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沈阳市信访大厅。 (资料片) |
28名沈阳大学信访专业的大学生在沈阳市“信访大厅”里开始直接接触上访者,这些“90后”学生将成为沈阳信访机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2009年6月,沈阳大学政法学院开设信访专业,一时间成为了媒体热炒的对象,围绕着信访能否成为专业,鲜花、砖头纷纷砸来。然而,来自各个层面的声音并没有阻挡信访班的进程,38名学生顺利入学。近期,20岁的郭昕和其他27名同学一起到沈阳市、区信访大厅实习,和信访工作第一次接触。
第一次接访就被吓坏了
这次实习持续20天,学生们每三四人分成一个小组,由老师带队分配到各信访大厅,和工作人员一起按时上班、下班,开始了他们第一次的实习生活。
郭昕被分配到沈阳市信访大厅,早上8点30分,她和大厅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准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第一天她被分配到登记分流,这是大厅中最先面对上访者的部门,要求了解上访者的诉求并进行分类登记,然后安排到相关负责的驻厅接访室。“拆迁属于房产问题,养老保险、工资发放多为劳动保障问题,我原以为信访工作会很机械化,没想到分工这么明确和详细。”郭昕说。
第一次面对上访者,郭昕是很兴奋的,她发现这里前来上访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但是他们中个别人突如其来的激动情绪也着实吓坏了这个未经世事的小姑娘。 “第一次遇到的那个人说拆迁补偿不合理,上来就冲着我们骂骂咧咧的,我当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只是傻在那儿,工作人员赶紧把我护到后面,然后很耐心地跟他解释这里的工作职能。我完全没想到上访人情绪会这么激动。”那一次郭昕感到很害怕,却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份工作的责任。
这样强烈的现实冲击也出现在每一个参与实习的学生面前。“别说这些孩子了,我都没见过这场面,也吓坏了。我每天都要求他们写日记,那天他们的日记都写着,原来社会并不是那么美好的,还有那么多困苦的人需要别人的帮助。我本来还担心他们承受不了,没想到这些都让他们更成熟了。”负责在皇姑区信访大厅带队的丁鹏老师感慨地说。
信访班的“特立独行”
信访班一度处在风口浪尖上,无论是专业意义、课程设置还是未来需求都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沈阳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唐淑凤和院里的老师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唐淑凤一度担心过招生的情况,但媒体的报道反而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专业,原本计划招生35人,最后招到38人,但这还远远没有满足需求。“可见这个专业社会需求量很大。我们也陆续接到了一些企业打来的电话,说能否最后毕业时给他们留几个生源,因为企事业单位也急需信访人才。这都是出乎我们意料的。”唐淑凤说。
信访班实行导师制,每一个导师带三到五名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对未来的安排,抑或是生活琐事,导师都会给予全方位的帮助和辅导,这也是信访班教学机制上的一个创新。而在课程设置上,以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作为支撑,加入了信访学概论、信访心理学、风险评估学等信访专业课。
实习实在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让这些大学生们直接面对社会矛盾最为集中和激烈的信访工作,并不是一个容易做的决定。唐淑凤和院里的其他老师反复商讨了很多次。“孩子这么小,能不能承受社会现实的另一面?知道多了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人生、对工作产生不好的看法?”唐淑凤咨询了很多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最后都认为:应该让这些“90后”的孩子们面对现实。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他们包在襁褓中保护起来,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工作,面对现实锻炼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承受力,这才是更重要的。”唐淑凤说。事实证明了当初的担心是多余的。从信访大厅实习回来后,郭昕和同学们觉得所学的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科目更需要学以致用。这让唐淑凤感到欣喜,“这说明我们最初打下的工作基础是牢固而可靠的。”
信访班开办以来,唐淑凤和院里接到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培训邀约。“很多企事业单位信访问题突出,做这方面工作的人虽然有经验,却没有时间进行一个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实际上是把经验的东西进行梳理提炼,上升到一个理性层面。我们曾经为建行、佛山市等部门的信访干部做过培训,他们反映效果很好。信访真的是一个需要专业性指导的工作。”唐淑凤说。
本版据《小康》杂志
2009年6月,沈阳大学政法学院开设信访专业,一时间成为了媒体热炒的对象,围绕着信访能否成为专业,鲜花、砖头纷纷砸来。然而,来自各个层面的声音并没有阻挡信访班的进程,38名学生顺利入学。近期,20岁的郭昕和其他27名同学一起到沈阳市、区信访大厅实习,和信访工作第一次接触。
第一次接访就被吓坏了
这次实习持续20天,学生们每三四人分成一个小组,由老师带队分配到各信访大厅,和工作人员一起按时上班、下班,开始了他们第一次的实习生活。
郭昕被分配到沈阳市信访大厅,早上8点30分,她和大厅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准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第一天她被分配到登记分流,这是大厅中最先面对上访者的部门,要求了解上访者的诉求并进行分类登记,然后安排到相关负责的驻厅接访室。“拆迁属于房产问题,养老保险、工资发放多为劳动保障问题,我原以为信访工作会很机械化,没想到分工这么明确和详细。”郭昕说。
第一次面对上访者,郭昕是很兴奋的,她发现这里前来上访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但是他们中个别人突如其来的激动情绪也着实吓坏了这个未经世事的小姑娘。 “第一次遇到的那个人说拆迁补偿不合理,上来就冲着我们骂骂咧咧的,我当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只是傻在那儿,工作人员赶紧把我护到后面,然后很耐心地跟他解释这里的工作职能。我完全没想到上访人情绪会这么激动。”那一次郭昕感到很害怕,却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份工作的责任。
这样强烈的现实冲击也出现在每一个参与实习的学生面前。“别说这些孩子了,我都没见过这场面,也吓坏了。我每天都要求他们写日记,那天他们的日记都写着,原来社会并不是那么美好的,还有那么多困苦的人需要别人的帮助。我本来还担心他们承受不了,没想到这些都让他们更成熟了。”负责在皇姑区信访大厅带队的丁鹏老师感慨地说。
信访班的“特立独行”
信访班一度处在风口浪尖上,无论是专业意义、课程设置还是未来需求都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沈阳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唐淑凤和院里的老师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唐淑凤一度担心过招生的情况,但媒体的报道反而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专业,原本计划招生35人,最后招到38人,但这还远远没有满足需求。“可见这个专业社会需求量很大。我们也陆续接到了一些企业打来的电话,说能否最后毕业时给他们留几个生源,因为企事业单位也急需信访人才。这都是出乎我们意料的。”唐淑凤说。
信访班实行导师制,每一个导师带三到五名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对未来的安排,抑或是生活琐事,导师都会给予全方位的帮助和辅导,这也是信访班教学机制上的一个创新。而在课程设置上,以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作为支撑,加入了信访学概论、信访心理学、风险评估学等信访专业课。
实习实在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让这些大学生们直接面对社会矛盾最为集中和激烈的信访工作,并不是一个容易做的决定。唐淑凤和院里的其他老师反复商讨了很多次。“孩子这么小,能不能承受社会现实的另一面?知道多了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人生、对工作产生不好的看法?”唐淑凤咨询了很多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最后都认为:应该让这些“90后”的孩子们面对现实。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他们包在襁褓中保护起来,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工作,面对现实锻炼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承受力,这才是更重要的。”唐淑凤说。事实证明了当初的担心是多余的。从信访大厅实习回来后,郭昕和同学们觉得所学的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科目更需要学以致用。这让唐淑凤感到欣喜,“这说明我们最初打下的工作基础是牢固而可靠的。”
信访班开办以来,唐淑凤和院里接到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培训邀约。“很多企事业单位信访问题突出,做这方面工作的人虽然有经验,却没有时间进行一个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实际上是把经验的东西进行梳理提炼,上升到一个理性层面。我们曾经为建行、佛山市等部门的信访干部做过培训,他们反映效果很好。信访真的是一个需要专业性指导的工作。”唐淑凤说。
本版据《小康》杂志
信访要否立法成为争议焦点
5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信访条例》届满五年。
第一部信访条例在1995年制订,2005年,国务院重新修订了《信访条例》。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基层信访工作者坦言,《信访条例》中的若干规定已经滞后于现实,那些不合时宜的条例正在困扰着信访官员。
关于《信访条例》要否修改,或者信访要否立法的问题,正在成为基层信访部门和专家学者们争议的焦点。之前中央党校与国家信访局举办的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就出现了对于信访制度是否应该取消的尖锐争论。信访不信法,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就是,正是因为不信法才衍生出信访制度,而涉法涉诉问题正是信访立法中最难以逾越的难题。
第一部信访条例在1995年制订,2005年,国务院重新修订了《信访条例》。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基层信访工作者坦言,《信访条例》中的若干规定已经滞后于现实,那些不合时宜的条例正在困扰着信访官员。
关于《信访条例》要否修改,或者信访要否立法的问题,正在成为基层信访部门和专家学者们争议的焦点。之前中央党校与国家信访局举办的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就出现了对于信访制度是否应该取消的尖锐争论。信访不信法,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就是,正是因为不信法才衍生出信访制度,而涉法涉诉问题正是信访立法中最难以逾越的难题。
各地信访工作出现新变化
在立法仍存悬疑的时候,各地的信访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4月7日,沈阳成立群众权益保障和投诉受理工作部;4月17日,山西省亦高调宣布设立社会工作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部门都直接隶属于当地党委直管部门,且在配置后形成的是与信访局“一个部门,两块牌子”的格局,其实质是使信访部门的权力逐渐由“虚权”变为“实权”。而在江苏淮安,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即把权力下放到基层,所有的问题都在发生的地方解决。他们把信访的每一个步骤都公布在阳光下,给基层接通了一个窗口,让信访者在基层就可以直接视频到任何一个实权部门。
4月7日,沈阳成立群众权益保障和投诉受理工作部;4月17日,山西省亦高调宣布设立社会工作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部门都直接隶属于当地党委直管部门,且在配置后形成的是与信访局“一个部门,两块牌子”的格局,其实质是使信访部门的权力逐渐由“虚权”变为“实权”。而在江苏淮安,则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即把权力下放到基层,所有的问题都在发生的地方解决。他们把信访的每一个步骤都公布在阳光下,给基层接通了一个窗口,让信访者在基层就可以直接视频到任何一个实权部门。
王晓亮