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广东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资料片) |
■网络不是虚拟的,是实在的,我收到的来信没有一封是胡说八道,99.9%都是实实在在地反映问题。
■现在当领导最担心“眼不明,耳不聪”,听不到真实情况。开实名邮箱拓宽了听取民意的渠道。
8月11日晚上9点半,广东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虽然在外面忙碌了整整一天,也不忘登录“网络问政”平台“ 有话问河源市领导”栏目。登录平台后,他认真阅读了网友写给他的建言和提问,还花了近半个小时针对17位网友的提问进行了回复。
一年前首开实名邮箱
除了平时在工作中被称为“陈书记”外,陈建华在网上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华哥”。他开通的“华哥信箱”在当地很有名气。
陈建华开通实名信箱接受信访始于一年前,这也是国内市委书记首开实名邮箱并对外公布。陈建华称当他在河源网上以“陈建华”的名字发帖时,河源人民以为有人冒充,还接连报料给媒体,投诉说“骗子真大胆,连市委书记都敢冒充”。
陈建华“触网”后,网友鼓动他开设一个邮箱,并为其取了网名“华哥”。
打开河源网上信访公仆信箱,便可以看到醒目的“ 华哥信箱”,上面还有陈建华的照片,网页最下端是陈建华写的一首诗:社情民意一线通,学习交流两从容。网上静听悄悄思,一字一页记心中。
“现在当领导最担心的一点是‘ 眼不明,耳不聪’,听不到真实情况,特别是来自基层民众的声音。我们的体制很容易报喜不报忧,但开了实名邮箱之后拓宽了我听取民意的渠道。”陈建华说,“回复网友提问的初衷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开展网上信访,也可以推进电子政务。”
一年收到4000余封信
陈建华告诉记者,他一般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回复网友信件。短短一年来,“华哥信箱”总共收到了网友有效来信4388封,涉及经济、教育、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现在,河源慢慢有了这样的说法:“到政府信访不如去‘华哥信箱’发帖,让华哥来帮忙解决。”
“刚开始我也认为华哥是作秀,不会坚持太久,没想到他坚持下来了,真不容易!”一位网名为“阿伟”的网友评价。
最多一天回过100封信
4388封来信中,由华哥亲自回复的有 3540封。“一天要抽出一个小时来回复信件,最多的时候一天回过100封信。”陈建华坦言工作量的确有点大,“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坚持下去还行。”
今年6月份,陈建华在河源市会议中心和网友举行了一次面对面交流活动。得知市委书记要会见网友的消息后,近200名网友早早赶到等候华哥出现。
在3个小时的面对面交流中,网友就教师、医生薪酬,加强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建设,志愿者服务事业发展等20多个问题与陈建华进行了交流。
“我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普通的网民,喜欢和其他网友一起交流”,陈建华说,“非要说和其他网友有什么不同,我是一个在特定情况下能解决一些民生问题和认真听取社情民意的网民。”
“华哥信箱”对网友的回复,办结率为96.1%。“网友们对处理结果有些满意,也有些不满意,这个很正常,毕竟刚开始,需要一个过程。”
(本版稿件据《南方日报》)
链接
网友要敢于批评
“如果不探索的话自己永远是网盲,网络不是虚拟的,是实在的,里面的来信没有一封是胡说八道,也没有一封骂我的,99.9%都是实实在在地反映一些问题。”陈建华对河源的网友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同时鼓励网友“要敢于批评!”
在网络上,也有网友发帖说华哥“ 书生气太浓”。陈建华看到后感谢了该名网友的批评,称“要敢言才好!”
陈建华透露,今年以来,收到的建议信超过半数。“我只有一个脑袋,这么多人帮忙出主意,很受用也很快乐,让我对工作充满了信心。”
在网络问政平台上,一位网友发了一个标题为《华哥是百姓的》的帖子,最后一位网友则回复道:“顶,华哥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