真是一致的”。“我们开始意识到煤矿对于山西来说没有原先认为的那么多好处。我们在煤炭开采上的各种成本,包括安全成本和生态成本已经到了极限,这么高的付出,实际上我们是吃亏的。”

    而对地方官员来说,在目前煤炭价格猛跌的情况下,安全事故导致的政治风险和该地区能获得的经济利益也并不对称。

    毫无悬念的是,治理矿难顽疾,还需要给王君更多的时间。这位省长曾说自己“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而公众关心的是,这位当众哽咽的省长,此后能否再也没有因此而哭的机会。 据《南方周末》

王晓亮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