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行人“闯”过小铁路。(资料片)
|
![]() |
临沂一个小铁路路口正在放行。吴慧 摄
|
![]() |
阳光新路小铁路已拆除。王海涛 摄
|
"从长远来看,铁路外迁是根本解决之道。按照科学规划,把铁路线及其附属设施向城市外围转移,为城市发展留出充分的空间 。铁路外迁后,城市连成一片,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将极大改善,原来的铁路沿线地带将从脏乱差变成黄金宝地,从而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介绍。
30多条专线曾是“功臣”
济南30多条小铁路有铁路部门自管的,有企业管的,也有代管的,多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曾发挥过巨大作用。
济南铁路局的有关人士透露,现在济南的铁路专用线大约有30多条,大多数都穿越居民区和快车道,主要为一些企业、部队和政府单位提供运输便利,其中有水泥厂、石油仓库、钢材公司、木材厂、粮食储备仓库等,不过现在很多企业都不存在了。
目前,这30多条专用线的产权情况比较复杂。“这些专用线有铁路部门自管的,也有企业管的,也有代管的。现在这些专线分布在济南的西部、南部和东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当人们日益感觉到铁路专用线带来的种种束缚时,却不知这些专用线曾在计划经济时代乃至现在发挥了巨大作用。
“多数专用线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那可是大功臣。”在济南生活了60多年的市民孙先生介绍,当时的铁路专用线都是为郊区的一些单位服务的,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位于郊区的铁路周边开始有了居民区和公路,现在反而束缚了城市发展。
济南市铁路局工作人员承认,铁路专用线的作用已没有过去那么大,但一些专用线在短时间内还将继续发挥作用。
而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山东水泥厂的铁路至今仍旧使用,每月仍有两万吨货物的运输量。
记者了解到,仅济南钢铁厂厂内的铁路线路总长度就达90.96公里,去年厂内的总运量为 2133.51万吨。济钢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济钢进出厂物资总量约3000万吨,其中依靠专用线运输占60%,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国家储备粮库北山粮库的有关人士介绍,铁路专用线的鼎盛时期是在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候需要统一采购、统一周转、统一储存、统一供应,而现在市场放开了,交通工具选择也多样化了,铁路专用线的作用不如原来那么大了。
长远来看铁路必须外迁
对于小铁路与城市交通的交叉路口,北京、吉林等推行"平改立";长远看小铁路则必须外迁。
济南面临的铁路专用线困局,在我省东营、临沂等城市中也普遍存在。据了解,郑州、广州等12个城市有数条铁路贯穿城市中心,把城市分割成若干小块;北京、南京、西安等 14个城市铁路深入城市内圈,形成环状或半环状包围。
对于铁路专用线与城市交通的交叉现象,北京等城市推行“平改立”,即铁路平交道口的立交化。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曾下发专门通知进行“平改立”。
济南市政协委员朱泽平认为,从短期情况看,济南应尽快摸清市区内铁路专用线的情况和平交道口的损坏情况,查明专用线产权所属单位,统一协调废旧铁路的拆除和现有平交道口的维修。如专用线因各种原因暂时无法拆除,应由产权单位负责对平交道口加以整修。
朱泽平告诉记者,目前济南大部分铁路专用线的维护由济南铁路局代理。铁路产权所属单位每年拿出一定的维修费用给铁路局,铁路局维修人员就会定期对铁路进行维修。但很多单位的代理维修金不能到位,铁路维修费用也就不充足。
济南铁路局有关人员对缺乏资金造成专用线日常管理缺位的事实并不否认。
当前在发达国家,由于公路交通的发展与完善,普通轨道运输已经逐渐淡出运输市场。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汽车工业的发展,大型集装箱运输已经非常普及和方便,公路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世界各国货物运输的主流。
“从长远来看,铁路外迁是根本解决之道。按照科学规划,把铁路线及其附属设施向城市外围转移,为城市发展留出充分的空间。铁路外迁后,城市连成一片,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将极大改善,原来的铁路沿线地带将从脏乱差变成黄金宝地,从而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汝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