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新首富李锂20年前“密档”

李锂携海普瑞登上首富宝座。
    4月26日,由李锂主掌的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股市中小板,发行价为148元,创下A股历史上天价。海普瑞实际控制人李锂、李坦夫妇合计持有海普瑞28803.7万股,单以发行价计算,其身家为426.29亿元,荣登内地新首富宝座。

    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海普瑞是世界上最大的肝素钠原料药供应商,该种原料提取自猪小肠。目前海普瑞自称是国内唯一通过美国FDA认证的肝素钠生产企业。

    而原成都肉联厂一位与李锂共过事的领导透露,李锂当年在厂里大受器重,专事研究一种胆红素的提纯,单位曾对其研究工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最后他却席卷一切材料“人间蒸发”。

    20年前的那段往事,像一堆灰烬,与首富的光环相互映照。

    作弊?

    根据GB国家标准,允许出现正负百分之五的差异,但是李锂呈送的样品与标准品完全吻合,作弊的可能性很大。

    1987年,李锂来到成都市肉联厂。当时正值成都肉联厂最鼎盛时期,因为有丰富原材料,肉联厂成立了四个关联的分支企业,其中以生化制药厂效益最佳,肝素钠是其主打产品。

    李锂当时在生化制药厂所属的生化制药研究所工作。当时正值胆红素走火,各路人马都在参与炒作。

    原成都肉联厂一位与李锂共过事的领导称,“那时,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原料来源,希望在胆红素提纯上做些开发。”

    不久,参加工作一年左右的李锂向药厂提交了一个报告,称他可将胆红素提纯到标准级,使其达到国家标准值。

    在生化制药行业,所谓标准品,指纯度达到一定值,各项理化指标达到由国家标准局验定最高的级别,如果哪个企业能超过该纯度,就可以申请到国家标准物质申报证书,同时又能降低成本,那么就可以负责全国标准品的生产。而能提到标准程序,企业在经济效益和名誉方面都会受益匪浅,附加值能增加很多。

    厂里为此将李锂提升为生化研究所所长。而由于技术保密纪律,加上当时领导的器重,样品可以在厂长授权后由李锂直接呈送到国家标准局鉴定。

    上述前领导透露,因分管实验室工作,有一次他到国家标准局了解进展,负责鉴定的一位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你们报上的样品,和我们标准品的各项理化指标完全吻合。

    “当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他把标准品取出,把它标上样品,送国家鉴定。”这位领导称,作为一个复杂的药品原料产品,成分非常复杂,加上用于提纯的粗品都是从各个地方收集而来,要各项理化指标吻合,还要有相同的提纯和实验条件。根据GB国家标准,都允许出现正负百分之五的差异,但是李锂呈送的样品完全吻合,作弊的可能性很大。

    而当时李锂的实验,对于纯度是否达到标准级,需要用国家标准品进行检验,为此制药厂要购买大量标准品。李锂因此被怀疑利用了这些标准品。

    但是李锂方面却提供了完全不同的版本。海普瑞药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司高管5月4日对记者称,李锂向国家标准局所提供的样品,获得了国家标准物质申报证书,“原来国家对胆红素没有标准,最后是根据李锂研究的标准建立起来的”。

    这位高管称,李锂当时的胆红素提纯技术,已在国际上领先了。“他当时获得了四川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全部属于单位。”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博导曾凡俊称,胆红素是介于生化工程和药物工程的交叉产品,没有严密的行业标准,企业有比较灵活的运作空间。就像以前酒检中心只有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现在有了二锅头香型、芝麻香型。李锂如果建立相应标准也是有可能的,但权威性就不知道了。

    离职

    1991年左右,李锂突然“人间蒸发”,而由其保管的存放着价值近10万元胆红素原料的保险柜也空空如也。

    上述前领导认为,李锂一直在制造一个谜团,“我一直在质疑,既然做到这个程度,为何还不放大?”

    “从实验到生产,有漫长的过程,厂里一直希望,他的工艺能从实验室放大,应用于生产线。你迟迟放不出来,就说明有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一直是没有一个准确答案。”这位前领导称。

    “1991年左右,李锂突然‘人间蒸发’。”

    据该领导介绍,李锂每天大量领料,当时因为要提供这么一个环境,让他充分做,对李锂只有领东西的记录,没有产出来的记录。当时领取胆红素原料价值近10万元,厂里特为他的实验配备了专门的保险柜。

    “10万元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笔巨款了,按情理这样消失,是应该报案的,但因为考虑到对主要领导的影响,实验室被打上封条,尘封起来。”该领导称,“1992年的时候,这个实验室打开,保险柜也打开,里面空空如也。显然是做了精心策划。”

    “但国有企业有复杂的体制,最终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该领导说,“我认为他是大学毕业,要尽快证明自身有能力,所以提出了提取标准胆红素这样一个目标。在他没有能力将这个目标实现的时候,就逃走了。我认为这是作为首富早年极不光彩的往事。”

    海普瑞药业前述高管则回应说,实验产品要实现产业化,需要很多方面配合,不是李锂一个人可以推动,“而离开肉联厂后,李锂没有再染指胆红素,也未带走任何东西。”

    对于李锂的离开,这位高管称,是因为肉联厂开始不景气,厂里允许停薪留职。“正好董事长(注:指李锂) 生病,就提出辞职,肉联厂也同意了,等他1992年去转档案时,肉联厂已经不存在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晓亮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