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中央启动新一轮年轻干部选拔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践锻炼、具备基层经历等,将成为培养选拔的“关注点”

    3月30日,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新一轮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

    领导班子:年轻面孔渐多

    全国机关干部中45岁以下的已逾七成

    不久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向群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广西将大胆选拔一批上世纪70年代出生、实践证明优秀、具有发展潜力的厅级后备干部和35岁左右的县(市、区)党政正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锻炼。

    “梳理这几年的脉络,可以看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方式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制度化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表示。

    据统计,从1982年到2007年,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8.4岁、6.8岁、5.7岁。截至200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中45岁以下的占71.5% ,其中35岁以下的占30%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5%,比1978年提高了78.2个百分点。

年轻干部:基层经验少

    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中央单位厅局级

    领导干部不足两成

    年轻干部特别是堪当正职的优秀年轻干部,数量还是偏少;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淡漠,对群众缺乏感情;还有的经不起权力、地位的考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至80年代出生的年轻干部,现在已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他们中很多人缺乏基层和艰苦复杂环境的历练,等等。

    目前,机关干部的选拔自成体系、体内循环的现象比较突出。据统计,中央和国家机关厅局级领导干部中,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比例高达44.6% ,而具有县、乡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仅占12.5%。

    用人导向:重实践  重基层

    中央首次制定党政领导班子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从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传递出的诸多信息显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践锻炼、具备基层经历等等,都将成为下一步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关注点”。

    人们注意到,今年2月,党中央制定了《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对新一轮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部署。

    这是党中央首次制定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就在几天前,另一份重要文件——《 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也得以进一步完善。

    “不能把‘ 年轻化’等同于‘ 低龄化’。”宋世明认为,在实践中,要防止提拔干部只机械地看年龄的倾向。

    据悉,此次中央下发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和即将下发的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已对有关的年龄结构要求作了优化。

    中央有关部门还将继续调研,适时出台进一步优化干部任职年龄结构的意见。

    此外,正在编制的《2009—2012 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也将对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问题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

    从现在起算,离下一次领导班子换届只有两三年的时间,选配好“新鲜血液”已成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关评论 

年轻干部,小心糖衣炮弹

    一些年轻干部,虽然才华横溢、能力很强,但在道德关口上却往往凸显软肋。有的干部公开场合显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背后却在和小兄弟们吃喝玩乐、乌烟瘴气;有的干部把生活作风当作"小事",不检点不自律不自重,有的公然带着所谓的情人对影双双地出入公务场合,不以为耻反以为时尚。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领导干部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往往也是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士关注乃至苦心经营的"潜力股"。现在的多数年轻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大门,经历比较单一。一些别有用心者往往利用年轻干部的这个特点"对症下药",用"财色酒气"包装的糖衣炮弹对付你。道德防线脆弱的干部最后沦为某些不法之徒豢养的"家奴"。

    民族的重托、时代的使命,都要求年轻干部早日具备人民所期待的人格、声誉和形象。

    (本版稿件据《人民日报》、《瞭 望》)

王晓亮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