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火车票实名制配套的设备更新成本尚未有明细账目,“数亿元”太过模糊,如果将来扩大至全国,又将会是“天量”资金投入。
鲜为人知的是,实名制火车票的实施,需要数亿元的设备更新。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此番数亿元的新设备均为“中国铁道部”制造。
火车站未见新机器身影
1月13日,记者采访广州火车站和火车东站多名售票人员时,他们都对火车票实名制知之甚少,而两站的售票大厅内外也没有关于实名制的任何宣传标识。
记者随机采访了近十位排队购票的乘客,他们中大部分是通过报纸、网络了解过实名制,但只认为需要身份证就行,对购票、验票细则或各种应急方案并不清楚。
此前有铁路系统人士预测称,实名制实施后,仅广州地区每天就要增派983人验票,这对春运期间原本就人力紧张的铁路系统来说,又会是一大考验。
广铁集团公司客运处处长黄欣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试行实名制之后将增设检票口和检票人员,同时将在车站设立相关机构,为没有携带证件的乘客服务。
记者在白云区广州五山顺圆火车票代售处采访时,售票员知道要试行实名制,但是系统更新时间还没确定。
铁道部拒谈制造厂家
“我们已经从火车站领回了实名制售票的新机器,政府将会在网上公布具体的驱动下载、安装等步骤。”广州市海珠区某票务部的王月(化名)告诉记者,新机器的生产单位为“铁道部”,具体的制造商不清楚。
据王月介绍,在新机器的外观上只标注“铁道部”的字样,并未有任何厂家的标记。
为此,记者致电铁道部了解具体的制造厂家,然而并未得到答复,相关铁道部人士以不清楚为由拒绝回答记者的问询。
“现在是免费试用阶段,但是并不意味着这套机器是免费的,要实行实名制的话,以前的售票机器都不能用了,必须用新配发的。”王月介绍说。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铁路部门已经投入数亿元,来做实名制购票、验票的硬件准备。
除了售票阶段的系统更新,在改签、退票、验证进站、公安制作临时身份证等环节,配备了二代身份证、二维码识读设备、计算机、打印机、摄像头等设备,以提高二代身份证的识读、核实速度。
10亿元大“蛋糕”不知谁中标
记者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了解到,该院曾在2009年11月18日发布“铁路客票5.2版本升级”的招标公告,其中所涉内容包括二维条码识读设备1693台、票据打印机和摄像头181套、二代居民身份证识读设备3623台、手持验证检票仪600台,然而直至目前,该院仍没有公布招标结果。
“ 5.2版本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CE或Windows mobile,基本可确定是用于实名制。”有证券 资 深 人 士 称 ,“ 新 大 陆(SZ.000997)是国内唯一完全拥有二维码知识产权的公司,但也未见有参与招标或中标公告发出,不确定还有哪家公司有实力拿下该项目。”一位开发公共设施软件系统的市场人士对记者说。
在这位人士看来,设备更新成本尚未有明细账目,“数亿元”太过模糊,而目前实名制只在广州和成都的37个车站试行,如果将来要扩大至全国,又会是“天量”资金的投入,最保守估计也要有10亿元左右。
消费者不应为高成本买单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担忧成本增加会导致将来火车票价的上涨。
“实行实名制的目的是为遏制‘黄牛’,但是打击黄牛增加的这些成本,不应该由消费者来买单。”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在接受采访时称。
据广铁集团的统计数据,截至1月7日24时,累计2818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节前外来工团体订票计划107万张,其中高峰期订票计划高达99.8万张,占申报总量的93.3%,非高峰期订票计划为7.2万张,仅占申报总量的6.7%。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第一大站”广州,春运高峰期间单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0万人次,而火车站广场的设计候乘人数仅为7万人次。“据预计,广州今年春运人数仍会增加,压力更大。”彭澎称,为打击“黄牛”而生的实名制能否“过坎儿”,还得看其遏制倒票的真实力度。
鲜为人知的是,实名制火车票的实施,需要数亿元的设备更新。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此番数亿元的新设备均为“中国铁道部”制造。
火车站未见新机器身影
1月13日,记者采访广州火车站和火车东站多名售票人员时,他们都对火车票实名制知之甚少,而两站的售票大厅内外也没有关于实名制的任何宣传标识。
记者随机采访了近十位排队购票的乘客,他们中大部分是通过报纸、网络了解过实名制,但只认为需要身份证就行,对购票、验票细则或各种应急方案并不清楚。
此前有铁路系统人士预测称,实名制实施后,仅广州地区每天就要增派983人验票,这对春运期间原本就人力紧张的铁路系统来说,又会是一大考验。
广铁集团公司客运处处长黄欣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试行实名制之后将增设检票口和检票人员,同时将在车站设立相关机构,为没有携带证件的乘客服务。
记者在白云区广州五山顺圆火车票代售处采访时,售票员知道要试行实名制,但是系统更新时间还没确定。
铁道部拒谈制造厂家
“我们已经从火车站领回了实名制售票的新机器,政府将会在网上公布具体的驱动下载、安装等步骤。”广州市海珠区某票务部的王月(化名)告诉记者,新机器的生产单位为“铁道部”,具体的制造商不清楚。
据王月介绍,在新机器的外观上只标注“铁道部”的字样,并未有任何厂家的标记。
为此,记者致电铁道部了解具体的制造厂家,然而并未得到答复,相关铁道部人士以不清楚为由拒绝回答记者的问询。
“现在是免费试用阶段,但是并不意味着这套机器是免费的,要实行实名制的话,以前的售票机器都不能用了,必须用新配发的。”王月介绍说。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铁路部门已经投入数亿元,来做实名制购票、验票的硬件准备。
除了售票阶段的系统更新,在改签、退票、验证进站、公安制作临时身份证等环节,配备了二代身份证、二维码识读设备、计算机、打印机、摄像头等设备,以提高二代身份证的识读、核实速度。
10亿元大“蛋糕”不知谁中标
记者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了解到,该院曾在2009年11月18日发布“铁路客票5.2版本升级”的招标公告,其中所涉内容包括二维条码识读设备1693台、票据打印机和摄像头181套、二代居民身份证识读设备3623台、手持验证检票仪600台,然而直至目前,该院仍没有公布招标结果。
“ 5.2版本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CE或Windows mobile,基本可确定是用于实名制。”有证券 资 深 人 士 称 ,“ 新 大 陆(SZ.000997)是国内唯一完全拥有二维码知识产权的公司,但也未见有参与招标或中标公告发出,不确定还有哪家公司有实力拿下该项目。”一位开发公共设施软件系统的市场人士对记者说。
在这位人士看来,设备更新成本尚未有明细账目,“数亿元”太过模糊,而目前实名制只在广州和成都的37个车站试行,如果将来要扩大至全国,又会是“天量”资金的投入,最保守估计也要有10亿元左右。
消费者不应为高成本买单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担忧成本增加会导致将来火车票价的上涨。
“实行实名制的目的是为遏制‘黄牛’,但是打击黄牛增加的这些成本,不应该由消费者来买单。”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在接受采访时称。
据广铁集团的统计数据,截至1月7日24时,累计2818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节前外来工团体订票计划107万张,其中高峰期订票计划高达99.8万张,占申报总量的93.3%,非高峰期订票计划为7.2万张,仅占申报总量的6.7%。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第一大站”广州,春运高峰期间单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0万人次,而火车站广场的设计候乘人数仅为7万人次。“据预计,广州今年春运人数仍会增加,压力更大。”彭澎称,为打击“黄牛”而生的实名制能否“过坎儿”,还得看其遏制倒票的真实力度。
实名制出台为何显得仓促
千呼万唤,火车票实名制终于出台。虽然只是试行版本,也只涉及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和成都铁路局部分车站,仍不能抹杀火车票实名制的破冰意义。
就在一年前,铁道部官员还坚决否认了实名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建议,我们没有考虑实行火车票实名制。”2008年1月18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如是说。
从2003年开始,有关实名制的呼声就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每当春运等火车运力吃紧的时刻,呼吁实名制的文章以及网友的讨论往往达到高潮。
2009年全国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再度提案,建议多个部门联手操作火车票实名制,这算是近期呼吁铁道部实施实名制的一次大规模讨伐。
直到2009年年末,铁道部都没有就火车票实名制松口。
最早有迹可循要回溯到2009年12月10日,有报道称,几个网友的博客挂出内容相同的日志,称“内部代码是568的铁道部密件”透露,2010年春运期间,铁道部将在广铁、成都局试行火车票实名制。不过,这些消息都是小范围的传播。直到2010年1月10日,火车票实名制正式亮相前台,才吸引了民众的注意。
推行火车票实名制,铁路部门应该有个长时间的准备过程,例如电脑设备的升级更新、验票设备及车站通道的增加等。
从目前铁路部门关于实名制的举措可以看出,铁路部门应该是早就作出决定了,只不过,其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向民众公开而已。
如此显得仓促的出台过程,究竟是如何决策的,真耐人寻味。
(本版据《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检察日报》)
就在一年前,铁道部官员还坚决否认了实名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建议,我们没有考虑实行火车票实名制。”2008年1月18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如是说。
从2003年开始,有关实名制的呼声就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每当春运等火车运力吃紧的时刻,呼吁实名制的文章以及网友的讨论往往达到高潮。
2009年全国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再度提案,建议多个部门联手操作火车票实名制,这算是近期呼吁铁道部实施实名制的一次大规模讨伐。
直到2009年年末,铁道部都没有就火车票实名制松口。
最早有迹可循要回溯到2009年12月10日,有报道称,几个网友的博客挂出内容相同的日志,称“内部代码是568的铁道部密件”透露,2010年春运期间,铁道部将在广铁、成都局试行火车票实名制。不过,这些消息都是小范围的传播。直到2010年1月10日,火车票实名制正式亮相前台,才吸引了民众的注意。
推行火车票实名制,铁路部门应该有个长时间的准备过程,例如电脑设备的升级更新、验票设备及车站通道的增加等。
从目前铁路部门关于实名制的举措可以看出,铁路部门应该是早就作出决定了,只不过,其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向民众公开而已。
如此显得仓促的出台过程,究竟是如何决策的,真耐人寻味。
(本版据《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检察日报》)
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