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库斯·朗塞特”号海洋考察船长235英尺,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共同拥有。作为学术研究船,“马库斯·朗塞特”号最为特别的是其全面的地球物理学探索能力。 (资料片)
任务海底地质勘测?
据媒体称,一艘名为“马库斯·朗塞特”的美国科考船又在开赴中国南海附近水域,预计下周抵达。这艘科考船计划对海底进行地质勘测,其部分活动可能会进入中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此次科考活动事先征得了日本、菲律宾同意,但并未获得中国政府批准。报道认为,此次科考活动的负责人应当采取行动,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以确保不会发生问题。否则很可能会在当前敏感时期,再度引发新的对抗。
“马库斯·朗塞特”号海洋考察船将在3月28日抵达中国台湾高雄港,预定在3月31日至4月28日执行第一个航次的海上震测调查。该项任务将先在高雄-屏东外海实施共约10天左右的调查,以探测可燃冰赋存区的深部地壳构造。然后在台湾岛周围及附近海域执行4个航次的海上反射震测调查。台湾科研人员也将首度利用该研究船一起进行相关调查。
影响更具挑衅性
这艘美国科考船下周将抵达中国附近水域,从而有可能在这个地区引发新的对抗。不到一个月前,中国的几艘船只曾与美国海军一艘监测船在海南岛附近发生对峙。
据了解,这艘美国科考船计划进行的海底地理调查中有一部分将在距中国海岸200海里范围的专属经济区内进行。
海事法专家说,这艘科考船进入中国专属经济区比导致最近这次对峙的“无瑕”号监测船所执行的任务更具挑衅性。最近这次对峙余波未平,美国五角大楼21日公布了在“无瑕”号监测船上拍摄的录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防务与战略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萨姆·贝特曼说:“我感到很吃惊……这看起来的确是具有潜在挑衅性的。依据公约,这种活动是被禁止的,除非对专属经济区主张权利的国家批准这种活动。如果发现民用船只明显是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活动,这艘船会面临遭到拦截、扣压甚至法律制裁的风险。”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一国对距其海岸12海里范围内的区域享有主权,除此区域外,距这个国家海岸200海里范围内的区域属于其专属经济区。美国尚未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美国纽约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高级政策分析师迈克尔·亚斯尼说,未经允许在中国水域开展活动将使这艘科考船陷入麻烦。亚斯尼说:“中国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无疑是适用的,而根据国际公约,中国也有一定权力执行自身法律。”
专属经济区并未赋予一国对这片地区的主权,而是使其具有这片地区矿产资源储备的所有权以及在这里从事渔业和海洋研究的权利。
专家观点中美会尽量避免事态扩大
上海交大环太平洋研究中心海洋政策项目负责人季国兴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此次考察是属于科学研究范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在专属经济区内从事民间海洋研究是需要获得批准的。如果未征求中国许可,中方可以提出抗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一国对距其海岸12海里范围内的区域享有主权,除此区域外,距这个国家海岸200海里范围内的区域属于其专属经济区。不过,季国兴对于可能发生的冲突持保留意见。 “中美已就‘无瑕’号事件达成谅解,会尽量避免事态扩大。”他说。但他也强调,美国对在专属经济区活动跟中国始终存在分歧,问题不会在很短时间内解决。
综合《新闻晨报》、《东方早报》相关稿件
继中国南海发生美国海军水声监听船“无瑕”号非法测量事件之后,又有一艘美国科考船可能下周将抵达中国南海附近水域。据报道,这艘计划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作业的科考船没有获得中国政府批准。
链接:中国最大渔政船南海巡航归来
本报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微雨濛濛,东南方向的珠江航道上,中国最大的渔政船311缓缓出现在人们视野。25日中午11时30分,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副局长杨朝雷、副巡视员刘添荣等到新港码头迎接。其后半小时内,一同执行任务的301渔政船也顺利返回广州。
今年3月10日,总排水量4500多吨的中国最大渔政船311开始从广州出发,一路经珠江口海域,并于12日到达三亚榆林港母港后,正式对西沙群岛、北部湾海域等进行首次巡航,总航程达2000多海里。
菲律宾军方高官称不会从南沙撤军
本报讯据《环球时报》报道,菲律宾《商报》25日报道称,菲律宾一名高级军官24日表示,菲武装部队并无意撤回被派往南沙群岛一些岛屿的菲士兵。
据报道,菲律宾西部军区辘逊准将说:“我们没有撤军的计划。”他表示,菲士兵将继续以“持续占领”的方式,维护国家对群岛的“主权”。
据报道,多数来自西部海军部队的菲律宾士兵目前正“占领”着九个小岛,其中包括中业岛、马欢岛、费信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杨信沙洲、司令礁。
辘逊称,中国并未派出战舰到南沙群岛,但菲律宾方面注意到了一些中国渔政船的行动,他还表示南沙群岛不会发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