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高三学生服毒自杀遗书揭露学校歪风

李金川留下的遗书
自杀学生李金川
    "为什么我的高中第一个班主任会是你,你让我对这所学校产生了阴影。有人看见你在办公室看黄色(录像)……还有没有点人民教师的样子?"

    2009年11月8日晚,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5班学生李金川在学校服毒自杀,经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年仅19岁。正当人们对他的离去充满疑惑之时,一封遗书的出现瞬时激起千层浪。

    11月14日,记者见到了李金川的父亲李建彬。

    李建彬介绍,李金川是个懂事的孩子,长这么大,家长从来没有打过他。每次放假回家,李金川都要给家里带水果、蔬菜。一次,李金川还专门买了10斤鸡蛋带回家,因为他知道,爸爸妈妈平时舍不得吃。

    但就是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却没能懂得这个世界,最终选择了永远离去。

    “我以自己的方式寻求自己的解脱”

    晚上10点,如果在往常,正是李金川和他同宿舍的4个室友坐在床边用热水泡脚的时候,他们会边泡着脚边讨论白天发生的事儿。但11月8日的这个时间却与以往有所不同,直到很晚,李金川才慢腾腾地回到宿舍,一进屋就爬上床,把下午刚从家里带来的鸡蛋卷、瓜子分给大家吃,紧接着就盖上被子蒙头大睡,没再说一句话。

    不到一分钟,其他4个同学就看见被子里的李金川不停地颤抖,问他怎么了,他却说没事,但还是在不停地发抖。紧接着,室友们掀开了李金川的被子,发现他的嘴和鼻子有东西流出来,全身出汗。师生们把李金川送往医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李金川最终还是没能活过来。

    记者了解到,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每晚9点50分下自习,但在此之前,同学和老师并没有发现李金川有任何异常。因此,李金川确切的服毒时间,应该在晚上9点50分到10点05分这段时间。

    11月9日,事情突然发生了新情况。当天,警方通知李建彬,说有同学在李金川的课桌上发现了一份遗书。在刑侦队办公室,李建彬的家人在电脑上看到了扫描的遗书照片。

    11月14日,记者看到了这份遗书,共有8页纸,分别在11月5日和8日写成,从复印件的痕迹来看,遗书是一个32开的日记本。

    “爸、妈,对不起,最对不起的是你们,儿子无法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无法为你们养老送终……我以自己的方式寻求自己的解脱!祝活着的人们活得幸福!”

    这是李金川11月5日写的遗书,在这一页的最下方,他还用简单的三笔勾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高中生活想不到要以这种方式结束”

    李金川在遗书的第一页写道:“我曾经向往的高中生活想不到要以这种方式结束。我带着憧憬来到这所梦寐以求的高中,迎接我的(是)残酷的现实。×××(即下文提到的刘伟——编者注),虚伪、势力,外强中干。为什么我高中第一个班主任会是你,你让我对这所学校产生了阴影。有人看见你在段长(年级长)办公室里看黄色(录像),你就恁憋得慌,在家看不中?还有没有点人民教师的样子?批评了某局长的儿子又把人家叫到走廊上去道歉,你咋就恁恶心,恁冇骨气……还有×××(即下文提到的郭文——编者注),你更不是东西,谁知道一个高中的校长是怎么开上北京现代的?看看这所学校成什么样子了,她似乎只有两种功能:一是当地政府的形象工程;二是当地强势阶层家庭子女的御用学校。”

    李金川的同学反映,出事的前几天,李金川在学校没有发生什么和往常不一样的行为,仍然是上课、踢球、休息。

    “都是学校给逼的,俺孩儿受了委屈,结果寻了短见。”李建彬愤怒地说。

    据李建彬回忆,在李金川读高二下学期时,一次考试,由于要交189元考试费,李金川没钱交,结果副校长郭文(在遗书中提到的)没让他参加考试。两科考试过后,李金川找到郭文保证一定把考试费补上,郭文这才让他参加了下面科目的考试。

    “孩子的死,是学校给逼出来的”

    “俺们家是农村的,条件很苦,听孩子说,学校前几天刚让交过200元的材料费,才几天的事儿,孩子确实再拿不出189元了。”李建彬说。

    “我们后来才知道孩子受了委屈,但是没有办法了,孩子还是被分到了‘平行班’。”李建彬说。

    李建彬所说的“平行班”,其实就是学校搞的“快慢班”中的“慢班”,而李金川正是因为缺考两门课才导致成绩大幅下滑的。

    李建彬介绍,当地有一个说法,在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如果能进“快班”,就意味着能考上本科,但如果进了“慢班”,最好的学生也只能去上大专了,因为两个班的成绩确实差了一大截儿。

    “我认为,孩子的死和这个有很大关系,是学校给逼出来的!”李建彬说。

    李建彬告诉记者,有件事他感到很后悔。

    按照成绩排名,李金川被老师(尚某某)安排坐在了教室的前排,但之后,李建彬每次去学校看孩子,就发现孩子的座位一次次地靠后。

    每次听孩子抱怨“老师唯利是图,家长请客就给学生调到前边坐” 时,李建彬总是说:“你在学校的目的是学习,老师怎么样不关咱们的事,好好学习吧!”现在李建彬最后悔的,就是当时没把孩子的话当回事儿,“如果俺也给老师送点礼,孩子就不至于从最前边坐到后面了,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就不会去做傻事儿了。”

    李建彬说:“俺娃的死不可能是因为抑郁症,他们是在诬陷俺娃,推卸责任。”李金川留下的遗书。
 
◎遗书摘录
    “一直以来,我都是悲观的人,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娶个好老婆,好好孝敬父母,教育子女,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挺没意思,要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竞争,生存更是没意思。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钱,喜欢权利,为什么要为这些争得你死我活,为什么社会越发达成长出来的人却还不如原始社会人类的纯真? ”

    “实高,梦想破灭的地方!实验高中的校园文化很黄很暴力,在实高,你要够强壮,够霸道才能吃上饭,才能充上饭卡,才能抢到水管,才能接到热水。你的软弱会被人视为可乘之机。会被人凌驾于你之上。”

    “其实,实高也有好学生,好老师,但我很不解,为什么越是虚伪,越是狠毒的老师官升得越高?从段长到校长,一个比一个黑。人家都说在新密没有钱办不成的事,在新密这片灰暗的天空下有时正义也难以伸张,因为官官相护。”

    “也许我太颓废,太悲观。我对这个社会已不抱有什么理想,有时候想学陶渊明,学张无忌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去‘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可是,不现实。又想干脆出家去当个和尚。可发现现在寺庙里也不清净。平时为别人想太多。自己也自私一回吧。原谅我的自私。”
 
相关评论:谁来拯救滑坡的师德

    师德滑坡的社会危害显而易见。李金川的自杀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校园不正之风和师德滑坡也是诱因之一。不少学生表示,最痛恨的就是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学校存在各种腐败行为。

    在当下多元的文化背景中,极个别学生本来就缺乏信仰,思想混乱。如果再遇到唯利是图的老师,得不到很好的言传身教,就会加剧他们思想的混乱,甚至会颠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教育部门有必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对教师的道德标准作出严格规范,谁道德滑坡谁就应该受到惩治,甚至被清除出教师队伍。
延伸调查:
国际一级心理咨询师彭熠:“快班”转“慢班”给孩子造成压力

    11月18日,新密市教体局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名为《关于新密市实验高中学生李金川死亡事件的有关情况说明》。

    《说明》指出:“在李金川的遗书中,有对社会不满、厌世等多处情节,表现出明显的自杀倾向”,但完全没有涉及李金川遗书中反映学校、老师不良作风的内容。

    《说明》还写道:“据熟悉李金川的老师、同学介绍,李金川平时性格比较孤僻、内向,很少与人交流。有神经内科医生认为,如性格过分孤僻,心理压力过重,易诱发抑郁症,让人走向极端,也可能导致自杀倾向。遗书中所涉及的情况正在调查中。”

    记者专门采访了国际一级心理咨询师彭熠。彭熠认为,如果仅凭遗书就得出李金川患有抑郁症,进而走向极端而自杀的结论,不够妥当、严谨。

    彭熠认为,可以看出李金川是一个渴望上进的孩子,因此,从“快班”转到“慢班”肯定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在“慢班”只能上个大专,孩子很可能因为身在“慢班”而感觉前途无望,进而导致悲观、厌世情绪。
 
新密实验高中不少学生:学生有事请假得给班主任塞钱
 
    李金川在遗书中多处提到老师收学生家长礼物的情况,记者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基本得到了证实。

    李金川的同学吴帅告诉记者,学校政教处老师如果发现有学生违反纪律,当场就会让学生停课回家。 但是,只要家长及时请老师吃顿饭,之后再送点礼,学生第二天就可以回来上课了。

    而李金川的大伯告诉记者,他一个朋友的孩子几年前在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上学时,因为翻墙被学校开除,最后家长请一校领导吃了5次饭,送了6回礼,但这位领导还是不让孩子上学。最后,这个孩子只好被迫转学。

    同学小王告诉记者,上高二时,他们班的学生如果有事要请假,就得给班主任塞钱,少则几十元,多则100元。“这是俺同学郑斌亲口告诉我的,他为了请假给老师塞过钱,但如果不给钱,老师肯定不批假。”

    小王还向记者透露,他上高二的那个班是当时年级里的“差生班”。“不为别的,就因为我暑假没参加学校的补课,结果就分到了这个班,当时高二2班、3班、8班都是这种情况。”

    “我们如果被劝退,需要二次入学,家里就得给学校交6000元。”小王说。

    “有一回,俺班的一个同学因违纪被劝退了,但他很机灵,当场给了班主任300元,老师马上就让他上课了,这下省了好几千,像这样的肯定是没上报到学校,不然这点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位学生说。

    (文中李金川的同学及刘伟、郭文均为化名,本版据《中国青年报》、《河南商报》)

王晓亮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