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一瓶水,矿物液只值一厘钱

    本周是"中国水周",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饮用水的安全问题。

    消费者一般把矿物质水等同于矿泉水,以为对人体有益。我们习以为常的矿物质水,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安全风险--有业内人士揭示,矿物质水不过就是自来水加矿物液。

    一位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上建议"禁止在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因为目前对这种添加剂,没有任何的长期监测与长期风险评估,长期饮用安全性无从保障。

    但正是这种每瓶成本不足一厘钱的矿物液,成为了康师傅等矿物质水的市场利器。仅康师傅,每年的矿物质水销售额就有几十亿元人民币。

    康师傅、冰露、屈臣氏、雀巢、景田、今麦郎……各个品牌的矿物质水在市场上一直卖得很火。很少有人追问,在水中添加矿物质类的食品添加剂,有必要吗?会安全吗?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提出了否定意见,他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禁止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建议》。

    柏广新认为,在饮用水中添加的人工矿物质类的食品添加剂,起不到任何作用,技术上完全没有必要,安全上根本没有长期监测与风险评估。商家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满足商业宣传与牟利之需。

    他呼吁,国家应通过立法或行政规范的形式,禁止在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保障国民饮水安全。

    这样的提醒使人们突然意识到:饮用水是不应该有任何人工添加成分的。

    而许多人把矿物质水作为日常生活饮用水的一部分。

    故而,“从食品安全角度看,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和人工矿物质难保终生饮用安全”。柏广新虽未具体点出企业名字,但明眼人都知道一直备受诟病的矿物质水将面临有无存在必要性的考量。

    调查发现,确如柏广新所言,矿物质水一开始就产生于市场营销的需要。

    添加剂成了市场利器

    康师傅开发了矿物质水,在纯净水中添加硫酸镁和氯化钾这两种食品添加剂。由这两种添加剂打造出来的新概念——矿物质水在短短几年内为康师傅获得了每年数十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2003年,康师傅在国内较早推出了矿物质水,这个新水种很快成了康师傅的攻城利器。

    众所周知天然矿泉水对人体有益,可是由于水资源较少而且国家控制开采,天然水的水源必然成为利益争夺点。此外经过2000年那场纯净水和天然水的水战,人们普遍意识到纯净水缺少营养物质,比如我们熟知的钾、钙、镁、硒。于是公众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认识,以为经过人工配比的矿物质水,就像矿泉水一样有益于人体。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康师傅开发了矿物质水,在纯净水中添加硫酸镁和氯化钾。更令人担心的是,硫酸镁并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而康师傅、冰露等数家矿物质水均加这两种添加剂。

    由这两种添加剂打造出来的新概念——矿物质水在短短几年内为康师傅获得巨额利润。根据康师傅年报,2006年康师傅营业额23.32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饮品类营业额大幅上升55.7%至10.9亿美元,占总营业额的46.9%——首次超过了其主力板块产品方便面,其饮品类别之一的矿物质水可谓功不可没。

    按照有关媒体的说法,2007年康师傅打算斥资27亿元人民币扩充其瓶装水产能——此时的水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品类的市场争夺,它关系到康师傅上市公司的多种指标。

    在国内矿物质水市场,康师傅无疑是个中翘楚——所有对矿物质水的质疑,似乎都是冲着康师傅来的。毕竟在过去几年中在瓶装水领域把人工添加把玩到极致的正是“多一点,生活更健康”的康师傅矿物质水。

    真的是“多一点,生活更健康”吗?去年8月,康师傅矿物质水在全国范围内遭遇了“水源门”的质疑:其在广告中宣称瓶装水来自“优质水源”,却被消费者捅穿其多家工厂行自来水灌装之实……

    矿物质水如何点水成金

    一瓶矿物质水的矿物质成本不超过一厘钱。一点添加物,就在纯净水和矿泉水等天然水的市场中硬生生切开了一块新的蛋糕。

    30年前资产只有1000万新台币的康师傅,如今是中国市场上最大的食品业上市公司。

    2007年康师傅矿物质水已经超越娃哈哈纯净水而成为瓶装水领域的老大。

    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意味着矿物质水将代替纯净水,引领行业市场。这是继2000年中国第一场水战(天然水PK纯净水)以来,又一次行业突变。

    业内人士给记者做了这样的举例:从自来水管道流出的10吨水经过RO反渗透后,水里所有溶解物都过滤掉了,排掉废水后变成了5吨纯净水。

    5吨纯净水被注入一个巨大的金属桶,和一小杯矿化液搅拌后完成矿化,再被分别灌装到塑料瓶内,就成为市面上销售的矿物质水。

    至于价格更是让纯净水厂也慨叹其点水成金的能力:一千克矿化液的平均市场价格为80元,平均投放比例为1∶5000,也就是说,一千克矿化液可以生产出5吨矿物质水。

    如果按目前流行的550毫升瓶装水计算,一瓶矿物质水的矿物质成本不超过一厘钱。

    一点添加物,就在纯净水、矿泉水等天然水的市场中硬生生切开了一块新的蛋糕。

    一个业内流传未经第三方证实的数据是:2005年瓶装矿物质水的销售额接近10亿元,2006年已经超过19亿元,到2007年达到了27亿元的销售额——和持续保持在年度50亿元销售额的瓶装纯净水相比,矿物质水的增长不禁让人眼红耳热。

    没有安全保障的矿物质水

    “矿物质水”的名称有很大的误导性,广大消费者无法从名称上分辨其与“天然矿泉水”的差别,是一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

    人们有理由对瓶装水提出更高要求:一瓶600毫升的瓶装水在超市售价为1元左右,而一吨自来水的价格为4元左右,同等数量的瓶装水的价格是自来水的1600倍以上。这些零售价格更高的水,本来就应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消费标准。

    依据最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在生产上不属于必要的添加剂是不能添加的。

    天然水中的矿物元素是经过成百上千年自然形成的,它的存在是相对稳定的,其矿物元素对人体有益。可是矿物质水是用化学元素添加而成。

    日本“食品添加剂之父”安部司在其所著的《食品真相大揭秘》中谈道:“卖得便宜的水,只是把自来水通过机器净化,强行加入矿物质而制成的。把自来水净化后出售不是不行,但是不应该让消费者误以为那是天然矿泉水。与其喝这样强行加入矿物质的水,还不如喝未经加热处理的天然水,其中富含的矿物质极其珍贵,是人工做不出来的。”

    柏广新担心的,是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和人工矿物质难保终生饮用安全。柏广新在其议案中指出:

    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和人工矿物质,是否有益于人类健康、能否保证食品安全,均没经充分而长期的监测和风险评估。国际食品法规定了营养素添加的基本原则,添加后不能引起新的不平衡。目前市场上饮用水中的添加剂和人工矿物质由于添加种类单一,会带来新的不平衡,其长期饮用的风险评估无法预知。添加食品添加剂必须要有临床和亚临床,目前很难看到生产矿物质水的企业有临床报告或说明。现阶段的添加方式是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终生饮用安全的。“矿物质水”的名称有很大的误导性,广大消费者无法从名称上分辨其与“天然矿泉水”的差别,是一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

    事实上,矿物质水的市场“老大”——康师傅,也仅仅只敢在中国内地市场销售矿物质水。

    柏广新介绍,从国际立法惯例看,发达国家多数是禁止在饮用水中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美国在联邦法规21篇165章中明确规定在饮用水中禁止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欧盟委员会也要求所有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置于永久观察下,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重新评估。

    柏广新认为,无论是添加矿物液还是添加水果元素,都容易导致矿泉水中矿物质与添加物的化学反应,改变酸碱度,既不符合国际标准,也达不到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长期饮用安全性无从保障。

    (据《南方周末》)

王晓亮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