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崔海容:擅写小说的反腐高官

    从农民之子到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崔海容对政治和政治家的认识,有自己的观点。在他的著作中,崔海容用诗性的语言阐述着自己对所从事事业的认知和判断:

    “腐败与权力是一对永不衰老的情侣,政治也因这对情侣而变得美丽,这是历史博弈的结果。

    “人类社会最大的犯罪是由政治野心而导致的争权夺利,并由此煽动起的人们之间的仇恨所产生的罪恶,其中权力贪婪而掠夺公众财富给民众造成的伤害是对政治崇高的慢性残杀。

    “由此,人类所期盼免除苦难与不幸的愿景才遥遥无期,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健康与福祉才会蹒跚不前。”

 

 

    他是国家反腐干将,曾主抓郑筱萸案、三鹿毒奶粉案等要案;他是中国作协会员,曾出版《专案组长》、《纪委专案》等小说;他是《沉浮》、《绝胜天良》等热播电视剧的编剧。

    崔海容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已经50多天了。这位曾任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查办郑筱萸案等大案要案的反腐干将,从上任之初就引起各方关注。

    但一向低调的崔海容并不经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内,于是,我们试图通过另一种途径,探查作家和编剧“海容”,来诠释这个质朴的农家子弟和浪漫的纪检高官。

[履新]名字不为人熟悉

    崔海容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对大多数社会公众来说,这次履新之前,崔海容的名字并不为人熟悉。

    在成立两年零一个星期之后,国家预防腐败局终于迎来首任专职副局长崔海容。9月21日,新华社播发了这一消息。

    就在同一天,宣布这一任命前,崔海容仍以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简称中纪委四室)主任身份,出席了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传达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专门会议。

    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并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在监察部加挂牌子,负责全国的预防腐败工作。

    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由监察部部长兼任,首任局长是马马文;副局长设两位,其中一位由监察部副部长兼任,现任兼职副局长是屈万祥,另设一位副部长级专职副局长,主持日常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专职副局长的位子空了两年多。

    [反腐]抓的都是大案要案

    官方公布的简历显示,崔海容是安徽怀远人,今年55岁。他18岁参军,22岁时入党;退役后在林场当了三年副场长;25岁时在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曾当了一年中学教师;后就职于银川市人事局;30岁时开始从事纪检工作,在地方任职至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秘书长;42岁时进中纪委,曾任北戴河培训中心主任;在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之前,他的职务是中纪委四室主任。

    中纪委四室,是一个让众多贪官污吏胆战心惊的地方。

    四室是中纪委八大纪检监察室之一。据媒体披露,中纪委四室负责指导卫生部、国家药监局、气象局、铁道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民委等单位的纪检工作。

    据知情人士介绍,中纪委四室每年查办的案件数量并不多,但“几乎每个案子都是大案要案”。近年来由该室查办或参与查办的案件中,包括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案、铁道部原政治部主任何洪达案、哈尔滨天价医药费案以及三鹿毒奶粉案等。

    [写作]题材多为反腐斗争

    除了官员身份之外,崔海容还有两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作家和学者。没有几个人知道,原来自己看的热播电视剧《沉浮》,竟然出自中纪委高官之手。

    其个人网站“海容在线”介绍,他坚持业余写作20余年,著有政治论著《政治的尊严》,长篇小说《无罪判决》、《专案组长》、 《纪委专案》和小说集《高干病房》等;还是长篇电视剧《沉浮》、 《绝胜天良》和《大爱无情》及四部短篇电视剧的编剧。从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其剧本《红墙》、《爱祭》、《雾舟》分别获大奖。

    崔海容著作《政治的尊严》一书,则显示出其学者风格的一面。在书中,崔海容引经据典,通过洋洋洒洒近40万字的篇幅,对古今中外各国与腐败作斗争的历史进行梳理,总结了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警示当政者有目的地预防危害政治的行为,谨慎莅任,是政治家的当务之急,被称为“崇高政治的尊严之作”。

    在字里行间写官场小说、电视剧本和学术专著,又是中国现实中反腐败部门的高官,这样的人,少见!

王晓亮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