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友”医院联手骗套医保资金
![]() |
“院友”提供的结算清单。 |
今年2月中旬,云南省和昆明市医保中心在年检中,发现昆明市东方医院与和平医院均存在涉嫌利用医保病人套取医保资金等情况。医保中心当即关闭了这两家医院的医保支付系统,目前正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
记者暗访后发现,在昆明,有这样一群自称“院友”的人,他们大多已退休,享受省级或市级医保待遇,却辗转昆明部分民营医院,一年住院4-7次,每次不但不用支出住院期间应自付的医药费,反而能在住院期间免费享用一日三餐,出院后还能从医院开出几百元药品。他们因此成为一群特殊的职业住院人。
难道这些老人确实是患了大病,需要一年住院4-7次?这些民营医院为啥舍得为老人提供免费的三餐?
据了解内情的人称,昆明目前有5-6家利用医保病人套取医保资金的民营医院,这些可以刷医保卡的民营医院利用医保的监管空隙,以开几百元药和免费三餐的“优惠”诱惑持有医保卡的老年人住院。而老人每住一次院,医院就可以骗取国家医保资金1400-1600元。
医院套取医保资金的风险很大,难道医院不怕被医保中心查处吗?医保部门表示,“院友”喜欢“小病大住”甚至“无病假住院”的行为,对医院套取医保资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由于监管人手少,加上医患之间牢固的利益链,让监管部门很难对涉事医院进行查处。
有律师称,医院和职业住院人的行为已涉嫌合谋诈骗,属于共犯。如果诈骗数额达到国家法定的量刑标准,将被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据《都市时报》)
职业住院人张诚(化名)60多岁,从去年10月开始到今年2月,张诚已在4家民营医院住院,4次住院共计44天,共从昆明市医保统筹资金中支付了9690.07元,自己几乎没出自付部分的住院费。另外,4次住院共开出1000余元药品,大部分药品与住院的病无关。
第一次:没病住院吊保健针水
去年10月30日,张诚经人介绍住进位于昆明西站附近的某民营医院。没有心脏病的他,被医生“诊断”为“心肌缺血型冠心病”。这家民营医院需要预付1000元押金,其中200元是伙食费,剩余的800元出院时再退给患者,但患者出院时大约能开出200-400元的药品带走,实际上,患者吃饭的费用也就被药品抵消了。
第一次住院,张诚产生了168元床位费、西药费1127.76元、一般检查治疗费144元、一般医疗服务费18元、中药、中成药费2234.26元,总共3692.02元。其中,由医保统筹支付3210.14元,个人支付481.88元。
张诚介绍说:“医院要求每天去打吊针,我其实没什么病,也不需要打什么针水。医院为让我打吊针,就开了一些营养性、保健性的针水给我打。”
第二次:脖子不舒服诊为颈椎病
仅仅过了一个月,去年12月9日,张诚又被介绍进东方医院就医。这次没交“门槛费”,医院诊断老人患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颈椎病”。
张诚真有这么多病吗?他说:“医生当时没做什么检查,我说了在某民营医院诊断的是冠心病,他就写上了。我说我脖子有时不舒服,他写上颈椎病。我就这样进了东方医院。”
出院时,结账单上显示西药费646.85元,中药、中成药费872元,还有超声检查、床位费、检查、一般检查治疗、一般医疗服务、医学影像6项费用共700元。
张诚说:“这些费用都由医院自己填,我也不关心,只要他们能通过医保中心的检查就行。我呢,在出院时开一些我需要的药品就行了。”
张诚在东方医院总共花费了2218.85元医药费,基本医疗统筹支付2095.9元,自己开出500元左右的药品。
第三次:只需每天上午来一下
今年1月5日,张诚又住进云南和平医院,预交了540元预付款,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张诚说:“我是有一点这个病,到冬天难受一点,但很轻微,医院一般会把病写得较为严重,而且一般写成慢性病,这样,如果有慢性病、特殊病保险的人,就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个人承担的部分就少一些。”
张诚介绍,和平医院的管理与以上两家医院差不多,住院只需每天上午来一下。每天早上,和平医院的住院部还有一些患者在住院,下午到晚上基本就不见什么人在房间和楼道活动了。
张诚的收费单上自付部分为275.12元,但张诚说,实际上预交的钱都拿回来了,出院时还开了400元左右的药品。
第四次:不必全交门槛费
2月3日,张诚再度住进第一次住过的某民营医院,这次他被诊断为“高血压Ⅱ型、心肌缺血型冠心病”,与首次住院时的病情基本一样。
张诚这次入院不必交门槛费了,也不必每天早上大老远地赶来医院打吊针,适当时候找医生检查一下,告诉医生自己的感受,医生再给一些医嘱。
这次住院共花费3336.73元,医保统筹资金支付3052.67元,自付部分284.06元。 张诚说:“我要求开一些肝胆方面的保健药、高级的维生素类药等,医院里没有,医生就请药房进货,出院时不用交自付费用,还可以带着200余元药品回家。住了4次院,我家里已有1000余元药品。”
(据《都市时报》)链接
四种骗保伎俩
一是私自留存职工医保卡,虚假住院。拿着别人的医保卡,在住院审批表上虚列几种疾病,开出处方,当成真的病人住院、开药、检查等,然后上报给医保处。仅从住院报账清单上看毫无破绽;
二是医患勾结,虚挂床位。医院为一些根本不需要住院的病人挂空床位,按照住院病人进行治疗。医院既能增加收入,医保“病人”又能得到不掏钱的药,医院和病人实现了“双赢”;
三是多开药品,延长住院时间。医生可以在病人不需要那么多药的情况下,按医保中心控制量向电脑中输入各种费用,病人出院后,由于不是自己掏钱支付,往往没及时办理出院手续,医院继续把出院病人当成住院病人开药;
四是以药串药、以物串药。这些医院一般有两套计算机系统,医保票据上打印出的是符合医保报销规定的药品,病人实际拿到手的是非医保药品。
各地打击办法
北京:实行退出机制
北京市去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医保定点医院退出机制,定点医院的不良行为被举报和曝光后,将实行定点资格退出机制,从而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新疆:奖励举报者
新疆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可对违规骗取、套取或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行为进行举报,举报金额5万元以上的,将按涉案金额10%给予举报人奖励,举报人最高可获万元奖励;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按20%给予奖励;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按30%给予奖励;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按40%给予奖励;1000元(含本数)以下的,按涉案金额50%给予奖励。(宗和)
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